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从"国"之大处着眼,从"家"之小处入手,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逻辑理路。优秀传统家训蕴含着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源泉,它倡导"睦亲和家"的家庭理念,并推崇"公忠报国"的价值情怀。在推进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中加强家国情怀培育,要有鉴别地对待传统家训,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要着力衔接当代家风建设,将其融入于日常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创新表达方式,在生活化中融通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2.
不能把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称作"民族国家文学"。与西方政教分离的世俗化不同,中国的现代进程是由王权社会向民权社会的转换。欧洲形成民族国家有"国驱"和"族驱"两种方式,分别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既没有法国式的"国驱",又没有德国式的"族驱",而只有"他驱"。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民族国家。由民族国家建构民族国家,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他驱"带动的现代民主国家建构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破坏了原来和谐互济的"国"族"关系,新"国"不偕旧"族",旧"族"不援新"国"。"国"族"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不仅决定了改造民族性成为清末民初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主题,而且严重地影响到此后中国的现代进程。为变"国"而变"族",变"族"以应变"国"之需,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清末民初的语言文字变革和"文学革命",以及随"文学革命"而来的从内质到外形的文学革新,都是为应变"国"之需而"去族性"(自我更新)的证明。把晚清以来集中体现"国"族"冲突和民族文化性格变化的文学看成民族国家文学,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引向了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从"诗国"和"诗派"说起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  相似文献   

4.
诸吕之乱、七国之乱的爆发与大规模削夺王国封地有着较大或直接的关联。文帝时期的王国政策分为"收国"与"分国"前后两个阶段,二者都建立在对吕后时期王国政策的反思和借鉴的基础上,贾谊的"众建"之策无法涵括文帝时期的王国政策。七国之乱的爆发宣告了晁错削藩政策的失败,战后对王国封地的削夺也是对战败者的一种惩罚方式,不能单纯视为削藩政策的延续,"削藩"同样无法涵括景帝时期的王国政策。从叛乱的视角来看,西汉前期王国政策的演变是一个对实践不断反思、调整和更新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5.
宋襄公畸形"仁义"心态之文化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襄公以"让国"而博得"仁义"之名,宋楚泓水之战又以"仁义"而败覆.他的"让国",似乎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智慧;泓水落败,却又暴露出一个阴谋家的愚蠢.其实,自矜仁义的宋襄公是一个凶狠残忍的伪君子.宋襄公这种畸形的"仁义"心态,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6.
马奇 《南都学坛》2009,29(3):67-68
南阳大调曲是一种曲牌连缀体的曲种,题材广泛,曲牌多样。其中取自"三国故事"的篇目多采用通俗易懂、多姿多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配之以独具特色的曲牌音乐,雅俗共赏,既普及了"三国文化",又促进了南阳大调曲的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先秦中山国乃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所建,曾经是一个"地方五百里",兵车千乘,实力仅次于"七雄"的二等强国。但由于时代悬隔,先贤旧闻传之甚少,历史文献散佚严重,有关这一古国历史的诸多问题长期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葬群和灵寿故城遗址的发掘为揭示其真实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中一号墓出土的方壶铭文"■"当释读为"士",铭文印证了传世文献中有关中山国尊贤重士的记载,揭示出"士大夫"阶层当时不仅业已崛起于华夏诸国,而且开始活跃于夷狄之邦。  相似文献   

8.
公忠,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纲常中,公忠被看作"为国之本","天下大公之道",是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义理之归".究其原因,盖由公忠之德的兴废,直接关涉着社稷安危,天下兴亡.它要求人们"以公灭私"、"临患不忘国"、"天下为公"、"公而忘私"、"至公无私",特别是"忠先于孝"思想的提出,打破了忠孝难两全的局面,把忠拔高到无上的地位.虽有维护忠君道统之敝,但基本精神还是恤民安国.孙中山先生也倡导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精神,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弘扬公忠精神,对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诞生之初未被纳入批评视野的"平安假名日记",经过"国学"、"国文学"运动的推升,作为"国语"的基础——"和文",以及描写了所谓的日本的"国民性"而受到高度评价,最终成为作为"制度"而被创造出来的"国文学"的一部分,被经典化为"平安女性日记文学"。  相似文献   

10.
孟子思想中"仁义"的实现离不开对"时"的把握。孟子"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身、家、国、天下这四个层面。在"身"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个体行为不应拘泥于"仁义"之名;在"家"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家庭成员之间不应拘泥于"人伦"之名;在"天下"与"国"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执政者不应拘泥于尊卑有别之名。  相似文献   

11.
西安是中国历史时期多个王朝之都城,也是中央王朝控驭西北地区重镇以及挽毂中原与西北、西南地区之枢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后,以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为首,调整改革关中地区的行政区划,是重大的学术与现实问题。对历朝历代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政区设置进行分析,对形成的一些相沿成习的重要特点进行论证。研究认为,撤销咸阳市与铜川市并入西安市,重现西汉“三辅”、东汉与隋代关中三郡并立之历史时期经典型的行政区划建置格局;咸阳市原辖之秦都区、渭城区列为西安市市辖区,渭城区改称为“咸阳区”;黄陵县划入大西安市内,增加清明黄帝陵祭祀的影响力;渭南市富平县划入大西安市;另还将渭河源头之甘肃省定西市下属渭源县、陇西县以及泾河源头之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下属泾源县也划入大西安市。如此,形成以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为首之关中平原城市群,可更有力地推动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中心、“一带一路”对外交往高地、丝路文化高地以及内陆开放高地与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2.
在从波特"钻石模型"的6个要素方面对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应按照"抓住‘一个中心’、立足‘两个基地’、把握‘三个重心’"的思路发展,并提出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为西安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民国西京建设档案、地图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西安城市供水、排水体系建设、自来水建设规划、渭河航运规划等内容。分析认为:陪都西京时期的城市水利建设是当时西安城乡诸多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城市近代化步伐藉以迅速加快,城市景观面貌得以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4.
西安唐风园林在营造理念与手法中运用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并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与艺术效果。唐风园林中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得唐风园林更具特色与韵味。如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唐风园林便充分运用唐风园林的造园手法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和西安本土民俗文化元素,使得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相互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区尼寺文化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尼寺的存藏现状,考察后发现西安地区尼寺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人物著名,为有效保护西安地区的尼寺资源,守护珍贵的宗教文化,开发宗教旅游,增强西安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而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及相应产业政策演化历程,把中国旅游产业政策演化划分为起步发展阶段和不断完善阶段。以1978~2016年中国国家层面486项旅游产业政策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3个维度,定量研究了中国旅游产业政策演化特征。研究认为,中国旅游产业政策力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但总体处于波动上升态势,旅游产业政策的年均单项政策力度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贸易管制在1995年以前是主要的产业政策措施,1995年后,产业政策主要措施演变为法规监管;规范旅游市场是近40年来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的最主要目标,占比高达56%。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时,应当注重产业法律法规建设,改变以往过分依赖通知与条例的现状;要在注重行业标准、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等措施运用的同时,不断创新财政和金融措施支持旅游业发展;增加对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新产品供给和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产业政策目标设定。  相似文献   

17.
朱熹从义理层面论述了祭祀与鬼神的关系:强调鬼神的本体论意义,重视其天地转化的功能;认为鬼神既是阴阳二气物质,也是二气相互作用、转化的功用与性质。朱熹的祭祀思想与实践引人注目,强调义理与礼制并举。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地制度的创新形式,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实际权益缺失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环节。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国家对农村金融财政的支持力度、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健全信息平台、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等措施可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给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西安市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对西安市2003~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提高,西安市生态足迹需求量的上升且生态赤字逐年增大、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将有利于西安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对西安市雨水资源利用及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西安市雨水资源经济系统SD模型;对模型基本功能进行了仿真,得出只要加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西安市经济才有持续稳步增长的水资源基础;之后进一步对西安市雨水资源经济系统进行多种政策方案模拟,选取最优方案;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