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浒传》这部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巨著。历经千年仍为国人津津乐道。这部名著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仅因为它达到了艺术的极致原因为其中蕴含并揭示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人生观。作为全书主要人物的宋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并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派别:一派认为他忠义,一派认为他虚伪。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宋江没有什么真本事。但从领导艺术的角度审视宋江,人们就会发现宋江是一个有着上上之智的帅才。  相似文献   

2.
<正>《水浒》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二把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上了梁山后,晁盖为报宋江担着血海干系来报信的恩,提出让第一把交椅给宋江。但宋江眼界、智谋都远远高于晁盖,此时第一把交椅已非晁盖的私人钱物,可以私相授受,即使宋江当时真有心取而代之,也不能贸然接受。对宋江而言,当时的第一把交椅是个火山口,他不会傻得寸功未立,仅仅因为自己对晁  相似文献   

3.
张伟 《领导文萃》2012,(16):100-102
正《水浒传》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副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不居功自傲,甘坐第二把交椅,辅佐晁盖把梁山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卢俊义审时度势,不仅让宋江顺利坐上第一把交椅,保住了自己的第二把交椅,还让众人服服帖帖。当好副手也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4.
吴用反水     
鲍鹏山 《领导文萃》2013,(24):43-45
吴用本来是晁盖的至交,一起策动了智劫生辰纲.一起上梁山,一起火并王伦,一起主持梁山大业,算是晁盖的嫡系班底。他与宋江并不认识。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宋江跑去晁盖庄上报信,晁盖让宋江见一见尚留在庄上的三位好汉.宋江来到后园,晁盖指着道:“这三位,一个吴学究;一个公孙胜,蓟州来的;一个刘唐,东潞州人。”  相似文献   

5.
正宋江第一次遇到武松,是在柴进的庄园里。当时,两个人都是逃犯,可在柴府的待遇却相差甚远。武松早于宋江一年躲到柴府,因免费吃住的时间太长,他又不会搞人际关系,得罪了柴府的工作人员,致使柴进都不把他当成VIP了。还好,宋江的到来,让武松的待遇再次提升到"五星级"。当时是一个夜晚,一见面,宋江就认定武松是一个人才。是人才,宋江就不会放过,即便不能日后为己所用,也要持续在江湖上打响爱惜人才的公益广告。武松本人也把"简历"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组织管理手法多在管理梁山集团时,宋江惯用的手法主要有几种:1.结交死党在梁山上,宋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的死党,可谓不少。李逵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在“真假宋江”那一段故事里,他以为宋江强抢刘老汉之女,砍倒了杏黄大旗,除此之外,他对宋江言听计从。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让人感叹李逵的忠诚。花荣、吴用、武松、戴宗、张顺等人,都属此列。2.利用死党梁山中的小集团现象十分普遍。张青和孙二娘一干人等,算是武松的小集团成员。阮氏三雄、刘唐等那一票劫生辰纲的英雄,则是晁盖的嫡系,等到晁盖死后,…  相似文献   

7.
李光阁 《领导文萃》2006,(6):133-137
维系“二级”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物质条件。阎婆惜想摆脱二奶的名分,还想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是悲剧的根源。宋江在本质上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当阎婆惜一再将他推向法律审判的边缘时,身份、地位、经济乃至生命都面临着颠覆性威胁的宋江,选择了一条相对低成本的灭口路径。阎婆惜故事的最重要的寓意是:任何畸形的开端,必然导致畸形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但最蠢的事,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 认真说来,宋江和方腊,似乎是难免有一场恶战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满足于占山打家劫舍的“毛贼”,而是颇有一番作为  相似文献   

9.
<正>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也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宋江形象之丰富、之复杂,常常给人意在言外之感,以至于当我们诉诸语言来把握他时,总感觉意象纷呈,无从下手。好在宋江一生最大的事业就是领导众位英雄好汉完成了特定的使命,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领导学的好视角,我们不妨以  相似文献   

10.
宋江看似一个资质平庸、一团和气的无能之辈,其实胸有丘壑、能力超群,但他也有着自身的无能之处。他的无能之能在于深谙江湖心理,巧妙积累资本;热心周到,善于攻心;管理严格,以身作则;用人唯贤,分工科学;重视队伍家庭建设。他的无能之处在于过于理想化、不民主、偏爱亲信。领导者在团队管理中要以宋江为鉴,坚持民主管理、赏罚分明,明确发展道路并不断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翟楠 《领导文萃》2008,(11):138-140
宋江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抛妻弃子,舍弃弟兄,最终终于完成了他一生的最高目标。其心理上的偏执,无人能比。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道来。  相似文献   

12.
《水浒》中写宋江被刺配江州,路过梁山泊时吴用给他一封信,说是他有一个至爱相交、仗义疏财的朋友,名叫戴宗,做江州两院押牢节级,宋江此去,可以有个照应。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道德经>认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扬他;更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人们轻蔑他.这段话是老子对统治者进行的分类和评判,现代领导者可以从老子的上述分类和评判中参悟出一些从事领导工作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鲍鹏山 《领导文萃》2011,(21):115-117
三山聚义打青州后,鲁智深上了梁山。甫一安顿,他便向宋江请求下山去华州华阴县少华山去找兄弟史进,要拉他一同上山入伙。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关于企业公民。有两种比较对立的看法: 一派是“弗里德曼派”;这一派人认同刚刚去世的这位经济学大师的观点,“商业的本质就是利润”,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主要是利润的损失。德鲁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企业占有了无法在账面上显示的诸多社会资源,理应对此负责,比如污染治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严复把自由的概念引入中国,他认为自由是使人的德智体三者结合,是国家富强的手段。受严复自由思想的启蒙及在欧洲留学期间受以德国为主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熏陶,蔡元培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开拓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教育管理的道路,他成为这一派教育思想的最具代表性人物。  相似文献   

17.
牛津 《决策》2011,(9):80-81
宋江以群盗之首招安拜将;刘备三分天下;唐僧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三个“无能”之人最终成就大业,究竟是造化厚他,命该如此?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浒》七十三回有这样一个故事:李逵路过刘家庄,庄主向他哭诉,梁山泊头领宋江抢走了他的女儿。听说宋大哥强抢民女,李逵怒不可遏,奔回梁山,砍倒杏黄旗,扯  相似文献   

19.
毛保增是一位青年画家,凡是看到了他的画的人,都会认为他功力扎实,用心专诚,有着明确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他的山水画给人的突出感受是:立意高古、气象豪放、  相似文献   

20.
《水浒》中的职业军人落草为寇,各有不同的路径。后期的呼延灼、徐宁、关胜、孙立等人是在宋江的极力招揽下,半推半就。前期几位武官中,杨志落草的原因和家破人亡的林冲、抱打不平的鲁智深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划清与贼寇的界线,甭说泄漏国家机密的宋江没法和他相比,就是鲁达、武松这些公人,对国家的忠贞都不如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