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中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全面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一方面,由于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协同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税法与会计服务的目的不同,税法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又与会计有很多差异。税法突出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税法规定比会计更加明确、具体。而会计为了体现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加强调企业的个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2007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存在很多差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减值及固定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处理均存在税会差异,企业年终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并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定暂时性差异及其性质,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一把双刃剑,简单、僵硬的税收政策可能会扭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税收活动中,政府应通过中性原则使税收尽量保持中性,即税收不应给社会施加除税款以外的额外负担,税收中性原则有着经济规律上和法理上的合理性。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简化税制、整合优惠、明确税基、避免重复征税等方面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税务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它标志着我国税收立法理念的进一步合理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会计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商务语言,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在经济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环境的不同,客观上要求国际间的会计准则相互协调,以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之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会计的国际协调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或形式协调)和会计实务国际协调(或实质协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趋同的经验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趋同程度或过程的评价和测量以及会计准则协调/趋同与实务协调之间关系的考察.通过从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评析,可以发现,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地评价全球或地区范围的会计准则协调程度与进程的方法体系;有关准则协调与实务协调关系的研究尚存在方法单一、未能排除准则协调以外的其他重要因素对实务协调的影响等问题,从而令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受到质疑.我国当前应更多地借鉴和采用量化分析工具,加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趋同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 ,随着入世进程的步步推进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与国际会计接轨、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然而 ,人们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含义却有不同的理解。为此 ,应从会计准则国家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出发 ,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成因 ,以提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实施的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使我国“税、会”的制度摩擦增大,加大了“税、会”制度协调的压力。本文通过“税、会”制度摩擦分析框架对各国“税、会”制度协调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使“税、会”制度摩擦成本较大,需要在新一轮税改中积极与会计准则协调来减少制度变迁成本;提出通过企业所得税制、流转税制与会计准则协调,减少我国经济制度变迁成本。  相似文献   

8.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是当今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然而各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平衡性、会计环境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因此在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下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利益需要和特殊的中国会计环境,坚持求同存异,维护我国利益;同时为了提高我国在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中的发言权,我国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外,还必须努力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并保证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最为重要的是对它的经济行为进行准确、真实、全面的披露,而会计准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保证。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它是会计实践上升为理论的高度概括,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使会计工作有所遵循,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使之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文章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会计准则国际化,努力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协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跨国流动的日益增加,当今世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最新改进的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分析,提出在参与国际化进程时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会计准则国际化,及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开始实施,其中有关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了解所得税会计的本质,掌握所得税会计差异的产生及核算,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全面实施新制度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发布实施给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核算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按照“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的思路对暂时性差异和计税基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关负债的计税基础的定义中存在某些问题,应从对应税所得额影响的角度赋予债的计税基础以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对隶属同源的资本所得征收两次税收,产生经济性重复征税,将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加重、资源配置扭曲以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税收竞争力下降等负面效应。通过对不同企业所得税模式下避免重复性征税的理论分析,反思我国所得税制重复性征税存在的诸多弊端,为充分获取所得税制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提高国际税收竞争力等多重政策目标综合效应,未来应基于所得"税负穿透"机理适时推进部分归集抵免型企业所得税模式改革,并协同好个人所得税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在风险管理实务中,套期保值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方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较普遍地应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虽然我国已经于2006年将套期保值作为一项准则正式纳入会计准则体系,但是企业所得税法尚未对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和所得税法的差异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如何把握新的税制改革政策,深刻理解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精神,有效规避企业的涉税风险,寻找新的税收筹划空间,合理避税是税收筹划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现阶段中国税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众多文献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改革建议.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诸多问题,调整税率结构,完善税收优惠,优化税收服务,实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等改革措施,才能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相似文献   

17.
或有事项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见的一项业务,在处理或有事项的问题上,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有着不同的规定,着重体现在对预计负债的影响方面。就或有事项对财务及企业所得税影响的三种情况即: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和税法与会计准则的趋同,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新纳税申报表“收入类调整项目”重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纳税申报表需要企业对收入类项目进行纳税调整,收入的确认、视同销售收入、不征税收入是收入类调整项目的三个方面,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税收政策的改变,造成了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在纳税申报表上进行调整,把企业的会计利润调整成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9.
在《公司法》迎来第六次修改之际,反思和重塑公司法的核心原则有助于宣誓法律价值,明确立法目标,奠定立法基调,重构法律条文,统领法律解释,提高立法质量,增强公司法全球竞争力。公司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公司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增强公司活力。第二原则是保护股东权利,坚持股东中心主义价值观,鼓励投资兴业、避免资本外流。第三原则是尊重公司的债权人,强化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加速商事流转,化解金融风险。第四原则是赋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义利并重,打造受人尊重的多赢共享的商业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原则和而不同、同频共振,既应载于公司法总则,更应贯穿于全部公司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