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的起源是汉语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过去通常认为被动式是春秋以后才产生的,比如王力先生就说:“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①近年来,随着西用金文被动式的逐步被确认,这种传统的看法开始改变了。西周金文存在被动式这一点,郭沫若、子省吾、唐兰、杨树达等前辈在金文考释中都曾涉及到②,只是所论间接而零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980年杨五铭同志对此予以系统整理,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论点③,这个论点得到王力先生的支持④,潘允中先生在其汉语史新著中也采用这个意见并进一步援引《诗经》、《周易》的三个例子为证,最后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式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⑤这样,人们对被动式起源的认识,便在原有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究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之间的隐显关系,并从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亲属称谓词“侄、私、媵、妾、姒、娣、从母、姨、舅、姑、甥”的分析中总结出了人类婚姻制度进化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声调是指全字音的高低升降,主要是音的尖鈍关系,长短强弱是次要的因素。以声调区別詞义是汉藏語系語言的共同特征,汉語声调的产生和發展是有它的长期历史过程的內在趋势和規律,从現代汉藏語系諸語言的迹象来看,原始汉語沒有声調,声調的产生和發展是紧松元音遞减消失和声母清濁影响分記的結果。上古汉語有沒有四声,历代語言学家意見不一,聚訟莫决。明代陈第“毛詩古音考”提出古无四声的说法以后,清初顧炎武“音論”便說古人之詩,四声可以并用;后来江永“古韵标准”又同意顧說。上古汉語沒有四声的說法,几为学者所公认。及至段玉裁“六書音韵表”則謂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孔广森“詩音类”繼之又說入声創自江左,古  相似文献   

4.
上古汉语中的同义词连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古汉语中的同义词连用李小梅在对上古时期《诗经》、《论语》、《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史记》等七部作品进行了调查,又查阅了《殷契粹编》、《两周金文大系》以及《尚书》中的部分篇章后,对该时期同义词连用的产生、发展、同义词连用...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作用,并能反映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汉语声调的规范程度,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汉语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俄罗斯留学生说汉语时总带有“洋腔洋调”,这缘于他们声调发音的偏误。本文针对俄罗斯留学生声调的偏误现象,从探求声调偏误原因入手,对相应教学策略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藏语和汉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藏语(拉萨话)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组成部分。 但是,藏语(拉萨话)和汉语的声调,其调类、调值、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不尽相同。比较两种语言声调诸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寻找其不同点,在语言教学中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上古汉语声母结构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汉语声母的变异,到钱大昕才明确地指出来;顾、江、段、孔各家,还都没有谈到。邹汉勋写《五均论》,对钱大昕古无轻唇、舌上的说法虽然有所诠发,但是仅存书目,无法征验。戴震作《转语》,曾经区分古声为二十类。章炳麟承戴震的余绪,知道娘、日两纽古时本归泥纽。到了黄侃,才进  相似文献   

8.
多数音韵学家对上古入声韵尾的构拟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以-p、-t、-k收尾,但对阴声韵韵尾的构拟有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把阴声韵构拟成收浊塞音尾的闭音节,例如高本汉、李方桂等认为阴声韵母有-b、-d、-g、-r等浊辅音韵尾存在,此外还可能有-r、-kw、-gw、-Y、-w、  相似文献   

9.
《辞海》收“库伦”一词(ku lun),释为,“北方方言。四周有墙而无房屋的空场。多用于地名。山西山阴县有薛家库伦”。 (该词尚有其他字形,本文均写作“库伦”) 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库伦”一词,音[k'a ky](为方便,准确,声调省略,似下记音均如此),其意义与《辞海》所释有吻合的地方。比如,四周用于打垒筑墙围起来的空地叫“土库伦’,呼市东边有“小场库伦”村,南边有“羊库伦”村,乌盟兴和县有“大库伦”乡等等。 但是,“库伦”的词义并不限于《辞海》所释.比如巴盟五原县人把县委大院也称为  相似文献   

10.
词语的声调不仅是区别意义的手段,而是与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有关。声调的高低、长短、发声力度的强弱都与词语所指事物的形状、形态、质地、程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意义在声调中的分布一定呈现互补性。声调在本质上并不是简单的别义标记,而是汉语使用者在语言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语言实际,利用声调自身特征以及声调对于词语语音及发音过程的影响,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模拟自然事物特征的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古代典籍中的"言"字的用法,对先秦经典中的"言"字进行仔细研究,发现它共有五个意义,与传统的研究有较大的不同。它既是一个虚词,又可以是实词。既是动词、名词,又是代词、连词,还可以作为形容词尾,争论较大的是作为代词使用,而它本身是具有代词功用的。  相似文献   

12.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二人称代词的称数,比较它们的发展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人称碟词在殷商时期的卜辞中极少出现,"汝"、"乃"表示单数,"尔"为复数。西周时期,"女(汝)"、"乃"、"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戎"为单数。春秋时期,"尔"、"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而"只表示单数。战国时期,"女(汝)"、"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基本为单数。秦至汉初,"若"、"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尔"只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汝(女)"、"尔"、"若"、"而"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为单数。  相似文献   

13.
狄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期居住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狄族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异称,又称丁零。任一飞先生指出:“丁零,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丁令、丁灵、钉灵。而狄历、敕勒、特勒等都是丁零的音变。”此言极是。狄族及其异名,是古代汉文典籍对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的统称或泛称。从汉语语音史的角度看,它们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由同一语源的汉语译音分化演变的产物。从汉语音韵学的观点进行研究,尽管汉字书写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读音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古今声调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探索并归纳了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从文字、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五个平面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可以发现:第一人称代词字源有假借字、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从声母上,可以把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分为两套:第一人称代词语义方面稍有区别;句法功能和称数不同;语用方面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连词用于连动式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从《尚书》到《左传》到《史记》,连词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连动式中连词的使用频率则经历了从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连词在上古连动式有语法、语用和语义三个方面的功用,其使用频率的变化则存在连动式语法化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表现语气的句调各方言相似,中外各语言也基本一致,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陈述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古今汉语句调也应基本相同.语气词是与句调共同来表达语气的,其字调受句调控制.上古汉语中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与语气词的字调有比较整齐的对应,陈述句用上声字,一般疑问句用平声字,这应为上古字调的反映.上古平声和上声有音高的区别,平声是升调或高调,上声是降调或低调.语气词中没有入声和去声字,入声的缺位是由于塞音尾不利于顺畅表达语气.上古上声大量作语气词则说明其没有塞音尾,上古语气词主要是阴声韵(少数几个为阳声韵)也说明上古阴声韵没有塞音尾;去声问题比较复杂,其性质待考.上古语气词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是该时期的声调状况.  相似文献   

18.
王红生 《云梦学刊》2016,(6):104-109
上古汉语OV词序是继承原始汉语述宾结构词序而被赋予新价值的语法形式。综合归纳诸种OV词序所表示的语法价值,可以确证这种词序表示的语法价值是凸显句法焦点。讨论上古汉语OV词序的语法价值这种问题,对深化认识汉语历时句法学的一些重要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芹 《殷都学刊》2023,(4):110-114+153
通过对高诱“三书注”音注通假39例语音关系考察,发现上古声韵相同16例,上古声同韵不同7例,上古韵同声不同14例,声韵不同2例。上古声韵相同反映通假音同的语音基础。上古声同韵不同通假韵部存在对转或旁转关系,读音相近通假。上古韵同声不同通假表现了上古牙音与喉音匣母的密切关系,端章组来源同一,精庄组来源同一,明晓母存在语音关联。上古声韵不同通假声纽同发音部位,韵部存在对转或旁转关系,读音相近通假。  相似文献   

20.
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是指汉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化结构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伦观念等内容,它们又集中地体现在命名理据、构成方式和体系关联之中,并从这三个方面反映和折射着汉民族多方面的深刻而又复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