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英同志有《晚清小报录》一书(收在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一书中,1958年3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近代文学史和报学史上有关晚清文艺小报最完备的书录,收有小报二十六种,另有六种,仅备有名目,共计三十二种。我最近在搜集晚清文学史料中,新发现了三种晚清文艺小报,一为《国华报》,一为《黄浦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在治史上倡导客观主义史观——"史学即史料学",注重史料研究,为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客观主义史观带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倾向,对唯物史观的建立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在治史上倡导客观主义史观——"史学即史料学",注重史料研究,为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客观主义史观带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倾向,对唯物史观的建立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代起,大批中国近代史料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对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无论是在资料整理、史料检索,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为重写中国近代学术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具体而言,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学术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促进了史料的传播和运用;引起了中国近代学术史史料检索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课题的设计和难题的考订;实现了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促进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引入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英国《泰晤士报》有关中国晚清时期的大量报道是研究近代中外关系的珍贵史料。本文以该报有关1898年前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活动的报道为例,指出这些报道不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须注意的是它代表的公众舆论力量当时已成为影响英国政府有关决策的一大因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宝卷学发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卷是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的专用经典,是从事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料;宝卷又是流传在中国下层社会的一种通俗文学,亦是从事中国民间俗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都对宝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搜集到著录,从整理到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对中国近代小说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重点择采,抉发了大量研究史料。他把近代小说确立为中国小说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并且将辑佚、考证、辨伪等传统学术方法与类型批评、比较法等整合成科学的小说研究理论方法,显示了卓越的史识,为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和现代范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对中国近代百年史的研究与讨论已更加活跃起来了。在经济史方面,已展开了近代经济史分期问题、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等问题的讨论;在政治史方面,已展开了义和团,辛亥革命等问题的讨论;在历史人物方面,已展开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治学术思想等问题的讨论;同时,对近代史料的调查研究和整理,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已出版了《洋务运动》、《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钱庄史料》等等。这是当前学术界的良好现象。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百年史,不仅是近代史专业研究工作者的事,恐怕大家都应  相似文献   

9.
谢维扬 《文史哲》2007,(2):47-54
顾颉刚先生所编《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对于中国近代学术,包括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古史研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古史辨》所从事和倡导的“疑古”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试图为建立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古史研究寻求合格的史料学基础。但主要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古史辨”学者们当年对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的复杂性尚不能有充分的了解,因而在对古书真伪、成书年代、作者,乃至其中某些特定内容的史料价值以及各宗古书资料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简单化的缺陷。在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古史史料学基础问题的研究中,最值得重视的领域之一,是对于新出土文献的研究。在大量新出土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有可能获得某些较之以往更合理的古史史料学概念,建立现代古史史料学概念的整个工作也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 ,活跃于中国报坛的基督教传教士所办报刊 ① ,无疑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工具 ,但它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近代报业文化的引入  十九世纪初期 ,当表露了西方近代报业文明的传教士报刊最早出现于东方之际 ,清帝国统治下的中国报业 ,仍然是封建官报的天下。自封建官报之后 ,又产生了民办的小报和《京报》。小报的出现 ,虽然突破了官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 ,揭开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的第一页 ,但是作为非法报纸 ,面对无休止的封建限禁 ,终难实现自身的完善。而对社会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1.
许翼心 《学术研究》2007,(7):153-157
郑贯公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一位重要的民主革命派宣传家。1900年至1906年间,他先后参与六家报刊的编辑,其中包括:创办并主编第一家海外留学生期刊《开智录》,主编近代报纸的第一个文艺副刊《中国日报·鼓吹录》,创办和主编第一家文艺性革命小报《有所谓报》。他率先将通俗文艺引入报刊,并编撰了最早的一部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创作了大量反帝反封建的新粤讴。他堪称中国近代报业怪杰,文界革命急先锋。  相似文献   

12.
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主办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底在成都召开。来自京、津、沪、汉、渝等市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地方史和城市研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应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近代城市史研究”——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四个课题组部份同志于1988年9月上海座谈会上的建议举行的。会议以近代城市研究为中心议题,就近代城市研究的意义、内容和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近代城乡关系、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发掘大量第一手史料,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初兴时期一些的基本状况,辨正了近代藏书楼与图书馆的关系,指出近代藏书楼就是现今意义上的图书馆,两者只是名称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赵德馨、周秀鸾、姚会元、班耀波所著的《近代中西关系与中国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一书,受益匪浅.该书在对大量不可辩驳的史料分析、量化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求实的态度对近代中西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阐述了近代中西关系的特殊性及其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发展道路,对一个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写出了新意.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中,对近代文学的研究是薄弱的一环。近几年一些研究者在发掘近代文学史料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某些在近代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社团流派以及对近代文学分期等问题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却缺乏从宏观审视,以史为系统的论著,尤其是在高等学校近代文学的教学中,尚无一部材料翔实、见解深刻、阐述全面的通用教材。陈则光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多年,他的新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刚一问世,便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企业史料工作的发展,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和民族资本发展史的科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族资本一直受到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所以要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和民族资本发展史,必须同时研究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发展史,而企业史料工作,也应该包括帝国主义资本典型企业和官僚资本典型企业的调查和研究;但两者的调研工作至今还是空白点。所以今后企业史料工作,有其广阔的道路,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科学研究任务。关  相似文献   

17.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文学发生变异、新兴通俗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本文从所掌握的社会经济史料和文学物质资料出发,采用描述分析与数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文学的变异和通俗小说的发展.本文认为明嘉靖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其市民阶层的扩大和文化消费欲求的膨胀,明清文化市场得以成熟,文学消费观念的形成与生产消费文学的文化人队伍的组成是当时文化市场的主要特征.文学进入市场,使文学从传统的文人自娱走向大众消费,从而发生变异,通俗文学因此崛起并获得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警察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研究近代中国警政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就清末民初的西部诸落后地区而言,近代甘肃的警政建设在许多方面具有典型性。研究近代甘肃警政史,可为近代中国警察制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有助于完善近现代中国警政史乃至近现代中国政治史的总体结构研究;同时,这也是认识近代甘肃历史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深入研究近代甘肃史、西北史均不无补益。目前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相当薄弱。本文试从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深入研究的史料等方面对近代甘肃警政研究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研究(1897-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社会科学》2007,7(11):164-173
本文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年)》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其他史料,力图勾勒出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外商垄断的市场中破土萌芽、几遭磨难,顽强应对日本同业的倾轧挤压、最终由弱到强、同业连心共同抵制日货回沪的艰难变迁之路。这是在近代中国"西器东渐"历史大背景下,器物文化史研究中经济层面的一项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正处在城市时代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沿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研究城市运行规律,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是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要求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中,外来移民成为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移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近代城市史研完的一个重要课题。湖北省社科院袁北星研究员所著《客商与汉口近代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是对这一研究领城的重要开拓,该书记录了近代汉口的工商业辉煌以及众多客商的奋斗梦想,为读者展示了近代汉口作为商业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