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星月·春光·秋色──《诗经》景物描写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百科生书式的诗歌总集,它不仅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我国上古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的重大题材内容,而且,更多的是通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吟咏低唱,表现了当时入门细腻而又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传统诗教中,主要是受孔夫子影响,偏重于把《诗经》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读本。孔子曾反复强调:“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②这样,《诗经》成了人们在各种场合言情达意的“语录式”工具,成了衡量一个人贤愚的准绳,因而,“断章…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文字之美是举世公认的,它的景物描写是这朵文艺奇葩的有机组成部分。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几乎囊括一切方面,对它的风景描写也是称赞备至的,笔者尝试在拙文中阐述其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李炳海《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许多最富于感性和精神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色彩描写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在《诗经》人物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描写她们的时候更是离不开色彩调遣。这些用色彩刻划女性的诗篇,一方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习...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描写人体美的例子不少,有些描写,表明上古人对人体美已有细致的把握。他们所赞扬的美,与当今某些人的观点并无二致,表现出古今审美趣味的历史延续性与时代的共同性,所谓“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例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意思是:那美人的“两手好象又软又白的嫩茅,皮肤又滑又白好象凝结的油膏。颈子好象又白又长的木虫蝤蛴,牙齿整齐洁白好象瓠瓜的子儿。有小蝉似的方额、蚕蛾似的长眉。巧笑的俊俏面孔啊,媚眼的黑白流动啊!”(陈子展译)其审美标准与今人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5.
刘宋时代的赋坛呈现出视听一新的气象 ,谢惠连的《雪赋》和谢庄的《月赋》是这个时代小赋中的写景名篇。作者经历、处境不同 ,赋中写景、抒情各异 ,本文试图从两赋写景的比较分析中着重探讨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诗经》具体文本的阐释,概括出《诗经》心理描写的五种方式,即含情描述式、复沓咏叹式、谈心呼告式、象征寓意式、比兴比拟式。并对这五种方式进行语言策略分析,从而探讨《诗经》在心理描写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吕华亮 《兰州学刊》2009,(11):209-211
服饰是周人“分贵贱、别等威”的重要工具,也是贵族展示仪度的主要“礼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服饰描写因此成为《诗经》夸赞贵族人物的主要方式。《小雅·都人士》便是利用服饰的象征意义,塑造了诗人理想中的君子形象,表达了礼乐没落时代的周人对“美的理想”的普遍期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诗经》艺术描写中,涉及到战捷献俘馘古俗祭典。此种祭俗从殷商前的原始宗教与巫术活动演化而来,汉以后成为传统礼制中军礼的源头。研究这一祭俗现象,对于了解《诗经》宗教文化的绵厚内涵与悠远历史,以及搞清楚它们在具体诗篇中的艺术作用与史实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烈日和暴雨下》(见全国统编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从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节选出来的一段。老舍著《骆驼祥子》所写的大约是北洋军阀时代一个洋车夫骆驼祥子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命运,以及由此所揭示出来的当时城市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旧社会的丑恶面目。 《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段所写的是祥子与虎妞同居之后在盛夏季节出车时所受痛苦折磨的情景。这时候的祥子远不是开始拉车时那样身强力壮,那样倔强有志气了,但为生活所迫还是不得不在烈日暴雨下挣命。老舍先生很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老舍先生作品的语言尤其具有特色。《在烈日和暴雨下》就是写景生  相似文献   

10.
王颖 《理论界》2023,(11):92-97
《儒林外史》中的景物描写因其稀少与琐碎往往被忽略,事实上,这些景物描写体现了作者叙事写人的艺术匠心。它们前后关联,相互照应,一幅幅田园山水画卷构建了理想文士的精神家园,宗祠人文景观描画了真儒们的理想社会蓝图,都市景观对真儒改造社会理想幻灭的原因给予了一定的揭示。《儒林外史》的景物描写为小说主题的揭示以及文人精神追求的展示提供了形象的图鉴,对小说的文本建设有着重要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诗经》学的神圣化与元代《诗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由南宋至元的一二百年间,我国的《诗经》学发展经历了一段十分特殊的历史道路。由于理学家的介入,南宋开始,出现了对《诗经》及其研究的神圣化,并以直接、间接承继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诗学为荣耀。有元一代紧承宋后,自然也就形成朱熹一家之学独擅的局面。元代诗学唯宗朱传,少见异说,严重流于封闭化和狭隘化,极大地束缚了元代学者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最终导致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少有创新,实在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诗经》的小学训诂与经学训诂包括:《诗经》之风、雅、颂与语体之口语体、正式体、庄典体的对应性。文章讨论朱熹《诗集传》经学训诂与毛传、郑笺之不同;马其昶《毛诗学》出而“经学不得废”;戴震《毛郑诗考正》的小学训诂与经学训诂考证法,以及《诗经》三体与《春秋》褒贬所表现出孔子“语体施教”的特征与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诗经》兴象诗是上古文化的诗歌形式。上古以泛自然为神。自然神主宰生死祸福,与上古人有各种神秘关系,成为上古人的图腾。在祭祀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以诗歌呼祷图腾以求福佑,成为社会风习。《诗经》图腾兴象诗有三类:祖灵图腾兴象诗、自然神图腾兴象诗、天帝图腾兴象诗。  相似文献   

14.
潜心研究填补空白─—《古籍异文研究》评介管锡华古籍异文是汉语古代文献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指由同书的不同版本、同一事的不同记载和引用异词所形成的古籍问的文字差异。对异文有所认识并予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至迟可以追溯到周末。《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  相似文献   

15.
《诗经》邶、鄘、卫三风中的女子既多且美,其体貌之美有概而言之者,有分而述之者。与其他国风相比,这三风表现女性体貌之美注重细部,如对女性的手、额头、眉目、牙齿、颈部、笑靥、头发、步态等精描细绘,体现出细致化的特点。女性以硕为美,是从当时生产和生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产生的审美标准,而三风写女性美突出白这一特点有殷人尚白遗风的留存。三风中的一些审美标准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体现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对源于《诗经》的成语及其演变进行研究,考察其演变过程。认为社会发展、作家的主观性、讹变、词义的变化是导致《诗经》成语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酷爱文字改革,耗尽我十多年业余时间.我选注过秦汉散文和律诗绝句,也下过几年功夫;并不喜爱《诗经》.1978年偶然的机会使我考取研究生,1980年才开始读《诗经》.近年来发表几十篇短文,都是读《诗》时偶然所得.换句话说,我那些看法,不是经过长期地深思熟虑形成的,而是偶然产生些假设,立即查阅资料,随手作些论证.可能有不少漏洞.老实说,有些短文我就没有打稿.这些“偶得”是怎样得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诗经》异文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异文研究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唐代以前古人使用汉字的习惯、方式和规律问题,关系到毛《诗》和鲁齐韩三家《诗》用字特点和规律问题。而类型研究又是《诗经》异文研究的核心和重点,《诗经》异文诸类型一出,从一定的意义上就可以说,是把唐以前古人用字的习惯、方式和规律具体化了,把毛《诗》和三家《诗》用字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化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9.
毛宣国  王璐 《云梦学刊》2010,31(4):95-101
作为中国近代文学、美学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梁启超在多个学科和领域都有开拓,《诗经》研究也不例外,这具体表现在:第一,提出《诗经》的读法问题,对《诗经》作文学、历史、应用的多重解读;第二,以《诗经》为范例,探讨中国古代诗歌情感表现方法;第三,从时代、心理、审美趣味的变迁出发,探讨《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另外,梁启超的《诗经》考证,由于注重材料搜集和归纳方法的运用,也取得一些值得重视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诗经》诗学研究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正是在这个环节上。王夫之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辛勤的耕耘,登上了古代《诗经》诗学研究的顶峰,总结其成果及其经验,对当代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