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连休的著作《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多视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历史渊源、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结构形态、人物形象、故事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全面严谨,并大胆冲破理论禁区,在许多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开创性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搜集、整理出版青海蒙古族民间故事、传说和其它种类的民间文学艺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诸如才布喜格、莎仁格尔勒的《青海蒙古族民间故事集》(198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乌云毕力格、跃进等人的《海西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海西州卷)、《海西民间谚语》(同上)、《海西民间歌谣》(同上),齐·布仁巴雅尔,却苏荣、图格等人的《德德蒙古民间文学精华集》(内部资料)等,共发表故事传说290篇,其中只有几个故事是重复的。当然,这些故事也只是青海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一部分。据乌云毕力格同志说,《海西民间故事集》中的145则故事是从已经搜集到的500多则故事中挑选出来的。可见,海西蒙古族民间故事之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进国际民间文艺的学术交流,加强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民间文学论壇》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介绍了日本学者铃木健之先生的题为《“机智人物故事”笔记——试论其欺骗性》(赖育芳译,以下简称《笔记》)的文章,并在同期发表了了祁连休先生的《试评“骗子”说》一文,就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是否是骗子及其它有关问题展开了极为有益的学术争论,笔者愿同大家一起讨论。本文拟通过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阿克顿巴的故事》的主人翁及其哄骗行为的介绍和分析,谈谈对《骗子》说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期待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4.
师大新书架     
《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简介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俞樟华教授等撰写的《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一书,于2008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部关于《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方面的专著。一部《史记》,记录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有一百多人。这些个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是一篇寓言故事。在蒙古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还有几种手抄本。《两匹骏马》的篇幅很短,但由于它反映的内容与表现的方法不同,在研究它的思想性上产生了许多纠葛,引起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众说纷纭,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我虽然知识浅簿,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与学术界的同志一起商讨。一、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时间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创作,分别收入《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故事新编》收集的八篇小说,都是历史题材,而且都是第三人称手法,短篇中没有涉及到“我”这个人物,兹不议。《呐喊》里有小说十四篇,《彷徨》里有短篇小说十一篇。在这总共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在作品里有“我”这个人物。这十一篇小说是:《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是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的文学形式。本文论述了哈萨克族爱憎分明的叙事诗《阔孜阔尔怕什与巴彦苏鲁》与名著《罗密欧与珠丽叶》一文之间的共同之处。通过对比来进一步认识和分析这两部在相同的封建体制、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中诞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的机智人物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智人物故事是民间故事中的特殊类型,是以一个机智人物为中心所形成的系列故事,有着不同于一般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的审美特征。土家族机智人物故事有着流传空间相对稳定,主人公因地而异的特点,体现着平衡心理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贱三爷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它是渊源久远机智人物故事在近现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只有把贱三爷故事置于旧时代衣民进城的特殊背景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独特风采与价值,《贱三爷故事集》创造了一种具有汉味的口头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0.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又名《成语考》、《故事寻源》等,明程登吉编著(一说由明景泰进士邱濬纂辑)。后世通行本,则是清代邹圣脉增补、注释的《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民国后为增加“新知”,又有费有容的续增本、叶浦荪的再增本和谢悔林等的绘图校点本等多种版本。此书排行面世后,即在蒙学中广为流传,凤靡全国。有清一代,该书是蒙学前期教育的主要教材,几乎成了一本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11.
阿维斯汗·努尔霍加是从事小说创作的哈萨克族女作家之一,以写生活、反映人生见长。其短篇小说集《遥远的地平线》中的作品多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入手,通过一个个纯朴善良的普通人形象的塑造,发掘了生活中的美,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蚂蚁和犀牛     
小朋友,你们一定读过不少寓言吧?比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多采用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一定的寓意。还有一些寓言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是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显示一定的道理的,国外的寓言作品多以这种方式出现,像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就是典型的代表,里面的寓言故事几乎都是动物故事。中国现当代寓言作家向西方寓言作品学习,也写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物寓言故事,今天特别选出几篇让小朋友欣赏。——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3.
现在国内外研究中亚草原历史和突厥史的人一般都把唐代突骑施汗国列入西突厥内,这是不符于历史的。因为突骑施是哈萨克族的部落,它所建立的汗国,是哈萨克族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的汗国,统一了自阿尔泰山直至里海伏尔加河地区的广大哈萨克草原。何以知道突骑施部是哈萨克族呢?据《新唐书·西突厥传》称:唐太宗贞观六年(632  相似文献   

14.
婚嫁仪式歌是哈萨克族习俗歌的主要种类之一,纵观整个婚嫁仪式,从"沙仁"、"加尔——加尔"、"森斯玛"、"阔尔斯"、"阔什塔斯"到"别塔夏尔",可以看出它是用歌唱串联起来的一部完整的"组歌"。本文以女性作为切入视角,从女性经历的"分离"、"通过"、"再进入"三个仪式出发,来探究哈萨克族女性婚恋观、家庭观,进一步揭示其体现的女性民俗文化价值,即:标记功能、文化符号、交流教育媒介。  相似文献   

15.
西晋葛洪的《神仙传》一书,上承《列仙传》,以形象化的故事形式宣扬道教思想,故事篇幅较长,内容完整丰富,注重人物刻画,文笔细致详切,文学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叙事作品的文学性方面有着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湖北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流传的机智人物邪八抬的故事,是集全乡机智人物故事为一体"箭垛式"人物的系列故事,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通过文化特性和社会影响两方面的分析,对如何全面了解卸甲坪土家族的精神生活有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林冲是《水浒》中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人物主一。几百年来,他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人物形象,其所以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当然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所反映的主题有重大关系,但也与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分不开。《水浒》吸取了我国古典小说故事性强的传统,并把叙述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密切结合起来,使故事情节成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而读了《水浒》我们不光是想起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豹子头”林冲就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其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性格,正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丰满起来的。本文就是针对作者如何通过情节来刻画林冲的性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品尝家》(TheSampler)是美国作家I.V.莫里斯写的一篇胜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莫里斯是芝加哥人。他曾在密尔顿研究院、哈佛大学和海德伯格大学就读。毕业后在纽约担任过报纸和出版社编辑。一九三四年以后成为自由作家。著有《自由大街》、《纸墙》、《芝加哥故事》和《通往西班牙之路》等长篇小路。他曾有五篇小说被评为美国最佳短篇。《品尝家》写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在一家布丁店品尝布丁时不肯接受年轻人“我”的施舍但自感受辱而消声匿迹的故事。这个短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也不多,但读来使人觉得有声、有色、有神、有味,尤…  相似文献   

19.
回族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是回族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有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女性机智人物的故事、智断官司的故事等类型。用类型分析法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可概知回族民间故事的叙述方式,并有助于理解回族人的智慧审美。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的机智人物向远耀及其故事在清江流域流传十分广泛。向远耀故事并非具有单一的审美倾向性,而是拥有双重风貌和叙事艺术的多样性。在田野考察基础上提出了讲述入围绕故事母题和核心情节建构机智人物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