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涛  李健欣 《创新》2014,(4):49-53
2014年年初,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悄然上浮10%,暗示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拉开帷幕。虽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由里至外的推动力,但是短期内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市场仍存在一定的障碍。文章在借鉴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加强金融市场竞争、有效动员和分配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进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因而中国彻底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也必定蕴涵诸多风险。为了降低改革风险,增大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进而提出治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慧 《学术交流》2005,(2):105-107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采取渐进改革方式。一要加快推进国债利率的市场化步伐;二要大力发展和逐步开放商业票据贴现利率;三要改革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优惠利率;四要完善商业银行贷款活动利率制度;五要逐步开放企业债券和股票利率;六要规定存款利率浮动幅度。  相似文献   

4.
论利率的市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包括:金融交易主体拥有利率自主决定权,资金市场自发决定利率的水平和结构,选择国债利率为基准利率,政府对利率进行宏观调控等内容。利率市场化可分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央银行利率,开放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逐步放开债券利率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将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坚持渐进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逐步实施我国利率放开的“三步走”战略,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9月 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 9月 21日开始,改革我国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我国利率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利率由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调节并由融资双方自主决定,其实质是由市场配…  相似文献   

6.
从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金融深化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此产生的对利率的管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并且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其负面影响也日趋增大.本文通过对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央行利率政策对储蓄与投资的效应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关键环节,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因而利率改革也就成为倍受关注的改革热点之一。当前,我国利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其它所有利率都围绕目标利率按价值规律运行的市场利率体系。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短缺特别是资金短缺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的约束条件,按照利率改革目标的要求和市场供求、价格机制作用的规律,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升高,这样才能节约使用有限的资金,将其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生活中,利率是很稳定的因素,它不是根据市场调节的,所以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逐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以利率为操作工具对存贷款利息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作用程度也随之体现出来。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针对新形势下对利率的作用规律认识的要求,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利率作用的规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全社会的金融化进程与真实利率之间正相关关系;其次,中国转轨经济时期利率对物价、M2、贷款等经济指标作用的改变;最后,将利率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综合考虑形成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9.
论当前中国利率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琼巍  陈岩 《求是学刊》2002,29(3):65-68
当前中国的利率政策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本文对中国利率体制的建设和当前利率水平的确定和第8次降息效应的发挥等提供了新思路。指出 2 0 0 2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遏制通货紧缩回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一年 ,应该掌握好政策的综合力度 ,以防止中国经济失去重大转机的风险 ,实现中国经济从重大转机到重大转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促进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科技项目由于其特殊的风险特征而使商业银行"惜贷"。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对科技贷款进行创新性定价。将贷款与科技项目的收益挂钩,从期限结构和动态制定利率两方面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科技贷款创新定价。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差:2000-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数据分析银行利差的影响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是影响利差的重要因素,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冲击导致利差显著扩大;随着银行业商业化改革的深化,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均在利差中得到补偿,但流动性风险尚未得到体现;金融创新和中间业务发展为银行调整利差提供了空间;有待改善的金融生态使商业银行支付隐含利息进而扩大了银行利差;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能获取更高的利差;银行管理质量和融资体制对利差产生一定的影响;利差还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之后,肖(E.s.shaw)和麦金农(R.I.Mcdinnon)有关金融自由化理论著作的发表,再加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波助澜,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近20年内纷纷推行了以取消利率上限,取消信贷直接配额为中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率作为金融资源的诱导手段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以及市场“最灵敏”的调节机制 ,在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计划和市场经济双重体制交替运作的环境里 ,在金融法制不健全 ,监管不力的状况下 ,场外金融交易的活跃以及金融业的违规经营 ,使严格行政管制下的现行利率机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 ,利率市场上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充分反映出利率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说 ,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金融法制化的建设呼唤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靡全球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中国遭遇了挫折,正承受着批评、质疑甚至否定,我们面临着因噎废食的危险.通过对中国多个领域民营化改革实践的分析,应该得出的核心命题是:政府责任的充分履行是市场化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中国市场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于转型时期政府责任的严重缺失.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至少应履行四个方面的责任:推行真市场化,摈弃假市场化;提供足额投入以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在市场化中加强监管,做好的监督者和调控者;改善管理,做精明的买主.  相似文献   

15.
向宇  向晓旭 《求是学刊》2012,39(4):44-48
近年来,人民银行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中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等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文章基于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判断提出,政策时滞和公众预期、利率非市场化、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该政策本身的制度缺陷是造成法定准备金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据此提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强政策配套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之窗     
《社会》1993,(11)
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说,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深化金融改革,其内容主要有六点:——中央银行行政化。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金融政策、管理金融企业、调控金融市场、发行流通货币等,不从事金融业务,不搞企业化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业银行企业化。所有专业银行一律改组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市场原则进行充分觉争,优胜劣汰;——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最高利率和保护利率幅度内,银行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定利率,灵活调整利率,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供求;  相似文献   

17.
试论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包括业务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经过体制改革,我国金融的创新和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仍未突破计划体制的传统框架,存在的问题还不少。金融创新和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重点应放在大力推进股份制银行、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实行混业经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占霞  姜野 《学术交流》2005,(5):121-124
由于利率机制不完善、法定准备金率过高等原因,致使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作用失效。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改进准备金制度等措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效应是我们应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场化改革就是在不断交锋的理论争议过程中实现渐进制度转型的历史演进过程,目前改革又陷入新一轮“市场化争议”风波和矛盾激化困境。但是,市场是一种无限开放、不断拓展的系统,市场经济是一种广域覆盖的联动体系,对中国来说任何真正的改革都必须是以市场为取向的,要取得改革最终成功,必须实施全域协同推进战略。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市场化改革进程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目前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问题多多、矛盾重重、民怨纷纷的领域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性垄断行为泛滥的领域。因此,未来中国改革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大方向,同时注意采取“反落差”推进策略,在滞后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非物质生产领域寻求新的重大突破,以便为最终完成改革大业奠定构架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阶段.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总体而言是成功的,而更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显然已经是一种共识,但20年的司法改革及其背后的法治现代化的模式却仍然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