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产品按照其不同的消费方式 ,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大类。过去2 0年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私人产品展开 ,并且基本上为之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当前 ,公共产品领域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倍受人们关注的电信、电力、自来水、铁路运输等垄断行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品范畴。因此 ,分析界定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消费需求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整体需求,另一种是社会某些成员的个体需求。社会也因此产生三类部门,即以满足社会整体需求为主的公共部门和以满足个体需求为主的私人部门,以及既为社会整体需求服务又为个体需求服务的准公共部门。公共支出预算...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最大量建设的居住建筑中,建筑本身的软硬件条件是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居住在其中的人们交流交往等精神需求,也是应当引起关注的焦点.居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住宅是人类居住其中的具有一定容积而又相对封闭的客观实体。从物质形态观察,住宅不是纯粹的自然空间,而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对自然空间进行再创造而生成的人工空间,从价值形态观察,住宅是建筑行为的产物,它物化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是人类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住宅作为一种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品,与其它消费品相比,除了具有由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固定性、耐久性、多功能性、价值的外露性等特性。 居住者对住宅的使用就是住房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吃、穿、住、用、行等几种基本方式,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住房制度的非商品化,造成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住房消费问题成为整个消费中最难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鲁南城市带住宅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住宅品质走高,密度走低。低密度住宅是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求之后,出现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和产品形态类型。鲁南城市带低密度住宅建设:要合理规划选址;注重城市功能配套;建设良好的交通体系;加强社会服务与就业安排;提高低密度住宅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形式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诸多新特点,公共文化空间的出现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它是一种集文化与社会交往于一体的文化产品。它的种类众多,不仅涉及到公共性的,还有商业性的。然而,公共文化空间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为打破这种发展困局,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我们需要从建构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主体出发看待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量度消费     
一、消费理论和规律 消费与生产直接相关,生产为了消费,而消费又刺激生产。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满足人们相应的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消费支出总是占绝大部分。社会经济效益高低,要看人们劳务支出水平,发展需求和合理享受需求是否达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消费水平是根据经济条件,也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环境、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政府当期财政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设施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公共融资创新."私人生产、政府付费或补贴、公众消费"模式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吸引私人投资的一种较好模式.在上述模式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府付费或补贴的资产证券化(ABS)创新方式,阐述了该方式的运用范围、基本结构和运作流程,并分析了该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运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公共产品就是通过制度安排由大家消费的由一定组织或个人共同提供的产品,它与产品本身的属性无关.随着富裕而来的是更看重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随着丰裕社会的即将到来,我国社区居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呈现不断叠加的态势,但现实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及生产模式却不能适应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不断增长,根据社区公共产品的特性,构建政府、非营利组织、商业组织多中心的有效协同的供给组合及生产上的市场化选择,对于社区公共产品的最优解决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管治视野下的我国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功能性结构就是是由国家、市场、第三部门组成的供给结构与由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半公共产品组成的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性关系。管治视野下的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应是 :有限政府生产有限公共产品 ;无为而治的市场生产全部私人产品和部分公共产品 ;强大的第三部门提供全部半公共产品和部分公共产品。按照这一要求 ,完善我国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应合理划分政府系统内部的功能和边界 ,建立部分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体系 ,培育第三部门 ,保证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半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益物品和私益物品。这两种物品的供给是互为条件的,只有均衡提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分重视私益物品的生产而忽视公益物品的供给,不仅妨碍私益物品的生产,也将影响社会公正和社会团结。促进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均衡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产品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GDP口径核算公共服务的价值的方法存在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公共产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表现为私人部门的利益。人均产量除以财政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的商是对公共产品价值量的衡量。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共产品的价值大幅度上升。世界各国的公共产品价值有很大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的竞争的实质是公共产品价值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陈征 《东南学术》2004,(5):68-72
本文对技术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以及创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代际公平与代际公共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公平问题的研究,除了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会对后代造成的影响之外,还包括探讨为了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所投资生产的代际公共产品对未来代人的作用。本文从时间的纬度拓展了对传统的公共品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代际公共品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政策含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概念出发,以本本上有或没有为依据,千方百计用本本去相实践,而不论本本所言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抑或是对本本是不是真正吃透、真正弄懂。另一种是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同时,坚持勇于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前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给予符合实际的科学回答,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在这一点上也毫不含糊。在当前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时候,我们读到叶厚荣同志十多年前所写的一篇论文。文章坚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力图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阐释新情况新问题,今天读起来,仍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刊登以上读者,相信大家会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对于淫秽物品的认定,虽然我国现行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有着明文规定,但对于如何认定淫秽物品,在刑法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这也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淫秽物品的认定不同。本文通过对淫秽物品的载体范围、淫秽物品“淫秽性”的判断标准、淫秽性与科学性、艺术性并存时淫秽物品的判断等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应该如何认定淫秽物品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公共物品的公共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谦 《兰州学刊》2009,(9):41-46
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价值做适当的定位,对当今我国的公共物品供给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性是一个指向范围较广,同时也应该是具有特定价值色彩的概念。在公共物品供给的情境下,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应该具有双重维度。首先从公共物品的概念生成和公共物品问题的产生来看,正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价值就应该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公共性所具有的伦理特征又要求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果体现出公平正义的价值主张。由此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就形成了一个二维的、情景化的表述和定义。  相似文献   

18.
李建平  黄志刚 《东南学术》2008,1(1):111-116
在任何有商品生产的社会里,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但随着有商品生产的社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基本形态发生变化,商品的外在属性或表现形式可能带有时代的印记.从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这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商品的价值,会得到商品价值的不同数学表达式.商品价值新的表达式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它能科学地证明商品有时空概念,服务劳动也能直接创造价值,同时它也是"商品价值论"的有力批判工具.  相似文献   

19.
林洁 《学术探索》2014,(2):57-61
充足的公共物品供给在经济建设中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共物品的性质及其供给模式,运用博弈论对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效率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应该构建多元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推进服务型政府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边界,减少公共物品供给中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20.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为政府供给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但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服务差的局限。多元主体供给公共物品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可行的选择是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在保证公共物品“公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和第三部门的功能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