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试图通过厘清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来探讨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结合的可能方式。知识与道德代表人类生活中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人们对道德的关怀方式也有认知的和实践的两种,二者遵循不同的逻辑,可以各自独立发展;尽管知识与道德的结合可以是一个理论课题,但是它们之间的真正碰撞和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生。正像我们不能指责研究知识论就犯了“重知识、轻道德”的错误一样,也不能指责儒学作为一种道德传统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不少现代学者(特别是新儒家学者)之所以从“形上学”、“存有论”等角度来寻求传统儒学与知识之间的结合,乃是因为他们没有厘清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误认为传统儒学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而没有把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的现代结合,当做一个现代人在面对知识世界的时候如何确保或重建自身价值的修身功夫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2.
蒋国保 《齐鲁学刊》2005,1(2):16-23
现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对儒学现代处境的评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已摆脱了其前辈之悲 观情绪的影响,变得乐观起来,以至于认为儒学似已走出现代困境,由"一阳来复"开始走向全面复兴。而他们之所 以乐观地评估儒学的现代处境,与他们认识上的三个迷失--错将所谓儒学研究热当作儒学复兴热、错将儒学复 兴希望主要寄托在所谓儒学见证人身上、错将普通民众基本的道德认同视为民间儒学的普遍存在--有密切的关 系。具体分析这三个认识的迷失之所在,有利于揭示使儒学走出现代困境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儒家重镇牟宗三与唐君毅同宗"心性"儒学以研究荀子。他们在肯认荀子思想的儒家立场、梳理荀子"天生人成"的思想建构理路及论述荀子思想的客观性特点方面有相同之处,亦在解读荀子"天生人成"理路的具体涵义、阐释荀子的"心性"概念以及评价荀子思想方面有不小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同的解读立场与不同的解读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儒学与后现代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辰山 《学术界》2006,(1):28-33
在当代中国,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是并存的三大思想体系,他们既有矛盾斗争又有互相融合。儒家思想要复兴,就要认识到这三个思想体系的深层内涵,调整与其他思想体系的态度,摆脱自身的不恰当的否定,恢复和重建中国的主体思想系统,形成和谐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三先生,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遭际的不同,也由于他们对于西方哲学与文化了解和认识的不同,特别是他们的心性及致思趋向的不同,还由于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了解的不同,致使他们在建构哲学体系上表现出重大的差异,而且在探索中国走向自由民主之路时所提出的政治思想或理想也大为不同。具体说,梁先生提出的"乡村建设"和"民主建国"等思想,熊先生提出的"中国一人,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和世界文化国的设想,冯先生提出的"工业化"和"都市化"的思想,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过,他们也有共同的政治思想取向,即以"民本"承受"民主"、高扬"道德理性"、破"私(德)"而立"公(德)"、以哲学或道德代宗教、中国文化救世界等。他们政治思想中所表现出的这些共同特点,是具有保守主义特征的现代新儒家在探索"中国走向自由民主之路"时,力主"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返本开新"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金元之际,彰德是北方传统儒学发展的中心,也是理学北渐的主要传播区域。浓厚的儒风影响了这一区域内的杂剧作家的创作,在价值观念多元、创作风格各异的特殊时期,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当代儒学的五种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代中国儒学史上,内容不同、特点各异的开展儒学的形态已然形成,主要包括:宗教儒学、政治儒学、哲学儒学、伦理儒学、生活儒学。这五种儒学形态的形成,不仅有其深厚的理论意蕴,更有其深刻的实践意蕴。它们既是对中国现代性价值资源的探寻,也是对儒家思想的自觉性调适,因而其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儒学普遍主义的追求,而是一种在思想逻辑与历史逻辑张力之间对儒学的创新、对生命的安顿、对民族的铸魂之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困境与迷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是寻求儒学的现代化。但他们在推行儒学现代化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困境,难以消解现代民众在情感上排斥儒学。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们理应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以培养现代民众对儒学的特殊情感。可从20世纪后半叶现代新儒家复兴儒学的价值取向(不是力求儒家精神的世俗化,而是力求儒家精神的超世俗化)来看,他们并不认为培养现代民众认同儒学的特殊情感对儒学的长足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他们之所以不重视培养现代民众认同儒学的特殊情感,是因为他们在认识上陷入了三个迷失,即认为:1、 现代民众冷漠儒学,恰好证明儒学在现代社会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 现代民众因其生存困境而必然认同儒学;3、 只要知识分子认同了儒学,通过他们的影响,现代普通民众终究会认同儒学。  相似文献   

9.
张俊波 《船山学刊》2010,(1):216-218
儒学的本质是以“仁”为宗旨的思想,根本精神就是仁。凡是违反儒学的本质思想,违背以“仁”为价值导向,以人与人自身和谐发展的,一切反人性的道德畸形、人性变态和社会腐化等等都是儒学的异化。日本武士道正是这神异化的形态之一,并袁现出三神形式。  相似文献   

10.
贺麟与唐君毅都是四川人,他们的新儒学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从1938年的神交,到1945年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面对面交流,结下了友谊。因此,比较他们哲学思想是很有意义的。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之间不可分离;在方法论方面,他们的指导思想都与黑格尔有关,但是,贺麟用的是新黑格尔哲学,唐君毅用的是精神现象学。他们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有不同看法。他们都很重视船山学,同时也利用程朱陆王,唐君毅还发挥了佛学的"当下即是"。  相似文献   

11.
中、朝(韩)、日儒学思想理论特色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诸多学术思潮、流派和思想大家,并逐渐演变成学说纷呈、百家争鸣的庞杂而又宏富的思想脉系,自古至今,影响所及,流播海外,从东亚走向西欧,已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学问”。特别是中国儒学对朝(韩)、日等东亚国家的影响尤巨,并在与这些国家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生根、生长、发展,已深深地融入其传统思想文化与民族心理之中,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儒学,故而人们将中、朝(韩)、日等东亚国家称之为“儒教文化圈”。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朝(韩)、日儒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来梳理和阐发儒学在朝(韩)、日两国的发展演变和思想理论特色,进一步揭示和彰显儒学作为“世界性的学问”,在高扬“亚洲价值观”以及“东亚意识”或“东亚价值”中的所充当的特殊理念的人文价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冯梦龙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优秀的通俗小说编撰者。他编写的“三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三言”中作者的主要儒学思想进行考察,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分析孔子、曾子、孟子三人的器质和主要思想(“仁”、“孝”和“内省”的修身方法),认为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肯定曾子是孔孟之间的主要承传者,这亦说明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宋志明 《文史哲》2001,1(3):26-31
批孔与释孔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批孔是中国现代哲学的生长点 ,开启了中国哲学的新局面。由于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家、实证哲学等三大思潮的释孔方式不同 ,形成不同的儒学观。但是 ,努力发掘儒学的合理内核 ,促使它实行现代转换 ,是中国现代学人的共同方向。在新的世纪 ,三大思潮互动的局面仍然会保持下去 ,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重新解释孔家思想 ,将会有更深层次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作为汉家思想旗帜的董仲舒新儒学体系,对墨家学说进行过吸收融摄和借鉴发挥,主要表现在天道观、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厘清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墨家思想的内在关联,对于我们理解秦汉以后墨学思想演变发展的脉络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明治时代的"道德运动"中,"儒学道德"由明治时代开始时的被冷落、被排斥到"儒学道德"的复活;又从"儒学道德"的复活到"儒学道德"的被改造利用,直至明治政府颁布以"儒学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针及国民道德方针,"儒学道德"在与"西方道德"的较量过程中显示出优势,甚至达到了至上的地位.明治时代后期日本对"儒学道德"思想歪曲恶用,二战后日本对"儒学道德"的利用又恢复到常态.在日本明治时代的"道德运动"中,无论是排斥、否定"儒学道德",或者崇尚"儒学道德",或者恶用"儒学道德",都无法将日本的道德思想与"儒学道德"剥离,"儒学道德"一直与明治时期的"道德运动"密切关联.纵观明治时代日本的"道德运动","儒学道德"是日本明治时代"道德运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儒学是以"仁礼合一"为基本架构的思想学说。儒学由"仁"而"礼"是从自我人格修养向家庭、社会、国家、自然乃至宇宙天道扩展的过程,这种逐层展开,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奠定了儒家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基调。儒家"仁礼合一"的人文传统正是以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依托的重要文化资源。只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实现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儒学势必会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功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生活,是韩非与马基雅维里的共同特点。在他们的政治哲学中,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君主是否具有做恶的艺术出品德的优劣更为重要。韩非与马基雅维里对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