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红霞 《中国统计》2001,(12):28-29
市场经济离不开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在资本市场中最为活跃,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要以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为前提。我国证券市场发展10年来,从琼民源、PT红光、PT郑百文,到银广夏、ST黎明和麦科特等屡见不鲜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一大毒瘤,严重动摇了证券市场的信誉基石,给尚未成熟的中国证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内部制度缺陷: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如委托代理关系不明、所有者虚位等,这是造成上市公司会…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发育不全.完善发达的市场是风险投资顺利发展的基础.风险投资对资金的需求巨大,需要以稳定的、持续增加的资本流入作保证.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能为风险投资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同时,风险投资需要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以完成产业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这就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市场、证券行业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在 1988年、1989年的时候,中国有股票的柜台交易主要是在上海、深圳进行,如果以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和成立作为一个标志的话,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不过14到15 年的时间,这14年到15年的历史时间,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例如:从最初上海八家上市公司,深圳五家上市公司发展到现在1300多家上市公司,而且股票市场的市值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比例,这说明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  相似文献   

4.
做市商制度对证券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市商制度经常被人们提及,是当今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一个重要问题,做市商可以保障市场的流动性,辅助大宗交易的完成,并提高交易证券的市场知名度,但是,做市商市场交易成本高于竞价市场,缺乏透明度,我国市场一直未引入做市商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其是否会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文章通过具有相关误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探讨了伦敦证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与市场波动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做市商制度会增加市场的波动,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市场机制的建立与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卖空机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深沪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规模、结构、机制、层次、主体、运作等方面的缺陷,产生了价格波动性大、换手率高、投机性强等一系列问题,而缺乏有效的卖空机制则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关联交易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外关联交易最新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模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比较和评述了不同公司治理机制下的关联交易行为制度背景,引申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关联交易行为的可能趋势.这种演化对于我国完成股权分置后如何更好地规范和监管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制度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3年5月12日正式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制度.所谓退市风险警示制度,是指由证券交易所对存在股票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股票交易实行"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是在原有"特别处理"基础上增加的一种类别的特别处理,其主要措施为在其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利空消息,将直接影响股票的价格,但由于各国证券市场效率不同,股票价格将对利空消息产生不同的反应.在高效市场中,利空消息将导致当天股价的急剧下降,未来价格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低效市场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应不足,即市场对利空消息反应微弱,股价逐步缓慢地调整到较低水平;一种是过度反应,即投资者对利空消息过于悲观,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超过理论水平,而经过一段时间消化后,投资者对负面消息能够合理评价,股价便会产生反向修正,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从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至1997年底,上市公司已由最初的几十家增加到745家,仅1997年新上市的公司就达200余家。总股本为1771亿元,市价总值达17529亿元,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为23%。同时金融品种不断创新,股票、债券、基金三大交易系统各成一体又相互交融,正从初创的幼稚走向完善。但是,我国证券市场毕竟处于起步的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投机气氛太浓,“在家”行为过盛。证券市场中的投机现象是很常见的,一般认为投机是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推测…  相似文献   

9.
张家泉 《中国统计》2001,(10):25-27
关于健全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政策体系的若干思考1.弥补政府风险防范的制度性缺陷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已初具规模,然而由于市场发育和政府行为的探索性和渐进性特点,政府风险防范仍然存在制度性缺陷,突出表现在:●市场避险机制的建立市场避险机制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风险防范体系中的较为突出的制度性缺陷之一。中国证券市场矛盾众多,但实事求是地讲,主要矛盾是投资者的避险需求与避险机制之间的矛盾。一个缺乏有效的市场自我规避风险机制的证券市场,对于首先看重收益稳健性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如社…  相似文献   

10.
邹晖 《统计与决策》2008,(7):153-155
文章基于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基本理论,以2006年在上海、深圳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的392家家族类上市公司为基础,研究了中国家族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文中结果显示:董事会的独立性随着家族控制程度的加深而降低,金字塔式控股方式也降低了对独立董事的需求,而股权制衡机制在提高家族类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1.
卢邦贵 《浙江统计》2001,(12):13-15
随着我国加入WTO ,证券市场也将对外资实行开放 ,这使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成为可能 ,外资购并中国上市公司有哪些方式 ,对我国经济及证券市场有何影响 ,以及如何使之规范化 ,本文拟作浅析。一、外资购并国内上市公司的途径分析1.以外国公司身份跨境购并中国上市公司。(1)间接收购。是指通过购买某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自身的股权 ,加强控制这些控股公司的程度 ,得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外商可以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和支持的投资方向 ,整体或部分买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股东企业 ,将该企业变成外商独资企业或外…  相似文献   

12.
企业重组的方式大致有兼并、联合或合并、收购、租赁或承包、托管、资产出售、企业分列(立)、剥离、合资等。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战略目标及宏观环境选择适合的、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重组。这里主要是介绍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产权市场作为企业重组的载体,进行企业重组活动。 一、利用证券市场进行企业重组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开展企业重组大约有九种模式: 1、直接收购控股。这是上市公司开展资产经营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即收购者通过在二级市场分批吸纳增持股份,成为目标上市公司最大股东或控股者。 2、受让国有(法人…  相似文献   

13.
刘熀松 《上海统计》1994,(11):10-14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要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率先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因此,分析研究上海的市场体系显得十分重要。一、上海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的过程解放前,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工商业集中,各类市场比较发达。全市设有纱布、面粉、金业、杂粮油饼、证券交易所及近80个各种行业的茶楼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其中金业、证券交易所是全国最大的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上海当时的金融业也很发达,有各类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200余家,外商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的也有40余家。上海金融市场对全国市场资金的调剂、融通起着中心枢纽作用,各地的利率、汇率和金银的行市都以上海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运作以来,我国的"三板市场"就一直缺乏完善的交易机制,导致交易不畅、流动性不足和无法控制的市场风险.本文以环保股份为例,说明规范与完善"三板市场"交易机制非常必要,建议采取对"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实行连续竞价等措施来规范与完善"三板市场"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证券市场日益成为企业募集资金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效资本支撑的公共平台。文章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证券交易市场制定上市标准的双寡头竞争模型,通过逆向选择方法研究了证券交易中间商的最优选择策略。结果表明,声誉和品牌知名度更高的证券市场上市标准越高,参与其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市场估值更好,证券交易市场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机构投资者与资本项目不开放条件下推出的OFII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是,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呈现的"羊群效应",凸显出卖空机制缺乏的弊端;同时,完善的制度与日益强化的监管又使卖空机制构建具备了可能性.文章提出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与标的股票进行筛选后的有选择的准入制度为核心的卖空机制,作为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发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进步作用的构想,这一机制的构建不仅能够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同时还能够规避目前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多层资本市场实际运行状况出发,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多层资本市场各自的风险特征,分析了市场间收益与风险的替代关系,并依据不同市场的层级关系,在探讨我国多层资本市场对称性交易机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运行非对称效应的经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非对称交易机制设计,提出了一套完善我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涨跌幅限价交易制度的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企业并购增长迅速,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也日趋频繁。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事件为700多起,1999年上升到1000起以上,2000年上半年,符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范围内的重大重组事件就超过1999年全年水平,达到1100余起,在这些重组事件中,并购占据了重要地位。上市公司并购的增加是各类企业分化组合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证券市场公开机制发生作用的产物、是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加入WTO在即,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股市中,有一个十分惹人注目的上市公司群体,这就是高校概念股.所谓高校概念股,是指由有关大学的企业实体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或通过市场交易而直接或间接成为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群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初始证券市场制度安排时,留有大比例的国有股,以保证在证券市场上国有产权的统治地位,以此控制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约占总股本的2/3左右,国有股约占总股本的1/2左右.这些非流通股在证券市场发展中,不无积极作用,但非流通股在安排之初,就存在潜在的制度风险:1.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不能直接流通,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相比,两者同股同权,但由于两者流动性不一样,因而非流通股价值低于流通股价值.这也正是非流通股不能按流通股价格流通的内在原因.2.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安排,决定其持有股东的行为.多年的实践证明,一股独大损害的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助长的是"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的"圈钱"行为.3.公司间重组并购复杂,难以遵循市场化原则.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流动性低,再加上流通股比例较低,并购方难以在流通股市场上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份.从大量国内兼并重组案例来看,对非流通股的协议收购并未遵循市场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