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对中国来说可谓四喜临门。一喜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二喜是中国加入了WTO;三喜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杯;四喜为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这些喜事同在新世纪第一年发生,对中国在世界格局未来变化中的作用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些不仅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已明显增强为世界所瞩目,而且也说明世界已认同中国,中华民族正融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潮流之中。然而喜中有忧,中国资本市场却让6500万投资者经历了一场寒风刺骨的股市严冬。作为一名深爱中国股市并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尽心尽力的投资者来说…  相似文献   

2.
前后整整19年,一段不短的人生经历,全部献给了上海的家计调查事业,扪心自问:什么是家计调查留给我的深刻体验?1986年退休之后,工作忙碌的烦恼过去了,我更象一个兴趣盎然的孩子沉浸在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之中,买、汰、烧、吃、穿、用……饭后茶余依旧钟情于算算记记、记记算算,手捧着“家庭流水帐”,常有一种回到了当年家计调查时的感觉,挥之不去的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数字与帐册.这,也许就是前后19年家计调查留在我潜意识里的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3.
夹金山遐想     
夹金山,因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而永载史册。 我第一次翻越夹金山,是1997年5月和吴久灵、李莽等5人到川西北摄影采风。我们在宝兴县的硗碛乡拍了“红军三越夹金山纪念碑”后,便租了一辆通工越野车,由南向北上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上每日可以看到中央台与地方台(省、市、县)的天气预报,越是碰到恶劣天气,天气预报越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你想出门、航海、飞行、露天作业……都要去关心天气预报。人们能够很自然地接受各种好天气、坏天气的信息,不会因连逢坏天气而去怨恨气象台。预报偶尔失准,谁也不会去计较乃至追究气象台的责任。因为气象预报是一门科学,正因为科学的东西没有十全十美的,才会引发新的发明创造。由此,我想到了统计,统计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一门科学。统计部门与气象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调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后者调查研…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统计系统内,大凡搞过大型普查或对普查略知一二的人,对这样一个口号或称理念都是耳熟能详且深信不疑的,就是“普查利国利民”。当年搞人口普查,当然是“人口普查,利国利民”。如今开展经济普查,便是“经济普查,利国利民”。 为了使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强大的宣传攻势是必不可少的。报刊、杂志、电台、电视,街头、路边、广场、车站,确实卓有成效。今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还面向社会各界,广征宣传口号,并评出优秀者予以奖励。那些获奖作品,内容上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形式上工整对仗,朗朗上口。而在实际工作中,普查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数据:2012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而在四川,2010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10.67万,已占总人口的16.3%。 一个“老”字,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赞美的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干里”;遗憾的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期盼的有: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养、老有所倚、老有所学、老当益壮;有点负面的有:老于世故、老气横秋等等。  相似文献   

7.
南充地区溪口水泥厂,原是一个仅有500多职工,年产能力3.2万吨的小型立窑水泥厂.投产后的13年间,由于“先天不足”,只能维持简单的土法生产,最高年产量不到3万吨,而且产品质量低(平均标号在275号以下),成本高,除两年微利外,其余11  相似文献   

8.
4月的北京玉渊潭公园,是赏樱花的好去处.趁着清明节假期,我们一家四口去玉渊潭赏花踏春.一到公园首先看到门口的涨价告示:为加强公园樱花文化品牌建设,为市民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樱花节期间公园普通票10元/人次,半价票5元/人次.比平时的2元/人次和1元/人次分别上涨四倍.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公园作为非营利机构为何要涨价?又为什么能够涨价?增加的收入应该用作哪些方面?涨价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程浩 《中国统计》2002,(1):55-56
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有多少人从绿色军营来到统计天地?在生活的变化中,在工作角色的转换中,他们过得怎么样?这里写下了他们这个群落中的一员,愿这抹绿色能透视出这个群落更浓郁的青翠。  相似文献   

10.
老枣树     
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少有人来。近年来,村里的人们纷纷往外走,处处是倾颓的残垣,破旧的房屋,长满荒草的院落,似乎在静静地诉说那些喧嚣的过往。这棵老枣树就在我家老屋的门前,佝倭着腰,近乎匍匐地伏在地面上。每逢秋天,树上缀满了玲球般的小枣,然而今年的春天它却没能再次苏醒过来。也许...  相似文献   

11.
张洁 《四川统计》2012,(10):65-66
老成都的中秋并没有经见过,通过翻阅古籍记载,倒也不难描摹出这座古城中秋节时的景象。今日中秋时节的大多数庆祝活动,吃月饼、赏月等,老成都都有,而且有的庆祝活动比今天的更有兴致和韵味。 民间拜月 清末文人傅崇矩在其著作《成都通览》中记载了八月仲秋之时老成都的一些节日活动,“八月仲秋节,人们要买月饼、麻饼,以及核桃、柿子、石榴、板栗、梨子、佛手等果木,亲友问要送节礼,晚上要敬月光,小孩子要耍满天星,成都商家还要收账、开账。”文中的“敬月光”是指赏月、祭拜月亮,中秋祭月,早在周朝伊始就盛行,  相似文献   

12.
老成都的中秋并没有经见过,通过翻阅古籍记载,倒也不难描摹出这座古城中秋节时的景象。今日中秋时节的大多数庆祝活动,吃月饼、赏月等,老成都都有,而且有的庆祝活动比今天的更有兴致和韵味。 民间拜月 清末文人傅崇矩在其著作《成都通览》中记载了八月仲秋之时老成都的一些节日活动,“八月仲秋节,人们要买月饼、麻饼,以及核桃、柿子、石榴、板栗、梨子、佛手等果木,亲友问要送节礼,晚上要敬月光,小孩子要耍满天星,成都商家还要收账、开账。”文中的“敬月光”是指赏月、祭拜月亮,中秋祭月,早在周朝伊始就盛行,  相似文献   

13.
说老谈悟     
说老谈悟陈平据说,中国人口正在齿向老龄化。人的一生真不容易,从哇哇坠地到蹒跚学步,从风华少年到青春勃发,从中年不惑到老态龙钟,其间不知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几十年也罢、百年也罢,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古人云:...  相似文献   

14.
老来伴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知音是默契,知己是深交。生活中,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自然而然留在身边的,才是最真最美最好的。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对“老来伴”这种说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体会得越来越深。1995年医生诊断,老伴儿患有胆囊结石,需要住院治疗。那次老伴儿生病住院,让我打心眼里体会到“老来伴”的可贵和重要。老来伴不仅仅是彼此的相互陪伴,更是到了老年生病吋的相互照顾、相互体贴、相互搀扶。越到老年,越感到老伴儿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对长阳路1687号来说,是焕发新生的一年。这里前身是日商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1945年由中国纺织机械公司接收,生产丰田式织布机,1952年改为纺织机械厂后,曾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0年前后,纺织机械厂停产关闭,厂房被常年闲置。工业遗存,一直是杨浦的重要财富。老厂房如何改造?为它注入新动能、创造新生机,是杨浦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老来喜朗诵     
与朗诵结缘,纯属偶然。一天,到女儿家玩,见外孙在阳台上激情满怀地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待外孙吟诵完毕,我也扯着公鸭嗓子狮吼起来。还没等我喊上两句,外孙立马打出手势予以叫停,说:"外公,你这哪是朗诵呀,简直是瞎叫唤。"我有点儿不服气,自认为已投入感情,却意外遭到外孙的吐槽,心里甚是不服。  相似文献   

17.
还是因为搬家,把从书架深处翻出的<现代经济词典>重新浏览一遍,心中生出许多感触,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二.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记者正如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忙着工作,却忽然收到了一封信。作为一名杂志编辑,收到投稿信实属平常,可是这封信,却深深地打动了记者。信的主人,是达州市宣汉县原经协委的退休干部粟登鳌。这是一位古稀老人,他在信中告诉我们,他曾参加过三、四、五次人口普查工作,是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国家级先进个人,今年由于年事已高不能再参加,但心中仍然记挂着人口普查,就专门编写了6个人口普查宣传文娱节目(有歌词、三句半、歌曲等多种形式),并订成小宣传册,以供参考。记者看着眼前这本白色的小册子,虽然很薄,可是内容却很多,很多,它不仅仅是一个个的节目编排,更是一个普查人热切而厚重的心意。省统计局领导看到此信后,深为感动,特嘱本刊要刊登一二,以表对粟登鳌同志的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19.
郭秀贞,现年65岁,中共党员。退休后在小桥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担任会计工作,有30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本人是城北区年龄最大的一位经济普查员。2004年8月初,当我得知社区正在抽调经济普查员时,不顾年事已高和家人的反对,毛遂自荐担任了一名普查员。我当时想:“经济普查五年一次,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和政府有需要我的地方,就应该有我的身影”。针对社区大,市场经营户多,营业时间不同,收入不一致,工作难度大的特点,社区提出派人协助我搞好经济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统计》2010,(9):16-16
编者按: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记者正如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忙着工作,却忽然收到了一封信。作为一名杂志编辑,收到投稿信实属平常,可是这封信,却深深地打动了记者。信的主人,是达州市宣汉县原经协委的退休干部粟登鳌。这是一位古稀老人,他在信中告诉我们,他曾参加过三、四、五次人口普查工作,是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国家级先进个人,今年由于年事已高不能再参加,但心中仍然记挂着人口普查,就专门编写了6个人口普查宣传文娱节目(有歌词、三句半、歌曲等多种形式),并订成小宣传册,以供参考。记者看着眼前这本白色的小册子,虽然很薄,可是内容却很多,很多,它不仅仅是一个个的节目编排,更是一个普查人热切而厚重的心意。省统计局领导看到此信后,深为感动,特嘱本刊要刊登一二,以表对粟登鳌同志的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