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的解体宣告了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和冷战的结束,在国际政治领域,传统的政治、军事等“高级政治”因素的作用下降,而经济、科技、文化等“低级政治”因素的作用上升。面对冷战后纷繁复杂的各类国际政治问题,人们发现很难再简单地按照意识形态进行划线,国家作为唯一的国际行为主体的地位不断遭到挑战。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中东政治格局的演变和阿拉伯世界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决定了阿盟把政治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功能目标,具体表现在集体防御机制和集体安全战略的构建与实践方面.冷战结束后,随着地区形势的变化及地区主义的新发展,追求共同利益成为阿盟的核心理念,阿盟竭力发挥其协调平台的作用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深化和推进经济层面的一体化进程,表现出多元、务实的功能特点.但阿盟的发展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模式、成员国的"共同责任"性、内部的区域性组织以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等都将给阿盟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拥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冷战期间,双方政治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双方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展开全方位互利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中东地区形势动荡、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因素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构成了挑战.中国的中东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的,这为中阿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4.
整体考察美国的中东政策(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6.
周丽娅 《现代妇女》2014,(10):314-314
中东地区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冷战结束以后,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因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因素,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可抗力影响,伴随着国际政治斗争的开展,民族和宗教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只有通过协调民族关系、加强宗教对话,才能有助于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维理论视域中的能源政治与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际能源政治及其安全的各派理论观点虽视角各异,但其相互间实际上是互为交叉和影响,并日益呈现出共同特征.随着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在能源领域的相互依存日渐加强,既竞争又协调成为国际能源政治的主流.由此各方越来越重视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及其国际机制的建设,主张通过国际合作与协调来实现能源安全,将维护能源安全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的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海湾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深受国际体系、地区格局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外交战略的调整密不可分。在冷战时期,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深受冷战体制的影响,其具体表现是中国的海湾政策主要取决于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状态,海湾地区格局变化和中国自身的战略调整对中国的海湾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冷战结束后,影响中国与海湾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国际体系变化、海湾地区形势变化、中国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的调整,但中国与海湾地区依存关系加深、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对中国海湾政策的影响较之冷战时期明显增强。从双方关系的发展趋势看,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未来中国与海湾国家合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电影从诞生以来,不仅以商品的形式获取商业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文化意识、审美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好莱坞作为电影圣地,基于其媒介特性,为探知美国历史文化与世界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以"冷战"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发展历程出发,浅论"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并探知"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背后的政治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nalyzes framing proces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ngoing social movement change. We examine peace frames found among U.S. peace movement organizations (PMOS) in its period of contraction 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a unique two-wave survey of US. peace movement organizations in 1988 and 1992, we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organizational framing of the peace problematic changed. We found an overall shift in emphases from more bilateral frames like the nuclear weapons freeze to frames emphasizing multilateralism and global interdependence. PMO frame transformations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1988 and 1992 represent a trend towards broader, more radical (or structural) and less exclusive peace movement frames. We describe the frame transformations observed here as the emergence of “retention frames.” Retention frames embody several dimensions of movement abeyance structures and serve to sustain organizational continuity across episodes of movement surges and contraction.  相似文献   

12.
The history of the oldest international women's peace organization, the Women's International League for Peace and Freedom (WILPF), presents a practical lesson for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interested in bringing about social change, as well as a theoretical lesson for those concerned with conceptualizing social change. WILPF's positions on decolonization between 1945 and 1975 show ho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ideological environment intersected with the organization's ideas about peace to determine different policy choices. An unprecedented resolution in the early 1970s on the inevitability of violent revolutions resulted from a shift in ideological beliefs.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1960s and 1970s favored this shift, WILPF arrived at its new policies thanks to its reliance on a theoretically-informed feminist critical methodology. This allowed WILPF to increasingly critique entrenched assumptions and reach a better informed understanding of peace,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context that had created and shaped the organization. An activist-inspired, theoretically-driven feminist critical methodology thus makes social chang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