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法中建交的幕后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央情报局的说法,1963年10月,戴高乐是在“背水一战”。如果他想继续成为“欧洲的头面人物”,他必须作出“绝望的”创举。那些美国间谍以为这一创举事关西德  相似文献   

2.
说心思     
曹泽华 《老友》2013,(10):1-1
大凡一个人的一生,不论其是伟人,还是平凡的人,都会有心思。但一个人的心思该放在哪里,一直就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一个人的心思要分个先后,首先应该放在大家的事上、国家的事上;再一种是,自古以来有谁不为自己?人的心思应该多为自己家里多想点,为儿女多想点。我以为,对这两种说法,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该看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我想:假如我是一片绿叶……假如我是一片绿叶。我将要去映衬那万紫千红的花朵,因为花朵只有在绿叶的映衬下,才能显得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4.
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一种传统观念,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上,以“不缔结纠缠不清的联盟”“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为其根本宗旨。这种观念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尤甚,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一个重要插曲。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之所以盛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从历史上看,美国孤立主义思潮从开山鼻祖华盛顿起,一直延续到了当代,这一思潮虽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们去美国时,正遇上国内副食品供应紧张,许多地区一年才发半公斤至1公斤鸡蛋票。到美国一看,鸡蛋、鸡腿到处都是,那是最便宜的食品。  相似文献   

6.
我国史学界一般只注重18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研究甚少。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可以实现多次的技术改革,但工业革命只有一次。”①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实欧美国家已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法。②如英国《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明确提出:“在1870年到1914年期间,欧洲和美国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历史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我去美国访问,挤出时间逛逛市场,一来作为市场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美国的市场行情;二来也想买些小礼品送给亲朋。 我在纽约、华盛顿、底特律、旧金山等地参观时,都去看了看市场,尽管是走马观花,但也开了眼界。我所需要的东西应该是物美价廉、比较新潮、有别于国内的美国产品。我看上了一种毯子,又轻又薄又暖和,价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报刊上有的文章对巴黎公社存在七十二天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公社是在三月二十八日宣布成立的,从成立到五月二十八日失败,共计存在了六十二天(见《江汉论坛》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实际,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巴黎公社存在七十二天之说,据笔者所知,系发端于巴黎公社委员阿尔努流亡瑞士期间,于一八七二年一月至一八七三年一月写成的《巴黎公社人民和议会史》一书,书中说:“公社在七十二天的连继战斗中,只能提出一个原则,指出一个轮廓”。阿尔努是巴黎公社创造者之一,他的说法应予确信,国内外史学家们因此一直承袭了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想回味一下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国际局势,你应该去重看一下《变形金刚》,注意要是美版的、“擎天柱大哥”为主角的第一代故事。这一部分故事,几乎完全是在描绘那个时代,冷战、美国强大、工业实力雄厚、自由和独裁的斗争,这是美国人的教育片。中国的孩子们,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的那一批,在他们的影晌下成长。他们性格中的许多烙印,正是在那一时代留下的。  相似文献   

10.
感动还在     
一位老乞丐,走得非常累了。到了一户人家门口,他想讨碗水喝。有个孩子坐在门口,便进屋去倒水,主人说:"倒杯热水吧。"孩子取了一次性杯子去倒热水。主人看那乞丐一头花白的头发,又说:"大过年的,给他加点茶叶。"孩子于是加了茶叶,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到老乞丐的手中。  相似文献   

11.
白文中:我是"老美院"了,中央美院还在王府井的时候我就在那里读书,后来离开了美院去巴黎留学。在留学期间我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东西,画了一批纸本作品,到现在自己还保留着。这批画尺寸都不大,画的也轻松。其实初到巴黎美院的时候我总是想剥离掉自身固有的学院气息,刻意摆脱过去写生训练的痕迹,希望自由的去表达,相比之下我在国内学习的内容显得过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片云     
当听说有的地区闹干旱,庄稼长不了时。我就想,假如我是一片雨云,那该多好哇!假如我是一片云,我会飘到干旱的地方,以我温情的泪水去滋润庄稼。让干渴的禾苗喝个够,茁壮成长。让农民们能收获到金黄的秋天,能够喜气洋  相似文献   

13.
秋夜听雨     
这两日,长春一直氤氲在烟雨之中,在这初秋的日子里,最醉心的事,莫过于秋夜听雨了。 秋夜听雨不需要去看,生活中许多事是不需要去看的,看了,会破坏它的美轮美奂。只要你关上灯,闭上双眸,什么都不要去想,倚窗而听就可以了。 雨夜静得出奇。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人们对文明的认同,必然会发展出一种诉求统一的政治理念。在欧洲建设的过程中。为保证与美国和苏联相抗衡,戴高乐认为欧洲国家进行政治联合至关重要。相反,1963至1967年期间,戴高乐将军多次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直到戴高乐政界生涯结束后,英国才于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这是各国国家利益、国内外因素、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这里原来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环绕中的小小村落,早在公元1624年,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特别喜欢打猎,就在此修建了一座用于歇脚的红砖房子。经过"投石党事件",他厌倦了终日喧闹、嘈杂的都市生活,而那丛林密布如世外桃源的凡尔赛却是求之不得的另番天地,于是他下令在此修建了一座豪华的王宫。说到凡尔赛宫的建造就不得不先提一下"子爵山庄"。17世纪初,在巴黎东南约50公里的塞纳·马恩省莫论市附近是一片乡野般的山林,是郊游、狩猎的好去处。1641年一个名叫富凯的巴黎会议的审议官到那里打猎,独…  相似文献   

16.
洛杉矶印象     
吴可欣 《老友》2013,(10):70-70
洛杉矶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就像厨师揉面的时候本想做成一块大饼和几块小饼,结果揉着揉着就粘到一起去了,几块饼变成了一块超大的饼。我感觉上海也会变成这样。去年在上海,我带领来自欧洲的同行去看青浦的建筑,外国建筑师特别想看中国的乡村,结果根本看不到,乡村被沿途的高架路和卫星般的城镇淹没了。同济大学的老师介绍了几种城市发展的模式,上海这种叫做摊大饼式,是最不适合人居的一类。发展卫  相似文献   

17.
一《专使》是美国文学大师亨利·詹姆斯后期作品“三大杰作之一。”小说共分十二章,其中并没有记录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主要情节只是讲美国麻省伍勒特城市中一个资本家的独子查德在巴黎流连忘返,其母亲钮森姆太太忧心忡忡,认为他一定是被“坏女人”所勾引,于是便派遣“使节”史垂则从美国赶到巴黎,规劝浪子回头。但是,史垂则到了巴黎之后,发现查德并不是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与此相反,欧洲的高雅文化对查德产生了一个“几乎荒谬”的奇迹,他变得文雅从容、通达世故,而伍勒特人一致公认为“勾引”上查德的“坏女人”维安尼夫人竟是一个欧洲文化的高贵化身。在欧洲文化的感化下,史垂则终于牺牲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放弃了同钮森姆太太结婚的种种好处,劝说浪子继续在巴黎生活下去。史垂则的背叛激起了钮森姆太太的愤怒,她又差遣  相似文献   

18.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姚波在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对美国在本世纪初期山东问题上的态度,说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美国当时“颇有意主持公道”,有人则认为“美国自始至终以牺牲中国主权为手段与日本进行卑鄙的交易”,在巴黎和会上尤其明显 ̄①。本文同意...  相似文献   

19.
许晟 《华人时刊》2004,(7):19-19
到巴黎旅游,的确是一件非常惬意,又非常辛苦的事。游览完巴黎的美景和名胜古迹后,按照事先的约定,我一早到朋友府上告别。一通寒暄后,朋友不好意思地说,晚饭的“材料”还没准备好,需共同去市场“采购”一番。其实忙忙碌碌好几天,只顾往名胜堆里钻,对这里的普通街区、普通人的生活,都未及细细品味。正好借此机会,去体验一下,岂不是求之不得的乐事!  相似文献   

20.
历史感体现为一种深沉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优秀人才,其历史感的形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为重要。形成于战争年代的军工精神内涵深刻,其深厚的历史意蕴在大学生历史感的培育中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