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论文的选题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近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进行了统计整理,并简要地分析了当前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论文的选题现状,目的是对这些论文作些归类,找出其中的趋势、探寻其规律,并基于此,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开始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问题、指导教师精力问题以及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等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硕士研究生不断增多,高校学报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硕士研究生稿件存在较多问题,使编辑工作量大大增加,在日常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工作量大与编辑人员少的矛盾,改进方式方法,积极扶持和发展在校研究生作者队伍,充分重视这一作者群,为学报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经过由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成员对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的事件进行梳理和讨论,并以学术沙龙形式整理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等200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而国务院学位办处长任增林日前透露。教育部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个.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MBA、MPA等也在扩招范围之列。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是原蒙古学学院蒙古史教研室基础上扩建的校级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成员14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目前学科组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治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如何改进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讨论,试图建立新的研究生公共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作者变研究生公共英语听力教学单一的"放音+讲解+答案"的传统授课方式为"5L任务型"视听说教学模式,对渤海大学2009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收到较好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研究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开展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管理,通过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抓党建、科研学术研究生带动本科生、文体活动本科生联合研究生等措施,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职能。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生的学习理念以及导师的指导理念,是促使硕士研究生由"被动培养"变成"主动成长"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因素,也是实现人才培养创新、达成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点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目前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扩招后,一些值得思考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对如何适应这种形势,改进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特别是就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推行"读学分制"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紧张、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民生活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在不断加剧,由此"低碳生活"理念应运而生。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与行为将会影响到我国的长远发展。在高等教育阶段对他们进行环保理念的培育有利于为缓解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恶化问题、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生存质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丰富的个人理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前提;"社会中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个体主体性的高扬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核心;个人生存的悖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体人的生存矛盾的揭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价值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把握马克思个人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出现了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中国崛起不可阻止"论已经成为西方战略界的一种主流看法。"中国崛起"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士提出来的,我国学术界则大多采用"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解,中国政府一般不用"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大多采用"中国和平发展"的概念。本文主要介绍、分析英、法、德三国精英人士发表的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此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欧洲大国精英人士对中国崛起的看法,还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今后拓展公共外交途径、增强公共外交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经济增长率、人均生产总值和经济结构变革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前期发展阶段,正在向中期发展阶段迈进。如果将信息化分成准备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由于我国信息资源共享、人口素质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信息化程度仍然处在准备期阶段。批评了"将工业化过程无限延伸"的僵化思维方式,提出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两个轮子和一条道路:"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的组织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信息生产力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同时缩小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差距,才能到本世纪中期实现二次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和平发展,作为对以对抗方式进入世界体系的大国崛起之路的否定和超越,具有旧式大国崛起无以比拟的世界接受度和进入力,因而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面对这一"奇迹",处于世界不同利益链接点上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心态和认知,这些心态和认知设定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若干待解难题。本文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为背景主线,以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的推进为现实目标,重点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几大深层应对:"韬光养晦"待正解,"地缘冲突"待破解,"共赢困境"待化解,"崛起目标"待深解。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梳理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的发展脉络,将这一历程可以划分为瞄准贫困区、瞄准贫困县、瞄准贫困村和瞄准贫困户等几个不同阶段。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党和政府通过不断更新和转变扶贫理念、优化扶贫格局、下沉扶贫对象和调整扶贫目标,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经验。理解这一成功经验,可以从注重策略调整、注重环境改善、注重文化提升和注重内外结合等四个维度把握其要义。这些成功经验不仅为当前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还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管仲"作内政而寄军令"、商鞅"令民为什伍"、曹魏屯田、南宋民兵、清朝团练和我国现行民兵制度,是寓兵于民政策的典型。就国外而言,古罗马、英国、美国的民兵制度和瑞士的"全民皆兵"制度卓有成效。实行寓兵于民政策能压缩常备军队、节省军费开支、供应后勤补给、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享受长期和平环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红利、维持内部稳定、强兵练民、树立尚武风气、培养后备兵员、抵御外敌入侵、实现以弱胜强,经济与社会效能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过于强调"经济指标",使城市失去了"灵魂"与"记忆","文化贫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要实现可持续交通发展,必须在发展中贯穿"权利保护"精神,城市交通发展以文化权利保护为目的,以文化权利谱系的拓展和保护作为度量基准。从权利本体视角看,文化权利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需求",城市交通发展是一种"供给"形式,而实现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仰赖于市民有效参与城市交通发展决策。从"公民权利—政府义务"关系理论看,政府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履行对文化权利的尊重义务、保护义务与给付义务,是市民文化权利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对外贸易70年发展强大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曲折探索(1949~1977年)、改革开放不断扩大(1978~2011年)及深刻变革和创新发展(2012年至今)3个阶段。7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和进出口平衡在整体上不断完善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研究总结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与贡献,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实践方面,中国坚持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变革的与时俱进,独立自主与积极参与国际交换相结合,后发优势与大国优势相结合,适度市场保护与不断扩大开放相结合;理论方面,在国际大循环与市场多元化、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兼用互补、“大经贸”战略、综合平衡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面总结经验,丰富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思想。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增长是互利共赢的,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发展模式,完善国际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是中国对外贸易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增长难以避免。开源与节流是我国重大的能源方针政策,节流解决不了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把我国能源供应的增量放在进口上也有很大的风险。我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猛、潜力大,由于源头无法控制,难以担当能源供应的重任,节约优先、发展替代能源不足以支撑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中国能源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