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7月11日,储蓄存款利率调高以后,存款选择哪个期限获得利息较多? 不妨试以现行的定期储蓄利率(这里,三年期以上的储蓄存款保值贴补率暂不做考虑),五年期限和一次存入额1000元,采用几年不同期限的定期储蓄,来计算各自所得的利息为例。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我国国有银行于2月21日再一次调低人民币存款利率,至此,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8次降低存款利率,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特殊状况,使得屡屡降息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到国民在个人资金分配使用上的总态势,人民币储蓄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山西省,从长期情况来看,出现了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持续下调与储蓄倾向不断增强的相悖态势,这必须引起金融行业的足够重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经济。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当前山西省居民储蓄增长,站在全省经济运行的宏观角度,运用得力的金…  相似文献   

3.
参加储蓄,存期定得合适与否,对利息收益的大小有直接影响。 确定存期,一要考虑存款利率变化因素,即预期调高利率,应存短期;预期调低利率,可选较长期限。 二要考虑欲存储蓄资金的闲置时间。从我国储蓄利率设置原则看,存款期限与利率水平是成正比的。期限愈长,利率水平愈高。因而,要想获得较高的利息收益,就应选择较长的期限。但是,由于个人每笔资金闲置时间不同,再加上有些消费是不可预见的,这就给确定存期带来一定的难度。一般来说,如果你欲  相似文献   

4.
受美联储降息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下调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小额外币存款(即中国居民300万美元以下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存款)利率。 美元存款已多次降息,很多人认为似乎把美元转存成人民币更加合算,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银行6月27目的外汇牌价,银行美元现钞买入价为8.2154,卖出价为8.2899。买入卖出价差高达7个百分点,而人民币一  相似文献   

5.
选择正确的储蓄方式,获取最佳收益,是广大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据对巧用存本取息储蓄方式与定期储蓄进行比较计算,发现巧用存本取息储蓄方式有利可图。举例如下: 例一、某储户存入5年定期存款1万元,按现行利率11.55‰(月利)计算,到期可得利息为:10000×5×12×11.55‰=6930.00(元)  相似文献   

6.
长期存款贴补指三年期以上存款到期后,依据取款当月贴补率计算的存款贴补额。长期存款利息指三年期以上存款到期后,依据所选储蓄种类的利率计算的存款利息。长期存款收益是上述两项立和。比如,92年7月存入10元钱.存期三年,95年7月份到期后,储户除取到本钱10元外,还应取得两笔收益,即:①10×3×12.24%=3.672(元)②10×3×13.01%=3.903(无)总收益为:3.672+3.903=7.602(元)①指的是保值贴补额,是物价涨幅高于银行利率的部分。用于弥补储户因物价上涨受到的储蓄损失.由这个关系可知,存期三年物价年平均上涨13.…  相似文献   

7.
陈悦 《晚晴》2020,(2):72-73
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银行存款是安全性最高的资产形式,2015年5月起,我国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万一银行发生倒闭危机,存款人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赔付。目前,银行存款的利率并不算高,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1.5%,大部分商业银行可上浮至1.75%,少部分达到2%。  相似文献   

8.
储蓄高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为了扩大消费、降低增长过快的居民储蓄,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对储蓄利息收入征税以及多次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持续攀升。截止到今年5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近85亿元,达到846613万元,比年初增加75575万元,月均增加1.5亿元,创历史新高。人均存款首破万元大关,达到10888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部门为了增加储蓄存款,采取了层层下达硬指标、硬任务的作法.并把揽存任务与职工_工资、奖金、福利等挂钩,对职工实行单项考核,单项计奖的一揽存给奖”办法,甚至有些部门违反国家法定利率政策,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有的公然与客户签订高息存款协议,直接提高存款利率.有的以贴水、支付手续费、协储代办费、吸储费、有奖储蓄等形式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有的擅自开办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有的另外设置专户支付存款高息;有的以赠送实物,安排人员等条件诱致…  相似文献   

10.
利率降低谁受益□思荇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10月23日发布公告:各项存款年利率平均下降1.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年利率平均下降1.5个百分点。这是继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中央银行两次共下降存款利率2.48个百分点,下降贷款利率1.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国目前存款利率市场化状态(一)利率定价缺乏自主权目前,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浮动基本上是与同类金融机构和大型银行相同,另外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的决定权在总行,大多数分支银行并不能根据当地的资金供求状况、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变化情况自主定价。(二)存款利率定价缺乏科学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考察了2007~2010年48个月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与一个月的上海同业拆放利率有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能引起shibor1m在第二个月作出最大反应。从而提出了完善利率市场化、加强中央银行功能和shibor基准地位以畅通货币政策到市场利率这一传导环节。  相似文献   

13.
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储蓄存款利率后当下调后.我国最高档次的储蓄存款年利率为12.06%(即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中国改革报》7月16目介绍一种5年期“存本取息”和5年期的“零存整取”相结合的储蓄方式.其收益(年利率高达13.765%)远远大干5年前整存整取储蓄的收益。先看一下现行储蓄存款利率数据: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12.06%.经换算.每100元存款到期利息为脱.30元;5年期零存整取年利率1080%.试算一下.每月存入10元,到期利息为164-70元;5年期存本取息年利率也为IO80%。即月利率为9K0。再比较5年期“存本取息,零…  相似文献   

14.
《统计与咨询》2003,(1):46-46
从1999年11月1日起,我国对储蓄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但一些特殊的储蓄品种可以免征利息税。根据现行的有关政策规定,免征利息税的储蓄品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个人储蓄性教育保险金、个人储蓄性住房公积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个人储蓄性失业保险金、个人储蓄性医疗保险金,以及个人股票账户的保证金存款利息和个人购买国债所得利息。可以看出,前面5种个人储蓄性品种都是属于国家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5.
邓俊 《四川省情》2006,(4):44-44
在我们向银行贷款时,应该想办法为自己节约贷款利息。中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关于积少成多的成语灿若星河,比如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等。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感性认识,缺乏直观的数字体验,人们虽然明白了持续储蓄的道理,却没有真正发现其中的精髓,缺乏理财的效率。其实,在财富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数字“游戏”的重要性。举个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在1岁时开始存10000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并不断将这笔钱的本金和利息转存一年,到他60岁的时候,他能积累多少钱呢?我们按照目前国家规定的存款利率2.25%来计算,答案是:38001…  相似文献   

16.
储蓄,对于城乡居民来说,无疑是上策。一是储蓄保险、方便;二是利率档次多,存款期限灵活;三是国家鼓励个人储蓄并为储户保密;四是储蓄增值率稳定、可靠。目前,全国储蓄存款已达13000亿元,较1978年翻了几十倍,这些钱若一次性抛出,能把总价值10000亿元的国家资产吞掉。由此可见,在融资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储蓄是居民的首位选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储蓄管理条例》的颁布,存款利率的两次上调,保值储蓄恢复,储蓄的计息办法有了较大改变,作为一名热心储蓄的储户,应跟上形势,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采取科学的储蓄手段,使手中的钱在改善生活的同时,收到最佳的增值效果。因此,储户应当注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降息后如何选择储种据调查,中国老百姓家中余钱的首选投资仍然钟情于银行储蓄存款。但在降息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储户们如何调整心态,根据银行各存款种类特点和自身的需要来科学选择储种,以减少利息损失,取得最大的存款效益呢?这里介绍以下几种选储技巧。1.多采...  相似文献   

18.
如何用好手中余钱1996年以来,国家取消保值储蓄并且四次降低存款利率,面对新的“低”利率,有些人认为再把钱存银行没啥意思。实际上,储蓄利率与目前的物价指数相比还是正利率,存银行未必划不来,国家正在进行福利政策的改革,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都...  相似文献   

19.
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度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也是我国自1996年5月以来第七次调低储蓄利率。然而,伴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调,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额仍然保持连续增长。1997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280亿元,1998年底已增至53407亿元,增幅高达17.1%;1999年以来,这一数字已突破6万亿元。一、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居民的调查显示,近80%债居民将储蓄存款作为个人金融资产投资的首选,储蓄存款在居民家庭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将近65%。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如…  相似文献   

20.
居民储蓄存款流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但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超常高速增长之势。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988年为3801.5亿元,1992年11545.4亿元,1995年29662.3亿元,1998年达到53407亿元。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时间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14.3倍,大约每两三年就翻一番。1991~1998年, GDP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8.8%。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