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国统计年鉴编辑出版事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对统计年鉴编辑出版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时,更要提出今后的工作设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自第一届全国地方统计年鉴评奖以来,各地年鉴发展较快,不少年鉴编纂质量明显提高。各地树立“抓质量,出精品,依法编辑出版统计年鉴”的指导思想,在切实提高统计年鉴的质量上狠下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进一步推动统计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国家统计局于1998年...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再次相聚一起,共同商议统计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统计年鉴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统计产品。统计部门除了以各种方式发布重要的常规进度数据外,汇集系列统计资料并将其编辑、整理和出版的统计年鉴,是各级统计部门的拳头产品,是发布统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统计部门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会议开得很成功。在结束会议之前,我讲几个问题,希望能跟大家达成共识。 一、统计年鉴编辑出版工作面临的背景 我们从事统计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同志首先应该清楚地了解所处的工作环境,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有效地安排工作。 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统计年鉴编辑工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背景。一个大的背景是国务院明确地提出来今年是“管理年”。“管理年”就是说一些大的改革措施都要从管理上去落实。国家统计局年初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和统计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了统计工作要“加强管理”。全国统计年鉴编辑出版工作要积极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5.
总的来说,这次统计年鉴工作会议开得是很成功的。在结束会议之前,我想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在年鉴的编辑和营销中参考。一、要深刻认识目前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新形势,把握好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大局1999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它既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也...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今年8、9月间,中国统计出版社在沈阳召开了统计年鉴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统计年鉴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成果,编纂和公开出版全国的和地区的统计年鉴,是我国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搞好统计改革,变封闭式统计为开放式统计的要求。通过公开出版统计年鉴,把大量统计信息资料提供给全社会,这对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辽宁、  相似文献   

7.
抓住好机遇树立高目标全面提高统计年鉴工作水平谢鸿光一、充分认识15年来统计年鉴编辑出版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1.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盛世修典,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新中国第一本统计年鉴是1982年出版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些成绩,同...  相似文献   

8.
共同努力全方位提高统计年鉴编辑出版质量苏福刚在过去的一年里,统计年鉴出版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出版政策和方针,以多出书、快出书和出好收为目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统计年鉴的系列化、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去年此时,新中国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公开出版,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重视和好评。经济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对我国统计史上这一件大事表示赞赏,庆幸有了一本全面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大家热切希望《中国统计年鉴》年年出版,并对如何改进其编辑出版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统计》2004,(5):7-8
感谢重庆市统计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场所。这次会议在美丽的山城召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重庆既是一座历史名城,又是一座非常年轻的直辖市,直辖以来还不到8年。这个地方曾经创造了当代中国人一直学习的红岩精神,所以它又是一座红色的城市,革命的城市。许多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他们的生命,至今感染着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两年来年鉴工作的经验,总结过去工作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谋划下一阶段年鉴编辑出版工作。这次会议也是统计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一、统计年鉴是统计部门服务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统计年鉴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1982年的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到现在,我们每年出版包括专业的、行业的、部门和地方统计年鉴近200种,统计年鉴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界都有过不少积极的评价,我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统计年鉴是我们统计部门的标志性出版物,是我们向社会展示9万多统计工作者辛勤工作成果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服务于社会的一个重要产品。第二,编辑统计年鉴是整个统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工作的角度说,统计年鉴是我们一年工作的总结和结晶;从读者角度讲,作为统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产品,研究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编纂《中国统计年鉴—1981》(按资料年份出版,从1983年开始,年份的标注按出版年份),此后作为资料性年刊每年编辑出版,到2011年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回望过去30年,《中国统计年鉴》作为政府统计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按年度收录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中国经济社会在这30年间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系统记录,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政府统计在这30年里发生的转型和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13.
1987年3月,国家统计局办公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统计资料书编辑出版实施办法》(草稿),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统计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的新措施,以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的进程近几年来,国家统计局及省、区、市统计局编辑出版的统计资料书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仅中国统计出版社从1982年到1986年就出版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20多种资料书。大量编辑出版、发行统计信息资料,已成为“开放式”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有的资料书已经向国外发行。但是也应看到,在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的进程中也出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提高质量面向世界翟立功我国统计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从1981年末首版发行到1995年,已公开发行了15版,目前已经形成了近100种系列书,并有了中英文对照版、电子版,还有各种图文并茂的年鉴。应当说统计年鉴的出版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  相似文献   

15.
“《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89》,是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30周年和向建国40周年大庆的献礼”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局长、《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编委会主任多杰欧珠对我们说,“张新泽主持编辑出版的这本《年鉴》,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与资料,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年的建设,已经把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西藏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西藏……更重要的是西藏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的统计资料书籍,这本《年鉴》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另外,也为决策部门从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统计年鉴》自1984年在原统计资料内部发行的基础上首次编辑出版以来,已走过了19年的历史进程。19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浙江统计年鉴》从形式到内容都经历了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以其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在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笔者结合近10余年编辑年鉴的实践和经验,就怎样编辑一本内容全面准确、体系科学、时代特色鲜明的统计年鉴谈几点浅见。一、内容全面、数据准确是编辑统计年鉴的基本要求统计年鉴作为信息的载体是以统计数据形式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的资料工具书,是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17.
现行各专业统计指标解释大都是1987年以前编写的,已不能适应当前统计改革和建设的需要.为了配合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运行,1992年3月12日国家统计局办公会议决定编辑出版《经济、社会、科技统计指标解释丛书》.这既是一项加强统计础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广人统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10月,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问世,这是新中国统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统计年鉴—1981》编入了当年和新中国成立后逐年或重要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这是建国以来统计部门首次以年鉴的形式向全社会发布统计数据。30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统计恢复、发展和壮大的步伐,《中国统  相似文献   

19.
一、进一步完普统计年鉴体系,形成统计年鉴网络系统 要使统计年鉴编纂工作走上正规化道路,首先,从系统上强化各级统计部门的统计年鉴编辑工作,尤其要完善地方统计年鉴系统,加强各级统计部门对编纂地方综合统计年鉴重要性的认识,有些地方因经费、财力、人力不足而放弃统计年鉴编纂工作,应当说是统计  相似文献   

20.
统计年鉴系列20多年出版历程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第一本《统计年鉴》是1982年出版的。这本年鉴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结晶。她的出版,使统计工作的面貌 ,统计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薛暮桥、许涤新等一些知名专家和国内外的反映是:《中国统计年鉴》的出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有信心的表现,是中国在世界上有信誉的表现。当时李成瑞局长要求中国统计出版社要对各省市年鉴的出版做好指导,推动年鉴事业的发展。之后,张塞、郑家亨同志也对《统计年鉴》的出版提出了一些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