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关系除了人们熟知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单位外部生产关系即单位间生产关系这两个维度,还包含本文所重点分析的劳动力所有制维度,后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与制约了前两个维度。劳动力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单位内部生产关系。基于上述三个维度,本文探讨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在这些维度各自的实现机制,并对社会经济制度做了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制度的两侧面区分,后两者分别由单位内部生产关系与外部生产关系所规定,其中劳动力所有制维度的引入有助于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更精细分析。而经济制度的两侧面区分,还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与认识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陈华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正>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曾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制问题进行过极有意义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人们对此又进行了新的研究和讨论。在这两次讨论中,人们对于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范畴,劳动力所有制是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范畴,以及劳动力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劳动力所有制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范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的两大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力与生产 相似文献
3.
王保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刘玉莲同志的《关于“修正主义”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在《聊城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发表以后,我们通读全文,认为作者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和理论问题。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中,到底存在不存在”修正主义”?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如果承认《思考》一文否定修正主义存在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就必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产阶级对机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长期斗争是没有必要的。这一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讲,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必须给予严肃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苏联学者特列季亚科夫在揭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遗产告诉我们:第一,“所有制”这一概念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只有在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运动这面“棱镜”来考察它们、也就是把它们作为生产关系来研究时,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第二,为了用概念逻辑来表示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必须从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韩洪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6)
《学术月刊》一九八○年第十一期发表了蒋学模教授题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我见》一文。蒋老师在这篇文章(以下简称《我见》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正确的见解,读后受益非浅。但蒋老师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范畴的存在,学生不敢苟同。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范畴的客观性及其意义,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彭仁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
为了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经济地位的变化,不能不涉及雇佣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变动趋势问题。蒋学模同志在《复旦学报》1982年第4期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几点看法》一文认为,近百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价值呈上升趋势。我在《复旦学报》1983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劳动力价值变动趋势的几个问题》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针对我的看法,蒋学模同志又在《复旦学报》1983年第5期发表了《关于劳动力值价变动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以下引用此文,不另注明),继前一篇文章之后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对我是有启发的。但是,对于他在后一篇文章中所作的理论分析,我仍然持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袁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Z1)
读了《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吴牟人同志的《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吴文”),觉得与该文关于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形式逻辑研究的指导思想、形式逻辑的作用以及推理的真实性诸问题的看法难以苟同。在此,我愿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吴牟人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8.
慕锡凡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张宝通同志为了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形成以后劳动不是商品,在《社会科学评论》杂志八五年第六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是商品》的文章,文章的中心可归结为:第一,商品市场包括商品交换和契约信用,因此商品市场不等于商品交换,从而劳动力市场不等于劳动力的买卖。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市场是一种契约关系,雇佣劳动力不是商品。工人只是把劳动力出租给了资本家,而工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的原理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导意义.指出这一基本原理是由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必须坚持.根据这一原理,在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肯定还是否定三个"坚持",是当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根本理论分歧,是决定改革方向和成败的根本问题.文章对两位经济学家的有关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0.
乐传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
原因和结果必定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这种时间上的顺序性是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前因后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前因后果的哲学命题是已为人类实践活动所反复证明、也为古今一切唯物主义者所承认的客观真理.陈昌曙同志在《前因后果说质疑》(载1981年4月23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质疑》)一文中,认为:“前因后果的命题是值得研究的.至少,我们可以举出若干实例,表明原因和结果不是一先一后,而是同时出现的”,“原因和结果的同时并存(或曾经同时存在)总是一个前提,作为前提它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时间顺序则是特定场合的因果关系的特征,不是因果关系的一般特征”;进而提出“因果同时性”的命题.这种观点见诸报刊后,一些新出版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问答书也举例论证有因果同时性的现象存在,甚至有的哲学原理教学大纲也将此观点列入教学内容,可见在哲学界已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认为《质疑》对前因后果说的诘难不能成立,所主张的“因果同时”说也是不妥的,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1.
刘庆典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张奎良同志的《论存在范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一文(载《求是学刊》1982年4期),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存在而不是物质。在论证过程中谈到物质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他认为,存在“高于物质,是最广泛的哲学范畴,给存在下定义,必须开阔视野,突破物质的框框,……和存在相比,物质仍然是个局部性的范畴,是存在整体的一部分。”张奎良同志在一九八二年《哲学研究》第十一期发表的文章,也坚持相同的观点。我觉得将存在与物质的关系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王立亭同志在《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上,以《马克思关于价值和价值规律的理论准确吗?》为题撰文(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价值和价值规律并不存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价值规律,只有价格规律。实质上,王文否定了马克思的价值和价值规律的理论。他的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1)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着价值范畴。(2)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本文就政治经济学这两个常识性问题与王立亭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寿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1986年8月15日《中国法制报》刊登了张弘同志的文章《刑事证据一定要合法》(以下简称“张文”)。张文认为,“录音不能直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对此,笔者观点不同。笔者认为,虽然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将视听资料单独列出作为证据的一种类型,但视听资料是可以作为刑事证据的。 相似文献
14.
林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邹学荣同志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发表题为《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以下简称《邹文》)的文章,认为静止不仅具有相对性,而且也具有绝对性,提出了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的新观点.这个新观点能够成立吗?我认为,不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又具有相对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即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状况的如实反映,也是针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 相似文献
15.
戎生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3)
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商昂经济理论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近年来学术界争论较多,观点各异,因此,有继续深入探讨之必要。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并就某些问题与李运福,李炳炎同志商榷,若有不当之处,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6.
丁可凡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3)
方块汉字,能作列不写別字的人恐怕寥寥。我们常常不免布这样的经验:本来应该用那个字,临时笔误,写成了这个字,例如要写“筹划”,结果写成“筹画”,或者为了图省简,故意将鸡蛋的“蛋”字写 相似文献
17.
黄璐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98-100
《消费主义的神话》一文批评问题的实质是文学消费本质问题。即中国文学市场分化趋势加快,初步形成文学分层消费和分众传播格局,传统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主导地位将被各种类型化的文学科目取代,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文学消费转型过程。郭敬明们具有先天禀赋比较优势和消费市场环境外部推力,是参与文学市场分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国文学体制精英如需重建广大读者信心和塑造崭新市场局面,当务之急并不在于迫切表达形而上的现象批判,而在于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重建中华历史文豪的豁达气度。 相似文献
18.
耿文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3)
读佐牧同志《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创造》一文,深受启发。但感到有一个理论观点值得商榷,即同一部门内部各生产者之间会发生价值转移。在此谈谈我的看法,就教于佐牧同志。佐牧同志认为,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劳动生产力(或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生产者得到的超额价值是部门内部各生产者之间发生价值转移的结果,“商品的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的生产者讨便宜的过程”,“生产力较高的劳动者所多 相似文献
19.
王少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段进朋同志对“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同一时期内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一命题提出质疑。他认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同一时期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只能通过流通实现更多的价值,而多出的部分是从别处转移过来的。并据此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的论断作了新的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第一,把社会价值同现实的价值混为一谈, 段文把马克思讲的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创造的商品依不同价格出售而获得的不同量的价值,误认为就是社会价值。因此对“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下,同一劳动力的耗费一会儿创造出6先令价值,一会创造出8先令价值,一会又创造出12先令”不可理解,又进一步说明生产力高的劳动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只能实现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肖学志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预测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不仅能提高人们的主观认识能力,而且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了预测的重要性,并先后开展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对待这门科学应该划分为哪一类,即预测应包含在哪一门科学之中的问题上,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最近我看了《院学报》1985年第三期上刊登的刘苇中同志和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