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刑事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既有可能使其本人及近亲属陷入生活上的困境,也有可能使其产生仇视社会的心里,构成威胁社会安定的隐患。文章介绍了不同刑事被害人救济学说产生的理论依据并作以评价、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社会福利说为主、以国家责任说为基础的救济制度,以期促进我国的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旨在对遭受严重暴力犯罪的被害人及其家属生活上的扶困助贫。文章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与评析。我国宜以社会福利说为理论基础,兼采其他学说的合理内核,紧密结合中国实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条件、对象、范围、资金来源、救助机构等问题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研究域外二十多个国家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犯罪行为、犯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的起诉判罪与否、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加害人的表现等诸多影响救助制度实施的因素入手,分析并论证我国刑事被害救助制度的对象与范围等。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中央八部委出台规定,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被害人救助的具体实施办法,开展具体救助工作。无锡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包头市人大常委会都制定了相应地方条例,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局限:与其他救助衔接方式不明,救助条件过于严苛,权利主体混乱,权利告知义务缺失和标准不确定。针对这些局限提出对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议:明确与其他救助结合方式,协调相互关系;关注犯罪危害结果,给予有需要的被害人切实帮助;确定救助性质,弄清权利主体;规定告知义务,方便权利主体行使权利;与审查机关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救助标准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有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近年来,各地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作出了有益探索,有效地缓解了刑事司法领域的一些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体系,对被害人给予经济援助和精神抚慰,展现国家对被害人的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公正的全面实现。但是,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应该由谁来补救?刑事法律制度在救助被害人方面如何实施救济?这是需要社会各方面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刑事被害人的艰难处境以及我国现有司法制度的缺陷,决定了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而且我国也具备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在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补偿的具体制度设计,包括如下内容:正确确定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补偿的原则、范围及对象;国家应当设立一项对刑事被害人进行补偿的专项基金,针对检察环节的刑事被害人补偿的不同情形,进行适当合理的补偿.  相似文献   

8.
9.
论建立我国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确保被害人的利益为基础和出发点,以保障被害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为根本目的,以救助的方式实现被害人与加害人、被害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无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现实基础来看,通过立法建立一部科学、合理的《特困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由国家对因犯罪而遭受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以致陷入困难的被害人及相关利益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过渡性经济补偿措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法理基础在于国家责任。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性质既有司法属性,又有社会保障属性。其救助对象范围的确定受一国对相关制度性质的认识、立法之理论基础,以及经济社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范围应为因犯罪行为造成死亡、伤残,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刑事被害人或需要其抚养、赡养、扶养的近亲属。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我国的立法实践来看,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体系中,仅靠被害人自助和求助于被告人补偿目前还很不现实,需要首先在补偿对象及条件、补偿金来源、补偿机构的设置、补偿启动机构及方式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国家补偿制度,同时完善社会援助机制,这是解决目前被害人不利处境的主要途径.此外,还需完善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使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保护,建立国家补偿救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司法政策的趋势。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构建起刑事被害人补偿救助制度:首先,将其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其次,要建立起社会救助、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相互协调、衔接的机制;第三,要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补偿法》。对于补偿法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石,民主为基础;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和国家责任理论;体现公开正义和人道救助原则;注意针对性、宽泛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刑事法律未将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权纳入调整范畴的前提下,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其经济和精神损失进行救助,从而真正维护被害人的宪法权利。将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纳入国家救助体系的理论基础有国家本质论、人权保障论和刑罚功能论;救助过程必须坚持及时性、补充性、法定性和合理性原则,要以必要性为判断标准确定刑事被害人是否需要国家救助;救助适用范围应严格限定于因暴力犯罪引起的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侵害;救助的程序分为启动程序、审查程序和执行程序;国家救助应当选择以精神救助为主,以金钱救助为辅,综合被害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救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赔偿时,进行法律救助,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的法律缺陷和对被害人法律救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最有效的途径是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并对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在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制度的构建和立法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现状分析、借鉴国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做法,讨论了我国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对于贯彻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以期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刑事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者,而在司法实践中,他们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目前,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更好地保护被害人,我国还没有建立这一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应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早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应是"国家责任说"加"命运说"。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有利于控制犯罪,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培养政府和公民的法制理论。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中,一些被害人在受到犯罪的侵害后,因未得到任何赔偿,从而使生活陷入困境之中.虽然侵害的结果是由犯罪人造成的,但是,国家对公民权益保护的欠缺也是其原因之一.因此,国家应给予被害人一定的补偿,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然而,目前我国尚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专门立法.鉴于此,我国可以从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的理论、立法及司法经验,建构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人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目前在刑事诉讼中人们从对被告人人权保障问题的关注已经开始转向对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关注上,本文仅从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角度来阐述对被害人人权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传统理论依据,“国家责任论”具有合理成分但有失偏颇;“社会福利论”符合现实要求但有失公平;“命运论”符合客观规律但有悖情理。在均衡保障人权理念日益彰显的当今时代,有必要将其导入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理论体系,使刑事被害人之人权保障不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