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现行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档案管理系统繁杂、信息处理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现状,提出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人事档案网络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以数字化校园乎台为依托,通过人事档案信息标准化、连续化与网络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升学校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扩大高校人事档案信息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档案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新时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新时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档案管理制度科学化,是新时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只有大胆探索,在管理观念、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管好用活档案,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信息公开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公开性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借鉴。就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依据以及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着重从思想方面、制度建设、公开范围、数字化建设以及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信息公开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事档案具有全面性、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流动性和机密性特征,因此高校的人事档案是一类有别于校内其他档案的特殊档案。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重人事工作,轻档案管理,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于人事工作,存在人事档案未实现专人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人事档案内容建设没有与时俱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优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势在必行。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和优化软硬件设施,加强档案意识宣传,让全员重视档案,设置专岗专人管理,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在对原有纸质人事档案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注意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集成,以实现对高校人事档案的科学和高效管理,从而为学校和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尚存在诸种弊端。为了使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应将其纳入全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应以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和核心任务,以建立和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关键环节,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人才保障,以坚持人事档案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为适应未来发展的保证。为了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权威性与持久性,必须贯彻人事档案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同步归档的双轨制原则。  相似文献   

6.
阐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构建、采集过程中对人事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的重要价值。通过对高校教职工基本信息数据的挖掘可论证人才资源是否适应未来变革与发展的要求,为制定学校中、长期的建设规划与决策提供了的科学化的理论依据,从而拓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论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分析和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发展趋势的预测 ,提出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应采取的对策 ,即应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 ;强化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信息意识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已迫在眉睫。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措施:一是充实档案内容,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档案内容陈旧老化的局面;二是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训;三是建立人事档案电子系统,对每个人才在岗期间产生的信息随时接收、储备。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事档案涉及各类人员,内容信息复杂多样。文章认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应以夯实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前提,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创新管理工作为着力点,以构建创新服务模式为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能提供有用而准确的人才信息,为职称评定及各类福利待遇、劳动工资改革提供准确的依据,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指出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夯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根基,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加快人事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参与,要做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极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从管理权限来看,现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即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中国企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网络管理模式,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着手,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坚持统一标准、公正客观、诚实守信、高效实用原则,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消除人档分离、重建档案、遗弃档案等现象,促进人才流动,加快人才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浅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表现及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论证了创新文书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创新文书档案管理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研究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人事档案是高校最为重要的人才信息源,是高校人才选拔任用、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和实施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围绕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是从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服务目的,以及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的。要实现现有研究现状的突破,必须从理论、方法、路径和渠道几个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它为高校发展服务的本来属性。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的艺术,各个组织中的员工千差万别,因此,美国学者认为只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没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是国内学者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理解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15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8个主要选择因素。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不是要把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固化与统一化,而是为了减少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盲目性与重复性,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国企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两种内涵不同的管理形式。文章从两者内涵的区别入手,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开发人力资源、强化管理职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和战略管理等五个方面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基建档案是高等教育机构重要的档案资源,是高等院校基本建设活动重要的历史凭证,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基建管理和基建工程项目形成的并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新时期高等学校基建档案具有档案材料的专业性和成套性、内容复杂性和广泛性,以及持续周期时间长等特点,但仍存在缺少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基建档案归档材料质量不高,建设单位与城建档案馆衔接性差、高等院校基建档案现代化管理程度低等问题。对此,高等院校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基建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归档材料的齐全完好;学校领导重视和采取经济手段制约,确保基建档案归档材料质量;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促进基建档案专业化管理;高度重视基建档案现代化管理,加快基建档案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如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人口城市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等方面的挑战,从而使得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愈加明显,并引发了一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将更多地关注组织能力建设、知识管理和员工成长,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照片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片档案记载和传承着历史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客观真实性的特点,其独特的作用,是其他载体档案所不能及的。针对照片档案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应当通过健全制度,提高归档意识等措施,实现照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性资源亦显现出新的特征.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正演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通过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基本任务的论述来说明当代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浅析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电子文件的鉴定和归档,在档案业务管理中的影响,档案化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及使用“两套制”归档方法有效推动档案管理进程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