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及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两方面对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与佛山 )的七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进行了分析。一、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的产出结构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以及惠州与肇庆的部分地区。人口占广东省的约三分之一。 1998年珠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5 981.10亿元 ,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75 .5 3% ,其中农业占 45 .0 5 % ,工业占 74.34 % ,建筑业占6 8.0 5 %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占79.2 …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情》2020,(1):48-49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分区域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一、单位基本情况2018年末,成都平原经济区拥有法人单位47.80万个,占62.7%,比2013年末提高了10.0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9.67万个,占12.7%,下降了4.0个百分点;川东北经济区13.09万个,占17.2%,下降了1.9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3.41万个,占4.5%,下降了2.7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2.23万个,占2.9%,下降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经济地位在全省举足轻重。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为:──工业广东工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1009.72亿元,占全省的86%;同比增长14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最高的是广州(23.4%),其次是深圳(1.9%)、佛山(11.4%)和东范(77%);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深圳(24.3%)。区内工业经济效益相对较好。上半年,深圳、惠州、肇庆、珠海、广州、东弟工业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谢林 《四川省情》2023,(9):31-32
<正>今年以来,四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五区稳步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支撑有力上半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89.5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经济贡献突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62.3%,  相似文献   

5.
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权 《江苏统计》2001,(9):26-27
苏中目前人口、土地面积分别占全省的24 1%和19 9%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0人 ,比全省高136人 ,居全省之首。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19 2%和15 3%。“九五”期间 ,苏中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初步具备了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快速崛起的基本条件。但是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 ,目前苏中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加…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指标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WTO的加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些变化,那么曾经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的状况如何呢?本文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十二市的经济情况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按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各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四川五大经济区之一的川东北经济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7.1亿元,占全省16.5%,经济增速为13.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成长是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莞、南海、中山、顺德等地的表现尤为突出。 南海大沥镇铝材生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铝型材交易市场。目前,大沥有铝型材企业110多家,有450条生产线,年产能力可达60万吨,铝门窗型材生产在全国占35%,全省占50%以上的份额。 东莞聚集了上千家电子生产企业,东莞生产的电脑主板、扫描仪、显像管、微型马达等,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5%到40%,电脑机箱占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9.
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与类型划分--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广东省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旅游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旅游业规模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省份.而珠江三角洲的旅游总收入又占广东省旅游总收入的86.3%,因此,研究珠三角洲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空间差异,对广东省的旅游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如何定量地分析各城市间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及类型划分,对珠江三角洲旅游业的未来均衡发展和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8121万人(2002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2365…  相似文献   

11.
一、总人口增量较大 ,自然增长量较小。2000年 ,全省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7327 24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3710 28万人 ,占50 64% ,女性人口3616 96万人 ,占49 36% ,人口性别比为102 58(女=100)。全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 78 % ,在各省(市、区 )中 ,总人口列第五位 ,居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和广东省之后。全省人口密度为714人/平方公里 ,比1999年末增加11人。全年净增人口为114 11万人 ,比1999年净增人口增加83 44万人 ,总人口增长率为1 58 % ,上升1 15个百…  相似文献   

12.
张柯 《四川省情》2018,(7):57-59
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第二大经济区,在四川“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均将被定位为“新兴增长极”,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属于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地区,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漯河市的现状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地区面积261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0.157%,2008年末总人口为25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66%,2008年末漯河市实现生产总值550.26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3%。  相似文献   

14.
遵义生态型农村经济现状近几年,遵义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稳定解决了全市70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统计资料显示:到2002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33.29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7.5%。其中:林业总产值为43231万元,同比增长2.63%;畜牧业总产值为44.32亿元,同比增长7.56%,占农业总产值的33.25%,肉类总产量达42.06万吨占全省的28.6%;粮食总产量为280万吨占全省粮食产量的27.1%;油菜籽产量达23.96万吨,占全省的37.3%;烤烟产量8.05万吨,占全省的26.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5.
南海市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增创新优势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南海市在全省及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地位 南海市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县级市,人口和土地面积仅占全省1.51%和0.65%(1998年数据,下同),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下同)却占有全省 3. 57%的份额,其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也均远远超过其人口及土地所占的比重,其中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存款与贷款余额、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值更为突出,分别占有3. 46%、 4.12%、 6.73%、4.20%、3.90%、3.20%的比重。相对广东省79个县及县级市而言,这些基本数据反映出南海市工业…  相似文献   

16.
盛毅 《四川省情》2009,(11):26-27,39
在四川省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通过构建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圈促进成都经济区的发育,将成都城市圈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方面,大显身手,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底,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761个.比上年增加1068个,增长7.3%;成员2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5.1%,增长5.5%;带动农户90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5.8%,比上年增加0.85个百分点;成员户均纯收入比当地户均纯收入平均高23%左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方面,大显身手,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底,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761个,比上年增加1068个,增长7.3%;成员2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5.1%,增长5.5%;带动农户90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5.8%,比上年增加0.85个百分点;成员户均纯收入比当地户均纯收入平均高23%左右。  相似文献   

19.
李锦 《四川省情》2006,(4):24-25
四川民族地区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2005年年末人口65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7.5%;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民族地区是四川的欠发达地区,1950年以前基本没有现代工业。1950年以后,工业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0年到1978年为构筑现代工业雏形框架阶段,1978年到1990年为逐步形成有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阶段,1990到1998年为探索建立支柱产业的阶段,1998年到2005年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阶段。到“十五”末,民族地区工…  相似文献   

20.
3148亿元,全省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元大关的市州;8.9%,增速居全省第1位。这是2021年宜宾交出的发展答卷。2021年,宜宾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三千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比202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在四川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GDP比上年增长8.9%,分别比全国、全省高0.8、0.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如此亮眼的发展成绩,宜宾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