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国渊 《社区》2010,(11):57-57
树有树的姿态,花有花的美丽。就算是不起眼的小草,都会有自己的花期,它们把自己细小的花,藏在叶下,开得欢快而执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I.A.Richards的“细读”理论,分析了《浮生六记》原文的字、词、句和篇章结构特点,并针对文化专有项的讨论,揭示林语堂翻译的政治经济学,论证文学翻译‘似’与‘半’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4.
重视文学史知识、忽视文本细读是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病。外国文学教学需重视对文本的细读,形成以细读文本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科学教学结构。以《包法利夫人》为例,文本细读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阅读范式:专题研究与文本细读结合;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文本细读结合;以关注细节为切入点进行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擅长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对话展开情节,陈述故事,阐明主题,用简单的字眼表现极为丰富和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中的对话,展现小男孩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的镇静与坦然。  相似文献   

6.
欧阳子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以评论白先勇的小说闻名。她采用了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巨大的"新批评"的"细读法",紧扣文本,由微观入手,从字里行间解读出白先勇小说背后历史文化的宏观意义。《游园惊梦》是白先勇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欧阳子在对该小说做出评论时,除了对其做出细读式评述外,还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引申含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西门庆为主角的《金瓶梅》,书中用百分之七八十的篇幅写了他与众多人的鬼混;又写到了近三十个人物的死亡,而占死掉总数百分之九十的人物的死因,也与性事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这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样一部以"性"为其主体内容和题材特征之小说的定性问题。《金瓶梅》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这本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而往往,基础性的问题却并不是简单和易于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狐雕》是首部带有盐城“史记”色彩的长篇小说,它聚焦于“狐狸精”、“海蛮子”、“爬灰公”、“迂夫子”等各种符号性特征,描述了江苏盐城百年历史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和独特命运。时代、环境、个性与人物命运相互交融,组成了20世纪盐城地方史最真实的人性图景。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文学道路始终伴随着对鲁迅的追随和效仿,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习鲁迅的叙述腔调和语言、结构。本文以莫言《丑兵》对《一件小事》的摹仿为例证,阐述莫言如何通过这种移步换形式的方式倾吐自己的心声,逐渐彰显自我,向文学的个性化进发,也由此逐渐接近故乡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色,戒》重在对人性的讽刺,她的落脚点就是人性中的黑暗面,就像她一贯的风格,抽离于故事之外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用淡淡的讥诮的口吻,描述人性的自私和悲凉。而李安的电影《色.戒》则把张爱玲的原著温情化了。本文从张爱玲的原作和李安的电影入手,探讨二者的不同并解释其中的戏剧冲突。  相似文献   

11.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著作《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堪称域外中国文论研究经典。该著对我国诗话的研究尤为突出,特别是他的《六一诗话》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以"他者"的视野对此进行了创造性解说与文本批评,即:在文类辨异中凸显其诗话的特征;在文本细读中品味其美学意蕴;在范畴阐释中挖掘其理论精髓。这种研究对于中国文论走向世界,展开对话与交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与中西文论融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只白苍鹭》是美国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的代表作。讲述了在城镇长大的“乡村女孩”希尔维亚逃脱年轻帅气的鸟类学家的蛊惑,并勇敢拯救一只白苍鹭的故事。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交叠性视角,对小女孩希尔维亚逐步脱离困境的过程进行解读,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与女性意识,进而反映阶级、性别压迫下女性与自然的生存困境,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观照。  相似文献   

13.
<且听风吟>是一部具有文学宣言性质的小说,村上春树借助这部处女作表明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心怀释然"的写作动机、对性和死亡的超然态度、观照日本社会的西化视角.这些理念为村上春树此后的创作预示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且听风吟>的重要意义.从这种角度来解读,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村上春树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4.
20年来,中国的比较文学理论建设卓有成效,著作、教材品种不能说蔚为大观,也可说相当可观。但坦率地说,时下流行的这些“原理”、“概论”、“教程”之类的理论著作,无论是基本概念的阐述还是研究方法的说明,大多不太令人满意,尤其是近年作为教材的几部同类作品,部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杂,这对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未必是好事。一个学科的基本理论要告诉人们的,无非是该学科“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一味的直接“进口”,演绎生发,其结果除制造数量惊人、品种繁多的概念和莫名其妙、佶屈聱牙的术语外,对学科…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的研究发展,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提上日程。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借助客体而进行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正是一种主体间性事实。结合翻译的主体间性对诗歌《锦瑟》的几种英译进行比较,进一步说明译者的主体性是建构在主体间性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蝇王》自1954年发表以来,大多数有关评论集中讨论了该书的性恶论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哲学、社会和政治含义。本文在进一步探讨《蝇王》的性恶论主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的理性和赎救主题,指出被一般评论所忽视的人物形象西蒙不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救世主形象,而且这一形象蕴含着现代人理性的泯灭和理想人格的隐退乃至消逝;《蝇王》的根本寓义并不在于人性邪恶的本身,而在于同邪恶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仁慈与公义在莎士比亚作品《一报还一报》中被放到天平的两端,而作品中对圣经原型的精心选择和运用则显示了莎士比亚对于基督教精神仁慈与公义之间的个人解读.作者以《圣经》中的故事结构、人物原型与莎士比亚问题剧《一报还一报》的联系为基点,探讨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中对圣经原型的变形对解读莎翁基督教精神的影响,以揭示莎翁戏剧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
20.
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来评判《狂人日记》,一个突出的共同点是把“狂人”看作可以归类的具体的人物形象。但不管是“狂人说”、“战士说”,还是“统一说”,都与文本所呈现的真实存在很大的距离。其实,《狂人日记》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现代主义小说;“狂人”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物形象。只有将作品当作整体性的隐喻象征符号系统,才有可能破解深藏的意义密码,把握其“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