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下乡将农民组织起来,整合到政治体系中,成为政权的支持力量,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巩固和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党号召和派遣先进分子深入乡村开展农民运动,将贫苦农民吸收到党组织中,使之成为党在乡村的组织者,实现了乡村权力党的转变,奠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权威的价值判断,也是政党权威确立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政党现代化和政党权威转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多重挑战的同时必须要寻求新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以重建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党文化既是一种政治亚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包含有意识形态要素,制度规范要素,标识性要素.它们构成一个系统的亚文化,具有整合组织资源、薰陶党员素质、获取政治合法性、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解放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体现了上层的国家主张和下层农民实践的相互博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通过划乡建政、民主建政及土地改革运动构建了乡村基层政权,是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起点;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参与合作化和集体化由最初的自愿被不断强化的社会动员和强制所取代,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建构也发生了由村民作主向政党代民作主的转向;“大跃进”中催生的人民公社标志着高度集中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总之,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一步步地将外在于政治的广大农民整合到国家政权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对乡村社会真正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重要特征.自成立以 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就强调提高基层组织覆盖面,以此增强在农村地区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到底”,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从乡、村层面逐渐延伸到最为基层的 自然村,与农民群体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到边”,使得基层党组织能 够覆盖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强化在农村地区的治理功能.以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的基 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巩固了执政基础、提高了治理能力.围绕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心、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提高在农村地区的组织覆盖,成为中国共产 党百年历程中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表明,政党制度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存在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于拥有强大执政党及和谐稳定的政党关系,并且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从而对于保持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政党制度,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政治整合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整合功能是政党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是在同国民党的政治整合斗争中发展起来并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整合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有很强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党的政治动员激发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并通过建立乡村政权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阶级成分、革命道德和对党的忠诚为标准录用的农民干部成为党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一旦他们的作风偏离了党的政治理念,党就直接通过垂直深入乡村的权力机关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以达到干部整改的目的,由此形成了政党下乡过程中乡村政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政治整合功能是政党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是在同国民党的政治整合斗争中发展起来并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整合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有很强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关系为基础,论证了社会整合对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增强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成利益整合;通过“思想上建党”和发展工人阶级构成理论,扩大其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完成政治整合;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引导社会,鼓舞人心,完成文化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1.
建国60年来党对社会整合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整合社会的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问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整合模式实现了由行政整合向利益整合的转变;由组织整合向政治整合的转变;由一元整合向多元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对建国后政党治理实践的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中政党功能呈现出从总体性动员到嵌合式引领的调适。在一体化的总体性支配阶段,政党通过组织整合和政治动员对基层社会进行总体性整合,呈现出“机械整合”的特点。改革以后,面对分化社会的碎片化治理难题,政党以培育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开展嵌合式引领,借助政治统合机制进行适应性的整合性治理,形成了基层治理创新的政党方案。整体来看,党的基层治理逻辑经历了由碎片化治理向统合型治理、由政治动员向协商引领的逻辑转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治传媒化的发展和传媒社会的到来,政党权威日渐受到传媒的深刻影响.为了维护执政合法性,各政党尤其是在政党政治体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会利用政党权威对传媒政治的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控.在传媒社会中,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建设,必须发挥传媒积极功能,使之成为倾听社会民意的中介;坚持尊重传媒发展规律与对传媒监管的统一,提高传媒运用能力、创新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凝聚力是党的生命力的象征,是党能够担负起革命和建设领导的内在政治优势.它不是党与生俱来的,而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无疑对党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凝聚成一个坚强而团结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5.
政党原非族际政治的产物,而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但是,在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政党必然与此相联系,并因而具有民族属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党必然地要在族际政治整合中发挥作用,成为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重要角色.当然,在不同的多民族国家,以及多民族国家不同性质和不同地位的政党,政党的族际政治整合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会形成不同形式和不同作用的政党族际政治整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多民族国家政党的族际政治整合价值将进一步彰显,政党族际政治整合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和实践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建党到列宁的组织建党、毛泽东的思想建党、邓小平的制度建党,再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建党,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和实践轨迹.  相似文献   

17.
政党文化是指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全体党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政党意识和观念。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政党文化系统。社会转型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宏观生态。社会转型往往会出现认同、信仰、整合等危机。因此,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合乎逻辑的选择是大力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价值蕴涵与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政党文明建设不仅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且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保证,更是巩固执政党自身地位与强化其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政党文明建设在宏观与微观、社会与自身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政治整合功能的最大特点是维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促进整个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处于执政地位并推动社会力量整合的领导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重视发挥党的政治整合功能,逐步提高对社会各阶层利益要求的吸收、整合、融合的能力,有效地化解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社会矛盾。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中国政党权威的强化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一方面还需要顺应权威转型的趋势,在积极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自身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