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厚良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正> 奕訢是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奕訢洋务思想的发端,与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咸丰皇帝去世前几个月的经历很有关系。因而,对这一时期奕訢的所作所为及思想演变作一番考察,有助于了解奕訢其人,对于洋务运动史的研究也不无裨益。一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咸丰初封为恭亲王,一八五三年二十二岁入值军机,此为有清一代二百年历史所罕见。但是,一八五五年,奕訢为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谋取太后封号,触犯 相似文献
2.
郑享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奕诉是清朝统治集团中最早提出洋务运动方略并积极付诸实践的大臣之一,是洋务派在清朝中央政府中的首要代表,他的洋务思想对洋务运动的发起和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领导作用。对奕訢的洋务思想进行剖析,是我们认识和了解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侧面。“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事”第二次鸭片战争的失败,使奕訢对清政府的腐败衰弱之势及其所而临的国内外威胁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他深深地感到“外忧内患,至今已极,譬诸木腐蟲生”。在这样严酷的形势之下,如何解除国内外的威胁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这不能不引起奕訢的严肃思考。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起,奕訢开始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涉和频 相似文献
3.
邓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用陆军和海军的高压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付出了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为惨重的代价,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更加广泛地深入中国。过去,史学界一直因为奕诉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而简单地把他冠以投降卖国者之名,这很不符合历史事实,有必要加以澄清。为此,笔者拟对奕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思想活动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4-101
奕对近代外交做过一些开创性的实绩 ,但他的意识却未能突破古代“夷夏大防” ,以及在“战抚”之间、“臣夷”与“羁縻”之间选择的思想体系。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是中国近代外交的不自觉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5.
张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时值农历辛酉年,史称“辛酉政变”。“辛酉政变”有其复杂的政治背景,它是洋务派奕訢等与顽固派之间矛盾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就奕訢同顽固派的矛盾及其在“辛酉政变”中的作用、影响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请大家指正。1 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十多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一方面,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起义蓬勃发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英、法、俄、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趁火打幼,继续扩大它们的在华“权益”,清王朝在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打击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挽救垂危的封建统治,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一批人逐渐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他们反对恪守祖制,主 相似文献
6.
王艳玲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奕訢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恭亲王之尊倡导“自强”、“洋务”于庙堂之上 ,对清政府“师夷长技”、“采西学”的努力起了促进作用。奕主持开创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质的近代化事业 ,在以西法练兵制器、同文馆及天文算学馆的设立、留学生的派遣以及晚清外交的近代化和外向型商贸体系的初步建立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奕訢自强思想的形成、内容及其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从而揭示出奕訢的自强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练兵到制器、最后到人才培养的由浅入深的进化过程。自强运动之所以能开展,奕訢的谋略与倡导要算第一功;地方局厂之所以能创设.奕忻的支持与关心也要算第一功。 相似文献
8.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1861年11月在北京发生的宫廷政变,即“祺祥政变”,是清朝后期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以肃顺为代表的清王朝中排外势力的控制,揭开了慈禧太后在中国40多年的黑暗统治,也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暂时确立和稳定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政变的主导人是慈禧太后,而影响局势的核心人物却是洋务派的早期代表奕訢。因此研究这次政变的过程,剖析奕訢粉墨登场的情况,对了解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兴起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潘云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92-97
1861 年11 月,北京政变发生。政变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訢辅政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恭亲王奕
奕訢辅政之后,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大臣,扩大督抚权力,形成中央权力的下移,出现了“督抚专政,内轻外重”
的局面;提倡洋务运动,由发展军事工业开始,进而兴办一大批民用工业,促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及资本主义的形成;改
善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迅速实施了“借师助剿”计划;设立总理衙门和驻外使馆,改变中国历来
以天朝自居、以维系华夷秩序为目的的外交观,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张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5)
咸同军兴,为及时取用能员,保举破格成为大势所趋,由此推动了督抚用人权突破规制,也造成了大批人员涌入仕途,压迫正途,冲击了既有的铨选制度.清廷虽采取种种措施以应对,但终因时局不稳,取效甚微.保举人员与正途人员的冲突,反映了时代变局下不同人才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李和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公元1856年至1874年,滇西爆发了以杜文秀为首、回民为主的大规模起义。这次起义联合了汉、白、彝等族人民,奋战十八载,攻取五十三城,“燎原之势几覆全滇”。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对云南,特别是对滇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事实,重温各族人民的祖先怎样联合斗争,解除剥削和压迫,犹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 相似文献
12.
咸同之际粤督劳崇光处理劳工出洋问题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是近代殖民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种重要形式。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沿海一带由外商操纵拐卖劳工的“苦力贸易”泛滥。1860年前后两广总督劳崇光在打击拐卖活动的同时,在没有征得咸丰皇帝同意的情况下承认华工出洋承工合法化,并逐渐建立了规范劳工出口的“广州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劳工出国的现状,也为清政府往后制定劳工政策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3.
咸同之际滇、陇回汉民族关系与回民起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各种原因,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前夕,回汉民族关系已趋紧张。起义发生后,大理政权制订并实施了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使回汉关系基本趋于正常,对大理政权坚持长期斗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甘肃回族起义中回汉关系紧张状况进一步发展,虽然各回民军领导人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未能扭转局面,从而对起义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同两地起义领导人的思想认识以及两地回族社会具体发展的差异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何水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8,(2):110-115
《黔诗纪略》因文献丰赡而有"博综"之誉,其采诗途径多样,包括对文集、史乘方志、刻铸文献、口传文献、图谱等文献资料的收集,为考察明代黔诗在清代咸同时期的传播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明代黔诗在该时期的传播主体以个人为主,地方志局参与其中;传播的载体形态以纸质书集为主;以书面传播为主,主要通过抄写、印刷方式传播;传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整体而言,明代黔诗在咸同时期的传播不广,诗歌留存较少,受关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16.
赵旭峰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6):16-18
宋元之际的郝经,为了保护中原传统文化和使亿万生灵免遭涂炭,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民族思想,冲破了"严夏夷之大防"的狭隘民族观,在促成元朝正统地位的确立,北方各民族的文化融合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世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
一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写单位,二者本不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古汉字更具尚形的特点,于是,人们常用“形训”之法,即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的结构去掌握字义,古汉语中单音词居多,掌握了字义往往就等于掌握了词义。《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8.
贾建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清朝统一新疆前后,清帝的西进政策在朝廷内部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究其原因,除财政因素外,与汉唐以来传统西域观念的影响最为密切。由于传统西域观的影响,导致有清一代关于新疆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但是,在清政府和一些内地士人的影响下,传统西域观的影响日益削弱。清政府后来决定派左宗棠重新收复新疆并在新疆设立行省,以及西北史地学的蓬勃发展,都是清人西域观不断发生变化的有力佐证。清人西域观的这种变化对于近代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桓灵之季的主流才性观遵循儒学阶层理想主义的才性体用本末合一的要求,建安前后的主流才性观则发展为曹操制度化的现实主义的才能至上原则。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汉末权势阶层争夺政治人物标准的阐释权,体现了才性观的阶层性、时代性特征和才性问题在哲学角度上一般性和特殊性、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承载了汉末哲学的时代性课题。汉未哲学中人性论内涵,个人目标与社会标准的统一途径,对人的规定性的不断演进,表现了中国哲学的入世特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48
盛谟为清代康乾时期驰名江西的文学家,与其弟盛镜、盛乐被时人并称为"武宁三盛"或"豫宁三盛"。其文集及诗歌体现的诗文观:一是情本论,提倡以"真诗"为美,做到"尽去渣滓,纯任真性";二是笃古论,坚持恪守儒家正统,倡导"古道";三是尚奇论,力古又能自振,追求"致力于成一家之言"。其诗文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研究清代中叶江右文风极为丰厚而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