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西方政党思潮也伴随着西方政治学说一起传入中国。自清末新政开始,现代政党萌芽就已经出现,及至帝制崩溃,民国初成,西方各种关于民主共和的学说纷纷涌入中国,形成一股股蔚为可观的风潮。其中政党政治作为西方国家现代政治的根基,给民国初年国内政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民国初年政党政治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在我国行不通的原因,从而理性的把握我国政党政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产生于近代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同样源于西方,对中国社会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联邦制和单一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清末民初,伴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来,联邦制思潮传入中国,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和政治发展,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急剧变化的政治风云,以及较为复杂的阶级关系的影响,联邦制思潮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局限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政党与政党政治论”是以宋教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议会政治体系,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长期以来,人们在评价宋教仁的“政党与政党政治论”时,往往是以简单的否定代替具体的分析,过多的指摘取代科学的批评。应该看到,对于处在20世纪初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来说,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未出世以前,“政党与政党政治论”毕竟是一种先进的思想,特殊的政治形势曾赋予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时成为影响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宋教仁为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而捐躯,但他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应因此而被湮灭。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使日本资产阶级政党具有六大特点。通过奋斗,日本资产阶级政党所建立的政党内阁实际上是天皇制内阁,议会制内阁只是一种形式,政党政治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是天皇制下的畸形政党政治,但日本资产阶级政党毕竟已走出了政党政治的第一步,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社会政治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思想家、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他早年以“翰林革命”而闻名。他的一生是参加民族民主革命的一生。蔡元培的社会政治思想比较庞杂。他既受到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封建政治思想影响,又受到清儒黄宗羲、戴震和俞理初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思想影响,同时又受到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以及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在强烈的爱国主义基础上生发的民主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挽救民族危亡、改变国家政治状况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风起云涌,史学革命应运而生.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学子积极译介域外新知,域外史学的大量成果及信息源源不断地被输入中国,形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引进国外史学的新高潮.西方史学思潮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社会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和思路,为新史学倡导者批判封建旧史学、创立近代新史学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效法的模式,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确立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堪称中外史学交流史上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8.
“春秋公羊学”是中国儒学尤其是今文经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是一种产生于先秦、影响至近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它侧重于微言大义的阐发,强调经世致用,从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大一统理论逐渐演变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影响至深,在中国政治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在中国政治史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就是政党政治、议会斗争的出现和活跃.民初的政党政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其兴衰的历程及自身的特点.这种状况的出现,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并与辛亥革命引起的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民初政党政团分分合合的结果,形成了四大政党,其中国民党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中国,政党政治却被严重地异化了.资产阶级欲以政党政治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证其自身利益的实现,但结果却走向了反面:资产阶级没有得到政权,其政治利益也受到了严重侵害,又将资产阶级自身的弊病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对中国清末地方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自治,是欧美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而提出来的.地方自治思想一经传到中国,就成了近代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论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股地方自治思潮.地方自治思潮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也是进步、民主思想潮流之一.地方自治改革,是清末社会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清王朝"预备立宪"中的地方自治,是在中国近代民主潮流高涨中出现的.其出现固然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戌戊以来中国民主思想潮流的涌动及民主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折射.而日本对清末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践,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近代中国的戒缠足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战争后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输入 ,戒缠足思潮萌发了。它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 ,至辛亥革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缠足思潮不仅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 ,但该思潮又在某些方面也有其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辛亥与启蒙     
正象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前有它的思想启蒙运动一样,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夜也出现了它的理论启蒙。从1900到1911年这十余年间,中国思想理论界掀起一股狂风骤雨,轩然大波,形成了以孙中山、章太炎、严复、梁启超、李石曾、柳亚子等为主力,一大批无名小卒追随其后的庞大思想启蒙阵容。他们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思想、哲学观点和政治学说,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重新反省国民性及传统文化。其上承戊戌思潮,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仅就辛亥启蒙思潮作一探讨,从而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也有它的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是中华文明的走向;是政党政治文明的标志,是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经验总结;是我党政治合法性的必然选择。在当今中国,应对依法执政各种挑战的关键,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出现的全面、激烈、持久的刑法学派之争,推动了西方各国刑法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开始传入我国,成为晚清以至民国时期刑事立法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基础,也推动了我国刑法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在彻底否定旧法的同时,对西方历史上的刑法学理论也全盘予以否定,从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对中国刑法的直接影响被切断。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刑法学说再次传入中国,并全面冲击和推动着中国当代刑法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充分借鉴、吸收了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的合理内核。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西方刑法思潮对我国当代刑法及刑法学将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严复(1853—1921年)是我国近代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较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和哲学理论,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殖民者对华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辅助手段,在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客观上,对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机体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又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自从中国与西方接触以来,无论在政治与经济、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几乎在各个重要领域和地区都有买办的活动.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买办最先投资近代新式企业.买办对传统工商行会的改造、使广大农村融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以及他们对封建官员的影响,促使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各阶层明显地资产阶级化.在瓦解中国古老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买办的作用从沿海城市直至穷乡僻壤,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和大同社会理念进行了初步评介.指出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融中国传统哲学变化日新的观念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想为一体,具有变法图强、强国富民的积极社会意义.他所鼓吹的改良维新主张,又显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同样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是儒家大同理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融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方式的图书馆的影响之下,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刺激之下,在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和从西方移植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虽然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与资产阶级的局限,近代图书馆还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它在普及文化、社会启蒙、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以及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20.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主义思潮的有机结合。作为非中国社会演变的必然产物,民权自身范畴的二重性(源于西方之应然性与运用中国实践之实然性、民权之策略意义大于战略的设计)在当时社会环境、社会集团、社会心理、个人心态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凸显张力。用群体(民权与三民主义)、动态(新旧三民主义及内涵演变)分析原点审视革命家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思想,对于解释理论的宏观理想与现实操作的差异性及我国现实民主政治建设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