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在奔驰,旅客们欢乐地谈笑着。车上一个小伙子静静地坐着,他不时转过头来,看一眼坐在他右边的姑娘。姑娘不好意思起来了,但也不时地转过头去看一眼小伙子,她感到小伙子这样面熟。终于,小伙子向姑娘轻轻地问道:“请原谅,你上哪儿去?”“我?”姑娘的脸庞象熟透了的苹果红  相似文献   

2.
押加“押加”在不同的地方称谓有“格吞”、“郎毒杀响”等藏语叫法,汉语称谓则有:大象拔河、拉扒牛等。比赛方法是用带子套在脖子上进行拔河比赛。这是藏族牧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传说格萨尔王在攻打达惹、罗宗国后返回途中,发现有上千头牦牛,便采取拔河的方式来分配。也有传说大象拔河起源于印度,后随佛教的传入而流行于藏区。大象拔河,比赛前先在地上划两道平行线做河界,比赛通常由两人进行。在一条长四米的绳子或布袋的两头打结,双方各自从自己的裆部穿过,经过腹部套在脖子上,两人以背相对,各自站在河界一边。发令后,即模仿大象的…  相似文献   

3.
串姑娘     
串姑娘,崩龙语为“毫味尼别”,是崩龙族社会流行的一种谈爱方式。一般十四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就开始参加了社交活动,不受社会舆论谴责。崩龙族男女之间,有两种恋爱方式:一种是一群小伙子对一群姑娘的集体社交活动。男女双方有自己的头头,男头头称“叟色离”,女头头称“叟色别”,他们都是利用节日,婚礼等场合集体对歌而寻找对象。一种是小伙子钟情于某个姑娘时,往  相似文献   

4.
爬楼:在大瑶山的六定、六段、长二等地聚居的茶山瑶族中盛行着一种独特的恋爱方式。在那里,一般的房屋都有二层以上,并设有不很高的吊楼。当“侬姣”(意为姑娘)到了谈恋爱的年龄,父母亲就安排她到吊楼里去住;“侬给”(意为小伙子)来谈情说爱时,不是直接从大门进屋再沿楼梯进入吊楼,而是在吊楼下的巷道里攀爬而上。  相似文献   

5.
窗外,一株百合花在欢唱。小伙子都林在灯下编箩筐。忽然,灯芯里开出一朵大红花。百合花不见了,灯花里却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象一股甘美的清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灯花》的故事就在苗族人民中间流传。然而,谁也不曾料到,这古老的故事竟会滋润了一位日本妇女那枯萎的心田,使她重新鼓起了生命之帆——一个幸福的家庭崩毁了。一个可怕的声音向她召唤:活着还有什么乐趣?离开吧,这苦难的人间! 这是1974年。二十八岁的北岛岁枝,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狠心的丈夫背弃了她。此时,她对生活的向往,对丈夫的情意,对孩子的疼爱,都随着甜蜜的梦一个个幻灭  相似文献   

6.
何琼姑     
僮族姑娘何琼姑,八岁就被爹妈许给黄家当儿媳。1950年,何琼姑的家乡解放了,那时,她才刚满十五岁,黄家逼着要娶人,妈妈只好叹一口气对女儿说:“乖崽呀,解放前收过黄家的洋钱和聘礼,要飞也飞不出去哪,怨只怨你爹妈的命苦!”何琼姑望着满眼泪水的妈妈,一句话也没有再说。这一夜,妈妈却哭了一整夜。到了黄家,阿婆第一天就呶着嘴对何琼姑说:“你没有来,我们黄家的水够吃;你来了我们的水就不够吃了!”她叫何琼姑每天去挑水。何琼姑人小力气轻,挑着一对大水桶偏偏倒倒直摇晃,但是她从小就生长在贫农家庭里,跟着爹妈下地干过庄稼活,她咬紧牙,磨炼磨炼也就挺住了。这一切苦处她都从来没有回家去对妈妈说,她怕妈妈听了更伤心。这时,革命工作一天比一天开展,工作队一位年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代表团演出的苗族《古瓢舞》,以她富有民族特色的情韵风格,凝练、清新、诗意盎然的舞蹈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丽的都柳江边,一群妙龄苗族少女娴静地绣着花带,其实,她们是在这儿等着阿哥……。随着徐徐春风,送来了拨动姑娘们心弦的古瓢琴声,就在她们一怔的当儿,抱着古瓢琴的小伙子们,已经来到姑娘们的身边,跳起了“踩歌堂”、“古瓢舞”,以诙谐、逗趣的舞蹈表达了对她们的爱慕。这下子可羞坏了姑娘们,她们掩面而逃。既为姑  相似文献   

8.
楚科奇人楚科奇人主要居住在俄罗斯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专区。从前 ,楚科奇人流行“牧放娶妻”的习俗 ,即小伙子在婚前要到姑娘家帮助干一段时间的活 ,以抵彩礼。然而 ,楚科奇人自己不认为该习俗是做工偿债。姑娘的父亲解释为他想了解未来的女婿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否勤劳 ,是否不怕脏、不怕累 ,能不能养家糊口。经过劳动考察 ,如果姑娘的父亲认为这位小伙子已具备了这些品质和能力 ,就答应把女儿嫁给他。此外 ,从事养鹿和海上狩猎的楚科奇人常常先收一个小伙子为义子 ,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过去 ,楚科奇人的婚礼比较简单。新娘在近亲的陪…  相似文献   

9.
桃花红,梨花白,杜鹃花儿丛丛开,一夜春风吹畲山,嫁到东岭的阿妹,带着女婿回门来。新女婿伴着新娘第一次回门来,给秀丽的畲山增添了喜气儿。老人笑,孩子跳,姑娘小伙子为啥全不见?哈哈,哈哈……,你等着瞧! 快到村口了,一朵娇艳的山花吸引住了新女婿,他摘下畲山花,轻轻地插在新娘的发鬓边。哈哈,哈哈……,树丛中跳出一群手持杉树枝的姑娘小伙子来,挡住去路。“——哩罗”只听一位姑娘在人群中唱道:  相似文献   

10.
当你走近大寨时,会有一群姑娘将你拦在寨前,递上一杯杯热情的“拦门酒”;喝过“拦门酒”,就会有年轻小伙吹奏着欢快的芦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着出来迎接客人。客人们一边喝着香喷喷的油茶,一边欣赏着姑娘小伙子们表演的歌舞,身后是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占杉群随风轻摆……这就是“醉寨”——城步苗族自冶县长安营乡大寨村。  相似文献   

11.
人们总以为黄金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可是了解拉给姑娘的人都知道,她的心灵要比黄金更贵重。她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六年如一日地侍奉着两位汉族老人,用自己的青春铸造了令人敬佩的高洁美德。“爷爷,奶奶,我侍奉你们来了!” 1976年春节刚过,科尔沁草原寒冷未退。在奈曼旗章古台公社干歹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一间土砖房子里的炕上,躺着两位汉族老年夫妇。90岁的郭凤仪老爷爷,腿脚不灵  相似文献   

12.
皑皑雪山的脚下,滔滔碧水的岸畔,在一个庄严雄峙的大寺院内外,人们从百里外来此赶这一年一度的“乃尼桑珠”庙会。正在十分热闹的时刻,来了一群男女青年,手拉着手围拥着农家姑娘朗莎,跳起了欢快优美的“堆协”舞,他们唱道: 象一轮皎月在天空出现, 象一朵芙蓉在水面玉立, 象一只孔雀在草坪回旋, 象一尊仙女降临了人间, 啊……美丽纯洁的朗莎姑娘, 你第一次来庙会好好游玩。突然,人群骚动起来,当地大头人查钦驾到。查钦没看节目,竟一眼看中了在人群中看戏的朗莎姑娘。他马上命令管家  相似文献   

13.
我也跟人去凿壁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裤瑶人谈婚正式的说法叫做凿壁谈婚。所谓“凿壁”,是指小伙子在深更半夜到姑娘房去唱歌。姑娘房又叫“寮房”,是一间独立的闺房,房间的向外一面有一个小孔,小孔直径大小不过一厘米左右。当地人把这个洞说成是“凿开的”,故而有此称法。更为通俗的叫法是“朋友洞”。瑶人居屋为“干栏式”,在大门边的厢房上,有一间独立的房间。姑娘的床头正好就在那早已凿好的洞口边。瑶麓女子年至及笄,就要让她单独住进寮房,开始她们秘密浪漫的爱情之旅。因整个谈婚限制在半夜,通常在十…  相似文献   

14.
插图艺术     
求婚从前,苗家有个叫石妹的姑娘。她锈花比花美,看月月不亮!几十个后生向她求婚,她都看不上。她爱什么人?种地的小伙子龙旺去探望。这对,正有两人求婚。一个说:「我有钱,嫁我可以穿绸缎!」另个说:「我有田,嫁我粮食吃不完,」龙旺说:「我一无地,二无钱,只会种田!」说着爬上山去,一手攀着树枝,  相似文献   

15.
彝族青年的结婚仪式,有其独特风采。不但迎娶礼仪别具特色,而且还伴有体育活动——摔跤。成婚之前,在房中有一群少女陪着新娘梳妆打扮,等待背亲的到来。彝族婚礼中的背亲,是大家所熟悉的了。男家派来背亲的小伙子们,经女家姑娘们的泼水、抹锅黑、打棍子,待到摸到新娘耳朵,嬉闹就此结束,接着是饮宴,酒足饭饱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摔跤对抗赛了。摔跤赛,是由女家的摔跤手先作主方,站出来说声“请”,男方随即走出一个摔跤毛,比赛就开始了。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一场。这种比赛不用裁判,一对摔跤手只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九年五月一日,云南省泸水县造纸厂新调来一个傈僳族的姑娘,这就是傈僳族第一个造纸女工花伏妞。她来到造纸厂第二天,厂长就对她说:“花伏妞同志,你是傈僳族的第一代、第一个造纸女工,希望你好好工作,做出榜样来。”从此,她被安排在蒸煮小组工作。她干工作脚勤手快,早上天不亮就把柴火从三百米远的地方搬到蒸煮灶旁,等师傅和组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向运动员微笑挥手的时刻,运动员行列里有一个特别激动的小姑娘,她一方面同大家一起纵情地欢呼着“毛主席万岁!”另方面恨不得立即长上一对翅膀,飞回自己的家乡,让乡亲们也分享她见到毛主席的最大幸福。这姑娘是谁?她名叫谭应姣,是参加全运会的第一个毛难族运动员。虽然  相似文献   

18.
瑶姑身上衣     
早在后汉,就有瑶族祖先“好五色衣服”的记载。的确,瑶族人民喜爱着彩色图案的衣服。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瑶族姑娘,就是以擅长针绣而著称。她们从童年就开始穿针引线,一直绣到戴上老花眼镜……瑶绣花色繁多,最富风彩的要数那瑶姑身上衣了。瑶族姑娘的嫁衣,是瑶家长辈和小伙子衡量姑娘勤劳的标志。女孩子一般在十五、六岁上便着手绣制几件  相似文献   

19.
在辽阔的亚丁草原上,住着一支风俗独特的少数民族,这里的未婚男女依然过着“走妹”生活,还带着“群婚”色彩。我一不小心,跌入其中,享受了“走妹”的情趣与欢乐,最后却带着“走妹”逃离了那方纯朴的山水。初出茅庐入山寨1996年,我从广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之后,自谋到四川与西藏交界的亚丁草原一个仅有几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任教,那年我23岁。在乡政府下了车,我拿着乡政府工作人员给的地图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我进了村,遇到一小姑娘,我问她学校在哪里,姑娘拉着我走到一座木桥下喊“老三伯,来新老师了”。原来老三伯是这里的村长兼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20.
    
锦鸡在她的彩裙上张开羽翼,银鱼在她的围腰上摆尾畅游,牡丹在她的花带上飘香吐艳,画眉在她的头帕上鸣转歌喉……呵,谁不夸她是侗寨最好的绣女,一双手引来蜂飞蝶舞春色稠。忽一日,姑娘放下绣架飘然而去,她说她要去描一幅更美的新图!半月后,县城机训班胜利结业,作业表演就选在寨前的田头。只见年轻的驾驶员英姿飒爽,拖拉机来住驰骋如驯服的铁牛。哗哗的掌声中乡亲们一拥上前,声声赞语飞向英俊的机手。有个姑娘悄悄送小伙一束山花,说他的机声绣绿了山乡的田畴!“我本来就是一名侗家的绣女,姑娘,这束花送得可不是时候。”笑声中,小伙走出驾驶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