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探索》2012,(7):2+189
张晓松张晓松,女,1952年出生,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族思想文化和民族政治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云南省"行政管理"重点学科、省校合作"公共管  相似文献   

2.
《学术探索》2013,(2):4+157-F0002,F0003
马丽娟 马丽娟,1963年6月出生,云南大理人,回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现为昭通学院院长,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云南回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女高级知识分子协会副会长,云南省第九届政协委员。主要从事民族经济、民族教育、回族研究。以《多型论:民族经济在云南》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似文献   

3.
正谢本书谢本书,1936年生,男,汉族,四川邛崃人,著名历史研究者,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曾任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云南省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对西南和云南近代史、辛亥革命及护国运动具有独特  相似文献   

4.
《学术探索》2014,(8):F0002-F0002,F0003
谢本书,1936年生,男,汉族,四川邛崃人,著名历史研究者,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曾任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云南省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对西南和云南近代史、辛亥革命及护国运动具有独特且全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蔡锷传》、《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相似文献   

5.
《学术探索》2012,(4):F0002-F0002,F0003
李闲文 李闲文,云南永德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76-1991年就职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曾分别担任哲学所、社会学所副所长。1991年至2010年就职于云南民族大学,曾任科研处处长、图书馆馆长、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专攻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和哲学,主攻纳两族缘形文字、东巴教和东巴文化。多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荣誉。以《东巴文化与纳西哲学》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似文献   

6.
《学术探索》2012,(2):4+189
王清华王清华,男,1955年生于河北省景县。1979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学习云南民族历史,1983年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至今,现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2000年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以《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梯田,是云南山地民族--哈尼族在哀牢山区创造的自然生态奇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景,是建立在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特定的、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哈尼族梯田文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本书正是以梯田的形成原因、农耕样式,雄  相似文献   

7.
《学术探索》2012,(8):1+189-F0002,F0003
周智生周智生,1973年生,云南丽江人,纳西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霍英东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西南边疆民族发展史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曾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8.
《学术探索》2014,(1):F0002-F0002,F0003
正蒋志龙蒋志龙,男,1966年1月出生,四川安岳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现为云南省文物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国际印度——太平洋史前学会会员,国际东亚考古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云南与东南亚青铜时代考古的研究,尤其是石寨山文化的研究和云南青铜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动因的研究。以《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似文献   

9.
正樊勇樊勇,男,1963年生,山东青岛人,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云南哲学学会、云南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唯物史观与现时代、技术哲学、工程伦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贫富论》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似文献   

10.
《学术探索》2012,(3):191+189
申旭申旭,1958年出生,河南郑州人,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6年起就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长期致力于东南亚历史、云南跨境民族及对外关系史研究,其著作分获中国图书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以《老挝史》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  相似文献   

11.
《学术探索》2013,(7):F0002-F0002,F0003
张瑞才张瑞才,男,1963年出生,云南马龙人,研究员。现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多年来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政治学、行政学等理论及应用研究。以《邓小平社会发展论》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似文献   

12.
《学术探索》2012,(1):1-F0002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省财政厅、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云南大学等单位组织编辑出版的大型哲学社会科学系列丛书——《云南文库》。文库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由《云南  相似文献   

13.
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各种各样的有关云南的信息内容,形成了媒介中的云南形象。媒介中的云南形象经历了从浪漫时期、现实时期到品牌时期的发展。媒介传播者自身云南意识的形成,体现出云南形象已进入品牌策划阶段。  相似文献   

14.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云南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5月30日在昆明召开。与会专家学者60余人。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圣达、任佳、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张乔贵、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靳昆萍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最后,贺圣达副院长作了会议小结。研讨会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委党校、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所涉及到的问题,作了深入和有特色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26-29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21所高校的民族理论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共一百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狄方耀教授主持.西藏民族学院副院长池万兴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分别致欢迎词及开幕词.  相似文献   

16.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文化产业起步较早,但全省大中城市较少,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蹊径,探索城乡一体化区域性发展的“云南模式”。文化体制改革使“云南模式”的探索成为现实,而科学发展观正推动云南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学术探索》2013,(8):F0002-F0002,F0003
罗明东罗明东,男,1962年出生,云南华坪人,昆明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学,《昆明学院学报》主编,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地理学、区域教育学和教师教育学。以《教育地理学》  相似文献   

18.
重新发现历史,重写历史有其必然性。近代云南历史研究发现了众多的亮点,有必要重写云南近代历史。例如,云南陆军讲武堂铸造了黄埔精神,辛亥云南起义在全国创造了三个冠军,护国战争应属于民主革命主流的组成部分等。当然,重写历史,应当以尊重历史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与云南山水风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昕翔 《学术探索》2004,(3):110-114
郭沫若生前曾与云南山水有着不解情缘。他曾在出国归来停留云南之机,几次游览云南山水,留下诸多歌咏云南山水风物的烩炙人口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云南山水的无限热恋和由山水激发的壮志豪情。诗人的游历足迹,为云南山水增辉;诗人对云南山水的热情描绘歌赞,丰富了云南山水的艺术形象,使云南山水之美更加丰富多姿,光彩动人。  相似文献   

20.
论云南饮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饮食文化渊源久远,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中国区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云南饮食文化又有发育程度较低,缺乏成熟内核与统一风格等弱点。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发展、民族构成与现实影响是左右云南饮食文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云南饮食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影响云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因素、云南饮食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历史时期云南地区与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