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哲学对传统医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医学的发展史也是以哲学为方法论和指导思想来分析医药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历史。本文从建构医学特定的思维方式、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开创中医的养生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传统哲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早期道教经典和传统医学经典相互关系的对比考察,认为早期道教医学的源头从道教文献记载的角度至少可以上推到东汉时期.道教医学在继承以<黄帝内经>等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还有着自身更为复杂的传承体系.同时,道教医学在养生疗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医学理论和医学认识,如其中的丹田命门说、脑主神明说以及对于三焦、胆腑和增损饮食以求长生等方面的认识,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掘.  相似文献   

3.
丘处机养生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长生是道家道教文化的古老传统。先秦老庄就已经提出以精神超越为主、以形神合一为归的养生理论,早期道教虽然以老庄思想为理论渊源,但与老庄相比,却更重视肉体长生。全真道否定了肉体可以长生的思想,提出了“全真而仙”的超越理念。但“全真而仙”的超越理念,却使全真道在养生与成仙之间产生了理论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丘处机开始重视养生,并提出了顺任自然、清心寡欲、炼养合一、德养结合的养生思想,从而又把成仙与养生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医养生康复学——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康复理论和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加快中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中医保健技术和养生保健产品的优势,扩大出口,推动中医养生康复的技术进步。同时,我国养生康复事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如养生康复学科无法形成规模,养生康复技术和药物的知识产权面临威胁,国际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差异影响养生康复学术的传播等,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快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杨衍涛为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秉承"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认为"肝"在更年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肝郁是该病的病机基础,肝风是疾病特点,治疗时需重视肝脏与他脏的关系,使气血同调并配合情志养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丹溪"阴气难成易亏"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情欲无涯"伤阴的机理以及情欲过度与发生现代疾病的密切关系.从而揭示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应如何调节情欲以养阴液的养生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郭象注解庄子独辟蹊径,其“性分”学说实是一种独特的养生论,由“生何以能养”而“如何养生”,由“明性”、“无辩”而“两顺”,最终达到“无心”之境界,郭象之养生并非养有形之身体而是无形之“心”,所以郭象养生论之独特正在于“养生即是养心”,而此“心”正是“无心”之两顺。  相似文献   

8.
潮汕春季     
潮汕粿品是潮汕地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寓医于食、应用广泛、“时粿防时病”的因时养生等特点,具有鲜明的食疗养生特色。就潮汕地区春季粿品的特点进行探析,以期使潮汕地区粿品食疗养生作用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养生现状问卷调查和分析的手段初步探讨中国传统养生心理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养生心理思想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传承和遗弃,主要表现为:以形神兼顾、顺应自然、平和适中、顺时调神、以物养性、预防为主、以情制情、清静养神为代表的传统养生心理思想至今仍经久不衰;而强调修养道德、精神陶冶、突出养神为主的传统养生心理的思想精髓在发展中遗失。实现中国传统养生心理思想的现代回归与价值转换,是当代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风痹"和"风疾"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由于其病因均与风邪有关,汉晋时医家倾向于将两者归入广义的"诸风"病范畴.传统医学理论以"风"为外邪之首,强调自然气候、物候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受到此时期自然气候"风气"偏盛因素影响,汉晋医家对因"风气"异常引发的疾病也十分重视,其有关"诸风"病因病机的若干基本认识,成为此时期"诸风"疾病证治和用药原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低温对老年人是一种恶性刺激,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因此,冬季养生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方法及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育科学、医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养生效果显著,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等运动项目的养生方法及养生原理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是养生保健、祛病康复、延年益寿等为目的的健身方法.它们动作平缓、运动量适中,适合不同年龄人群习练,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应大加推广普及的项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无不重视养生,只是各家的养生观点和养生方法各有不同.在养生学的发展过程中,道、儒、释诸家思想对养生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融道家、儒家、佛家、杂家等诸家学说于一体,尽取所长的中医大养生观.在诸多养生学说中,自称"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的杂家养生思想一直未受学术界的重视.笔者不揣冒昧,将杂家养生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子对《内经》医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摄生)概念.老子五千言中丰富而成体系的养生思想,对<内经>的医学养生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成为<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老子天道和谐平衡的思想,则是<内经>治疗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个靠种庄稼为生的妇女,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子,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乐天知命的性格,在艰难困苦中带大了女儿,又把她嫁给了王狗儿。《红楼梦》开始时,她正帮着女儿、女婿带孩子。此时的她,年老而体不衰,硬硬朗朗,思维敏捷。她就是刘姥姥。分析刘姥姥的人生,我门从中获得不少养生知识。养生,首先就是养心态。刘姥姥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认为,顺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是自然界一切生命体的本能,顺之者生,逆之者亡。同时认为人体五脏以肝应春,心应夏,肺应秋,肾应冬,脾为后天之本,四时皆应。气候的变化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顺时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其中饮食调摄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冬季食养的几个小妙招,以飨中老年朋友。  相似文献   

17.
上古传承养生会堂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机构。汇集了中央保健局国家领导人(现任及退休)的私人保健医生,及佛、道、儒、墨等掌门级大师。亲自与您面对面的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您日常养生规律及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使您可以提前预防影响您健康的疾病的发生,让中央保健局的医生真正成为您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防控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理论就是以健康为核心,防患于未然,即无病养生以维持健康,欲病救萌以防微杜渐,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传统中医药以其丰富的养生保健预防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应用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提高我国民众的健康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来的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关于宇宙构成的四大说 ,曾影响过元气说、阴阳说、五行说等中医基本理论。四大说的构成论思想 ,对传统医学的元气—阴阳—五行的生成论思想不断渗透影响 ,在明末清初医学家喻嘉言理论中得到综合 ,产生四大归阴、有形俱坏的阴邪论 ,为传统医学思想史留下了文化交流的精彩一页。  相似文献   

20.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实用科学。中医养生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等。精神养生精神养生是通过调节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具体做法主要有清心静神、颐养情志和顺应四时。清心静神清心静神就是保持心神清净,合理用神。具体做法是要做到清心寡欲。中医认为,妄思嗜欲出于心,嗜欲不止,将会扰动神气。降低嗜欲,可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使心胸开阔,襟怀坦荡,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心康健。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