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过构建“资源压力—资源状况—对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提出了一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为把有关旅游理论应用于实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洽川生态风景区集湿地旅游、温泉疗养、乡村农舍和田园观光为一体 ,建成后旅游综合效益可观 ,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第三产业发展 ,但随着旅游人数增加 ,温泉拥挤问题、湿地破坏现象越来越突出。洽川风景区的发展应以湿地为核心 ,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 ,普及湿地知识 ,科学规划 ,宣传和管理好该湿地生态区 ,才能实现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阆中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优势突出。阆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应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修旧如旧"和"产业化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个体品质评价、资源系统评价和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持续开发的潜力巨大。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应采取协调发展、开发稀缺品、节约资源和消费适度、增强联动开发规模等措施来解决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资源的民族性逐渐遗失、生态退化等问题,从而保证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设计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根据有关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三种模式:联动互补开发利用模式;均衡拓展开发利用模式;内涵增容开发利用模式,并对上述三种模式的经济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分析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体验式旅游,并就其目标、特点、技术路线、载体、主体和方法步骤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同时根据对游客、相关政府部门及开发商的调研资料,从阻力和动力两个方面对可持续-体验式旅游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强调保护。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有效措施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制度创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中国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产量及产值效率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十分贫乏,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中、低产耕地面积大,高产耕地面积小。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地区,耕地顷均产值都较低。产量排位靠前的地区,其产值并不一定高。为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使用新的农业技术、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健全法制、提高耕地资源管理水平等技术创新战略,以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进行体制改革、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设立土地开发基金等制度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丽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凭借其优势在近几年成为旅游热区,旅游业成为其支柱产业。如何保证其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既不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也不影响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实现丽江旅游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立法学角度针对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中存在问题及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是旅游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 ,它和其他一些资源一样属难以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对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我们在对此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 ,不得以牺牲环境、资源来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在我们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 ,如何保护该资源已成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和使命。同时 ,对我国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制定相关的法律 ,而我国目前关于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甚不完善。只有通过法律规定各职能部门、团体和个人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权利、义务 ,充分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方面的关系 ,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单位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即旅游经济发展必然由以传统的"数量扩展发展"为主向"质量效益发展"为主转变.考察当前旅游数量扩展型发展模式产生的问题,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向质量效益型模式转换的对策,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形式的发展模式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海洋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中的问题,以全面系统的分类原则,将海洋旅游资源分为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两大门类,然后按照系统、大类和基本类型三个等级对海洋旅游资源作进一步划分。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以珠海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量少、质差、后备不足等问题。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走耕地可持续利用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耕地资源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可持续旅游的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旅游如此广泛的社会关联性和参与性,可持续旅游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念若不能为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一线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的话,其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教育与可持续旅游有着必然的互动联系,“游”“教”互动、“寓教于游”——强化旅游所蕴涵的社会教育功能、加强旅游管理各环节的传播控制、培育和完善可持续旅游教育体系,从而构建具有广泛关联性及产业自身内在约束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互动体系,才能跳出政府和学术界这个圈子,将可持续理念有效普及和推广到需要实施的第一线,以促进旅游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互动,取得可持续旅游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耕地资源的产权特征与地方知识库的影响,与外部管制主体相比,农村社区管理耕地资源更能促进本地耕地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耕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农村社区行动的实现需要多重条件配合,并非所有的农村社区都能达成有利于耕地资源系统的集体行动。只有当农村社区有社区精英的引领、高水平的人际信任或社会资本,有足够的建立、监督和执行规则的决策自治权,并能整合耕地资源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双重目标,具备精准惩罚某些耕地资源使用者投机行为的能力时,基于农村社区的耕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本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那些相对成熟的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顶层设计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时髦的设计方式,无论最成功之建筑,还是最庞大之工程,抑或最伟大之社会发展事业,无不采用顶层设计。自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改革要顶层设计以来,顶层设计就成为流行中国的一个热词。顶层设计理论,对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核心目标构建、框架设计、三级系统管理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娄底市旅游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资源破坏现象普遍。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娄底市旅游资源破坏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1)以科学的规划作指导;2)进行环境影响评价;3)估算合理的环境容量;4)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体制;5)树立新的旅游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