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佛教是尊重生命和爱护生命的宗教,佛家以慈悲为怀,珍惜世间一切每一样生灵,包括人类自身,佛教善等一切生命的态度,是佛教养生观形成的基础.佛教养生分修心、修性、居食养生三部分.佛教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从而健康长寿,大智大慧.  相似文献   

2.
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伟 《学术研究》2007,(12):35-40
"众生"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述了佛教关于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在它的视野中,人类与其他的生命物种之间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一切"众生平等"。而佛教的一系列戒律便是这一"众生平等"的具体落实。从今天的生态伦理角度来看,这种戒律实际上建立起了一种敬畏生命、善待万物的生活方式。这与西方思想中以居高临下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来看待、处理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关系导致的结果不同,至少佛教的思想与实践起到了平衡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对当今社会的生态伦理和环境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佛教医学看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经典中含有大量医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医学中 ,既有对各种疾病治疗方案、方法的叙述 ,也有对各种药物使用、存贮等方面的规定与说明 ,更有对佛教教义的宣教和体现。佛教教义的四圣谛、因缘生起、四大和合、业报轮回等观念 ,被有机地溶合到了佛教医学之中。佛教医学内容反映了人的本性要求 :关爱生命、征服疾病、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放 《船山学刊》2008,(3):145-149
作为主流思想之一的佛教,对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佛教冲击了儒家的忠孝、丧葬和等级观念,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为传统法律注入了平等因素。此外,佛教对犯罪起到了教化和惩戒作用,增强了法律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并影响了立法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杨勇 《学术探索》2013,(2):10-13
佛教伦理思想是理解佛教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佛教在积极地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规则,另一方面则通过自身丰富的思想、历史、文化底蕴,向现代社会提供着构建和谐的积极因素。从现实的经验层面看,研究佛教伦理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故而本文从佛教自身的资源出发,通过国家管理、道德建设和生命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佛教伦理思想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鄯爱红 《齐鲁学刊》2007,(3):125-129
佛教由对生命的关切扩展至对生命所依存的环境的关切,从而形成了注重宇宙整体的相互关联、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等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吸收佛教生态伦理思想中有价值的因素,对之进行合理改造,必然可以为我们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无止境的欲望导向精神追求中,最终实现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7.
NHK的《西藏度亡经》专题节目引发的日本佛教界关于生命观的讨论,主要围绕该书宣扬的"中有"说而展开。以中泽新一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它反映了藏传密教的最高教义——大圆满法的精义,甚至是三万年来人类关于生命的参究和证悟的结晶。而以山口瑞凤和袴谷宪昭等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该书的"中有"说是在对佛教教义误读基础上,杂糅婆罗门教、西藏苯教的灵魂说而成立的灵魂实在论。它不仅违背佛教的"无我"教义,而且其修行方法有违背佛教戒律的危险性。《西藏度亡经》虽然与藏族人的临终关怀问题联系在一起,但从日本佛教界的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实践看,本书未必具有跨文化的理论普遍性。两派关于"中有"说的争论,源于密教的体证主义与"批判佛教"所主张的佛教的理性主义之间的方法论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轮回报应学说,以不灭之"神"为生命、轮回及解脱的主体,不仅远离了早期佛教话语"无我"的轮回,也背离了部派佛教话语"假我"的轮回,又偏离了中国传统话语中关于"神"的内涵.然而,正是在远离、背离及偏离中,经由印度佛教话语与中国传统话语两种异质话语的对话,在接受中远离、背离,在继承中偏离、变通,从而建立了既异于印度佛教又异于中国传统的新话语--中国佛教轮回报应学说.  相似文献   

9.
佛教的生态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具有独特的生态观。缘起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 ,整体论和无我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基本特征。佛教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无情有性的自然观 ,众生平等、不杀生的生命观 ,追求净土的理想观。两千年来 ,佛教徒不断创造出方便易行的生态实践方式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精神本质上 ,佛教的生态观是后现代的。仅凭佛教 ,不可能解决当代生态危机 ,但佛教为生态平衡的重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许多文人名士都以谈佛论道为时尚,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江淹亦有以佛道思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来看,江淹的生命意识中在很大程度上以追求一种隐逸生活为旨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和道教的理解,是研究南朝文士生命意识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