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学的视角,考察了客家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方面的的层次结构.认为客家文化是一种融合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文化的文化混合体,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土著文化集中体现在物质层次,而在制度和精神层次则是以汉文化为核心.并且指出,厘清客家文化内部的这些层次结构,在当前客家学界对客家民系的民族归属、客家文化的文化属性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的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 ,尤其是西晋以后 ,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徙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 ,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 ,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礼貌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在交际活动中起制约人们言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汉族和英语民族在恪守礼貌时的言语方式和习惯差异很大。由于对英语民族礼貌文化缺乏认知,跨文化交际中,客家学生往往会下意识地用自己的礼貌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易将客家文化中的礼貌准则移用于英语交际,从而引发诸多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为例曾少聪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接触频繁,相互影响。在探讨汉畲文化的接触时,已往的学者比较集中地讨论汉文化对畲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注意到汉畲文化的互动关系,例如蒋炳钊先生在《试...  相似文献   

5.
在十多年的考古工作中,发现许多与客家有关的实物史料,如古墓葬、古建筑、古窑址等等,促使我去探讨客家的源流。经过考查有关史书和地方志,特别是考查了《中国姓氏寻根》,使我对客家源流又有一些新的看法。现简述如下,欢迎批评指正。一、关于客家的族源和祖源经过多方考探,我认为客家是多民族的融合体。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本身不是一个民族。汉族源于华夏族,华夏族源于黄帝、炎帝及夷、黎、苗等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多  相似文献   

6.
客家系因战乱由中原南迁的汉族。据估计,人口达数千万,散布于南方诸省及世界各地,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是历史上最早的聚居地。本文重点论述这支南迁的汉族——客家与当地民族的几个关系。一、“客”是与“主”相对而言,“客家”是因迁住少数民族地区而得名秦汉时期,赣闽粤都是百越民族分布区,当时福建的大部分及赣东为闽越国居住区;两广  相似文献   

7.
祖先崇拜是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考察客家祖先崇拜的特点不难发现,客家祖先崇拜除了具有汉族祖先崇拜如注重风水、注重丧葬祭祀等特征之外,还具有祖先与法师合一、婆太崇拜盛行等畲族少数民族的特点。考究其原因,闾山教在此区域的传播强化了畲族的族群文化,畲族的族群文化的特点也为闾山教在此区域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二者相得益障。与畲族共居此区域的本属汉族的客家人,其文化与畲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畲瑶等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的结果,使客家文化呈现亦畲亦汉的混融特质。当然,畲族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但这并非本文的主题所在。在畲客互动的过程中,闾山教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民族曾与中外地区的许多民族进行过长期而广泛的文化交流,其结果使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文章就藏族文化对尼尔泊文化及我国汉族、裕固族文化影响的一些实例作了介绍,旨在使人们对中外交流中的藏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客家”、“客家人”并非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地域现象。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汉民族独特稳定的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独特稳定的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文化)“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载体,即被客家人共同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在音乐方面的体现。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上下近千年间,清代中期才逐渐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及台湾等地定居下来。他们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也正因为如此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目前仍有大量的原生民间音乐流传。然而,目前客家音乐的研究多数还是集中在对客家山歌研究的层面上,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客家音乐的系统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要深化客家音乐的研究及时收集挽救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为学习、研究、创作、继承客家音乐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汉唐时期,河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汉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对游牧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汉化现象;另一方面,游牧民族的一些生产、生活习惯也逐渐融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中,在一定时期还曾出现过"胡化"趋势。正是在各民族长期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河西的多元民族结构,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河西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客家巫术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巫术是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巫术文化作为人类认识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成为民族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楚越故地的"客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加以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并对客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夏党项文化传统及其与周边各族文化的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化是典型的“综合文化”,它有相当明显的党项文化传统,并富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它是在中原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此同时,西夏党项文化的外传,也对中原的宋文化,周边的吐蕃文化、回鹘文化、辽金文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事实说明客家人与少数民族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客家文化有深刻的影响,但客家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地兼容,择优、发展、重构,在兼容中保留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客家族群群体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方志和族谱这两种官、私文本为资料,从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行为人手,着力探讨客家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进而分析客家文化的特质,认为虽然客家文化体系含有土著民族的文化因素,但儒家思想仍然是该文化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第三次为宋辽金元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个时期,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因与汉族长期错居杂处,在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与汉族形成了共同的经济体制,最后多融合于汉族。而在南方,由于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及少数民族出居平地,也造成某些杂居局面,使一部分与汉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也有一些迁居或以其他途径进入民族地区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但由于汉族人数众多,文化较高,故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汉化则表现为主要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却是局部的。 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我国各民族先进、优秀的经济文化也交融一起,汲取升华。  相似文献   

16.
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全面、关键、决定性的影响。客家民系主体来自中原河洛,在闽赣边地开基创业奠定了客家文化物质基础。客家重构中原式宗法制社会,形成客家文化的社会基础。客家传承河洛文化刚健自强、厚德、文化和重礼的基本精神。成为客家思想文化的理学根源也在河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哈尼族聚居区为目标,使用双维度文化适应问卷,对金平县马鞍底乡的511位哈尼族和汉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文化适应倾向得分都高于融合型,但不同民族间总体关系和谐。此外,哈尼族和汉族居民的文化适应倾向受到文化水平,定居时间,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具体表现有所区别。研究对可能影响文化适应状况的个人原因,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和谐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在国内民族地区对双维度文化适应理论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并提升其应用价值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略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包括中国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的认识甚至比汉族政治家和思想家还要深刻和精辟.许多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推崇"孝"和孝子,看重和强调道德和品行,重视和强调"诚信"的意义和作用,强烈呼吁和期盼出现大一统局面.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思想文化中之所以会出现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孝"、"德"、"诚"和"大一统"等思想观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孝"、"德"、"诚"和"大一统"等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和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其二,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就与中原汉族有着比较密切的渊源关系,保留着汉族思想文化的基因;其三,少数民族的政治家都比较重视学习和吸收汉族的思想文化;其四,一批汉族人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的上层人物,在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对少数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五,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往中深受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客家民间文化。客家人在向南迁徙和发展中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的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也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构成了新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和美学机缘。其特有的文化符号、文化观念以及文化民俗,形成了客家民间艺术相对独特而又具深厚发展潜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客家由一个聚居于内地的边缘闽粤赣边界区域的山地族群,发展为一个声望隆盛的国际性族群,与客家在近代以来建构客家观念,开展现代客家运动的文化实践是分不开的。现代客家运动,本质上是客家人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响应,是客家人融入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主动的政治姿态和自觉的文化实践。第一阶段客家运动,塑造了客家新形象;第二阶段客家运动,建构起了全球性的客家认同,建构起了具有符号意义的客家资源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