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技术密集型公司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构建"无隔层创新流程"(seamlessinnovationprocesses)."这里无发明"(not-invented-here,NIH)综合症和其它的障碍严重影响着研究和开发之间知识和技术的有效转移.由于存在着保守型结构、过时的转移设备以及下游职能定位模糊等原因,知识转移经常失败.从研究到开发产生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职能分割、地理位置、专业偏好和文化背景等.首先,我们在25家公司做了100多次的半结构性访谈;然后,我们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做深入的案例研究.改进从研究到开发的界面总是围绕着R&D个体展开.我们通过对ABB、Hitachi、IBM、Kao、Unisys以及xerox等公司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研究到开发界面的有效管理通过对管理R&D个体的知识转移获得.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践,在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因素调查和实证研究.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识别了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R&D/市场营销界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R&D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比较分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在认识上的异同点.解释了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消除界面障碍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健宇 《管理科学》2015,28(3):63-76
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影响决定组织知识创造的绩效.基于组织激励理论、心理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以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作为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和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探讨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心理所有权和知识创造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选取上海大众汽车一厂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附加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心理所有权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知识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产生正向影响,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和附加知识产权激励对知识心理所有权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心理所有权在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附加知识产权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理清了知识产权契约激励、知识心理所有权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间的三者关系机理,打开了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影响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关系的黑箱,为知识产权契约激励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讨论了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实证研究,应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归纳出界面管理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战略关系及部门间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WTO促使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大公司在加快实施全球战略中,R&D活动(即“研究与开发”,下同)呈现出新的创造运作机制与活力,即从传统模式研究与开发向WTO战略下新的R&D转变。国际大公司全球战略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基本思想创新、选择新的R&D机构和合适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数字化网络建设等方面均发生十分巨大的变化。随着本国及海外R&D机构不断发展,国际大公司逐步整合内外各类R&D机构,构成总公司R&D数字化网络,促进公司全球战略的实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转移解释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几个方面构建了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内个体间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理论假设.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湖南省内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员工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知识默会性对成功知识转移有负面影响;知识参与主体因素对成功知识转移有正面影响,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知识接收方动机、转移方意愿、接收方吸收能力和转移方发送能力.组织支持在知识接收方动机、吸收能力和转移方发送能力对成功知识转移的影响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人际信任在知识接收方能力对成功知识转移的影响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员工学历对成功知识转移有影响,而员工性别、年龄、技术等级和工作期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  费卉卉  李沫  焦媛媛 《管理学报》2011,8(5):683-69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AVX公司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的过程展开详细分析,进一步通过德国巴斯夫公司和中兴通讯有限公司2个案例的分析,构建了包括模式判定、宏观区位选择、微观区位选择3个阶段在内的、3种不同投资动机下的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过程影响因素框架,并通过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公司隐性知识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明杰  陈晓静 《管理学报》2007,4(3):269-272
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在公司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和条件,并从博弈论的视角阐述了隐性知识共享的微观机理;通过一个案例探讨了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用。最后,设计了公司隐性知识共享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分析的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佘硕 《管理学报》2009,6(4):554-559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发展活力与创新动力的部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已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及分类的差异比较,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并探究造成此缺陷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阐述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在把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断成长的动态特质基础上,揭示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四大特征与概念及其具体分类.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合作的战略联盟特征与技术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战略联盟是企业获取或学习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策略和组织形式, 中国的技术(密集) 型企业正试图通过战略联盟进入高新技术领域, 中外企业合作成为首选的方式. 本文将战略联盟区分为市场型和技术(开发) 型联盟, 中外企业联盟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联盟而不是技术联盟, 其技术学习首要的表现在管理、生产知识以及专业人才培训上的知识转移. 作为市场型联盟, 在技术(资金) 密集型产业中, 中外企业合作主要选择的联盟治理形式是股权联盟—— 合资. 这与国际战略联盟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有根本区别, 这为理解发展中经济和发达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