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认为冷战后世界分为八大文明,文明冲突将决定国际政治。在宏观层面上,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冲突;在微观层面上,冲突发生在伊斯兰与非伊斯兰之间。同时,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永远不会泯灭,否定文明走向融合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亨廷顿还认为伊斯兰文明将与儒家文明相结合,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亨廷顿的这一论断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国际社会是一个多极化和多文明的社会 ,文明的冲突和基本人权的扩展并行不悖。这一新趋势既存在于各个民族国家内部 ,也同样存在于国际社会。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论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现时代的这一重大趋势提供了可谓是互补性的基本分析框架。也许 ,两者之间的某种“综合”可能为“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3.
梅宏 《东南学术》2004,(5):134-135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指出:"企图通过法律进行社会变革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点."①因为法律的功能不仅及于整个社会,而且还由社会及于自然.对此,庞德亦认为,法律不仅是"社会工程"的工具,而且也是"自然秩序"的基础,是维护社会文明、对社会实行有效控制一种高度的专门形式.法律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利益的冲突,进而保证社会利益得以实现.②法律通过设定权利与义务的行为模式来规制人们的行为,这其实是对人们追逐利益行为的控制或支持.我们说"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即指:法律是利益调节手段,其对社会关系中的各种利益分配予以协调和安排.所谓利益,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产生并展现出来的,通过实践活动而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客观因素.利益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安排,按照规则的生活和交往,可以节约社会成缮本,有利于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法中所蕴涵的社会公共权力能够及时清理利益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障碍,使立法者所期待的利益得到实现.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利益与法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利益关系类型的根本转型决定了法的历史类型更替.③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其发展目标的"社会性"决定了城乡社区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城乡社区文明建设是长株潭构建"两型"社会的前沿阵地,"两型"社会的发展对城乡社区文明建设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但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又决定了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文明建设具有与城市不同的特点.城市与农村社区文明建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决定了现阶段长株潭的城乡社区文明建设不能盲目追求城乡同一化,而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当代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明的冲突,而将国际冲突的利益本原漠然置之。对此,我们首先必须看到其理论提出的深层原因,明其所以;其次必须谨慎对待这一理论,未雨绸缪,做出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几乎所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都是在"无政府状态"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的。新现实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导致的"安全困境"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冲突本质: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发现国际制度的安排可以克服无政府的困境;而建构主义者则从认同的角度赋予了无政府状态新的内涵。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对无政府状态内涵的不同解读,不仅反映了理论的不断进步而且标志着国际政治的实践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亨停顿"文明冲突论"发表后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实质是掩盖当今世界的利益冲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企图统领全球,摄取全球最佳利益的包装.文明不会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的是以国家为单位、为代表背后的利益冲突--世界各种冲突的主旋律.今天,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生存空间相对缩小,资源渐竭,它需要的是合作,尤其是主导发展的各文明的大国,求人类利益之同、生存之同、繁荣之同,存文化之异,宗教之异和民族之异,以使在安宁而非冲突中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边疆假说"是美国史学精神独立的象征.一般而言,国内外史学界都认为"边疆假说"为特纳独创.本文认为,从"边疆假说"创立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一学说实属特纳和威尔逊二人共同创立.特纳的"边疆"强调地理环境在美国国家及其后来地域性冲突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威尔逊的"边疆"更强调美国文明的有机成长对西部的整合与美国统一的国民性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组织形式,政府是管理国家的机器.国家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组织,政府本来就是服务于国民的,但是当国家被皇帝用武力占为己有后就成了他的王朝,政府也就变成了皇帝的朝廷.改朝换代只是江山易主、政府换届,而不是国家灭亡.社会分层是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为划分的社会层次也并非只有按财产划分的阶级一种,形成国家不等于进入阶级社会.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形态,文明只是文化的精致形态."国家形成"不等于"文明起源",国家的起源的途径是多元的,文明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国家起源与演进的序列和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进程,都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产阶级"稳定器"理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瑞英 《学术界》2007,(4):106-111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产阶级政治上温和保守、具有阶层冲突的缓冲作用、能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的"平衡轮"与"稳定器".然社会稳定实质上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工程,稳定应是各子系统交互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整个社会阶级阶层之间利益协调与共同发展作用的结果.对中产阶级理论中的"稳定器"说,应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明论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长明 《学术界》2005,(1):79-105
人类历经坎坷 ,走过漫长的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之路 ,进入工业文明的殿堂。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原始文明中 ,人与自然之间只能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天人合一”式的原始和谐关系 ;在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农业文明中 ,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大大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人与自然之间仍然是一种“天人相依”式的古朴的和谐关系 ;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自以为掌握了征服自然的利器 ,“天人二分”式的冲突代替了和谐 ,于是 ,在创造出巨量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把人类导入了危机四伏的失衡陷阱中。工业文明即将终结 ,拯救人类的唯一文明型式无疑是和谐文明。和谐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 ,人类融通 ,“天人合意”。和谐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和谐文明的生态基础 ;和谐生产力是和谐文明的生产力平台 ;和谐发展是和谐文明的基本发展模式 ;和谐伦理是和谐文明的主流伦理观 ;和谐教育是和谐文明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契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理性阶段,是现代历史进程的产物、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契约文明在特征上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契约化,亦即契约原则开始成为一种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契约文明产生的经济基础是货币经济;相互主体性的个人权利认同是契约文明的伦理内涵;契约文明的正义原则为交换正义,它以个人权利为本位,强调以互利的方式实现自利;法治秩序是契约文明的制度支撑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历史上,文明研究的高潮都出现在社会重大转型时期,以启蒙运动和20世纪前半期的新宾格勒和汤因比等为代表。文明研究的第三次高潮就是后现代主义,以法兰克福学派、罗马俱乐部、托夫勒、“后马克思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等为代表,它预示着新的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人性与文明     
尽管人是复杂的混合体,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其动物性,而在于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人性。文明是人性的产物,它与人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文明对人有不可避免的压抑作用,文明的压抑作用是人性发展的重要过程。文明与人性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如何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以民主为核心,发展民主政治;以制度为载体,进行制度创新;以权力制约为原则,建立有限政府;以法治为根本,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6.
文明的和谐--兼评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曾经一度站在世界文明屋脊上 ,也曾有过落日的凄凉。代之而起的西方文明 ,在与东方文明和大自然的较量中似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工业文明时代如日中天。然而 ,固有的征服欲和对抗情结 ,使得西方文明在导引人类不断逼近文明巅峰的同时 ,也把人类诱入了危机四伏的文明困境。西方的太阳眼看就要无可挽回地陨落了。千年伊始 ,文明正在面临着由工业文明到和谐文明的型式转换。通过打通东西方文明的互补管道 ,和谐文明的太阳有望再度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拯救人类的和谐文明之光 ,即将烛照大地。只有既熏染人类一颗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 ,又赋予人类一双威力无比的真理之手 ,实现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东西方文明的千年“牵手” ,才能共同打造出世界和谐文明高地。反观渺渺文明史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曾经有过激烈的冲突 ,也曾经有过和谐的内需。从文明发展大势看 ,和谐将是二者关系的主流 ,冲突则是和谐大势下的冲突。和谐是金 ,冲突必自焚 ,和谐则双赢。亨廷顿从文明达尔文主义出发虚拟的文明冲突论在理论上逆文明潮流而动 ,在实践上则十分有害。  相似文献   

17.
蔺雪春 《兰州学刊》2014,(10):81-85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是不同文明进化阶段或人类发展模式,其能动主体、理性基础、动力逻辑、利益关照、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明显不同。作为其侧面内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有重大差异。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生态重构有力,但不做社会政治制度根本变革,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外在生产条件矛盾,它就只能是一种革面不洗心的局部资本主义生态改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对未来社会与自然关系整体革新,才能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新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渐进,从历史到现实,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世界文明意义。无论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还是按照人类文明推演的足迹,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宝贵的明珠。在古代史中,中华文明就体现出了其先进性和创新性;经历了近代创造性转化之后,其智慧性和革新性进一步得到体现;面对世界大发展和大变革,中华文明又再一次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在法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契约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契约文明构成了法治文明的观念基础,决定着法治文明建设的最终成败。契约文明以契约精神为核心,在内容上,契约文明主要由信用意识、敬业意识和公民意识构成。  相似文献   

20.
王永平 《阴山学刊》2002,15(6):27-3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还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曾经最发达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