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进党章,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大战略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风文明建设的提档升级。抓住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提高,是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3.
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欢 《兰州学刊》2007,(3):75-78
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文章分析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从把握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积极探索了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不仅是儒家孝治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当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根源.孔孟的仁孝观不仅强调要孝亲敬老,而且将其上升为治国之道,孝治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政治伦常.而我国近些年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乡村文化衰落与凋敝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基于儒家孝治思想的乡风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积极推进孝治思想与乡村教育、与乡村移风易俗、与建设美丽乡村、与基础保障相结合,使孝治思想落地生根,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时期暴露出来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根源于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能够营造健康的经济社会秩序 ,协调利益关系 ,整合各种社会力量 ,把人们的行为导向有利于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的轨道 ;为此 ,制度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目标合理性和过程合理性的统一 ,把握制度选择、创新的历史坐标和文化继承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制度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当前青岛市乡风文明制度化建设的实践来看,部分乡镇(街道)和村庄(社区)层面的具体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还存在着缺少一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纲领性制度、市级主管部门尚未全面推行乡风文明的制度化建设、各地乡风文明的制度化建设呈现出不平衡状态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制度化建设,青岛市应尽快制定一部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划或实施意见(纲要),有关部门出台全面推行的相关规定;扎实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的保障性制度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属地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农村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抓好载体和社会环境建设是搞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青海以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标,以移风易俗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制度等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道德实践和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三下乡",为基层乡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和有效智力支持。强化村民自治管理,推行"一榜两组三约"自治制度、"五严禁一承诺"村规民约、"7531"工作法、"2+3+X"治理模式,规范引导群众言行举止,扶正群众价值取向,营造向上向善社会风尚。强化依法治理、依法办事,依法推动信仰文明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龙 《理论界》2010,(1):14-15
在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潮流中,乡风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着手,凸显大学生村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积极贡献和现实困难,力求建立合理化的长效机制,实现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0.
陈信凌  范懿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216-221
乡村振兴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乡风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性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精准传播弘扬乡风文明、振兴乡村建设,是当下的重点议题。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乡风文明不仅关系到家风民风、党风政风,它还关系一个民族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自觉体认与主动弘扬。因此,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发掘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从受众与传播者视角共同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和战略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任务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滞后问题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目前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下,必须从结构转换、目标选取和机制转变等角度,研究分析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建构原则、体系分类和制度定性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涛 《东南学术》2003,(6):62-65
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骨架 ,是全部社会关系有机协调的总体形式 ;而作为一个时代 ,它的存在、变迁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其结构功能是该时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分析 ,中国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组合的结构性时代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影响全局的、具有革命性的时代 ,它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必然产物。同时 ,随着这一时代结构的转换、优化和升级 ,必然会把中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问题 ,社会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体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事实终将证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是 2 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周红 《学术探索》2003,3(4):9-12
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90年代确立的基本治国方略.从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说,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论述政治文明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意义,探讨政治文明对依法治国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培育,是现代社会转变及其现代性建构及重建的重要任务,从国家、个人向社会的跃迁及其社会性的生成,决定着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之历史生成的艰难迟缓,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的突显,又要求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积极建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及其利己主义的批判,其有关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类解放的思想,其人类社会与社会化的人类的思想,即蕴含着现代性论域下的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培植。从启蒙以来直到当今时代,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建构特别受到社会的无政府化与民粹化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的解决,呼唤建构具有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社会文明学理论体系,加强社会文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审视社会文明的内在本质,统观社会文明的历史演进,评判社会文明的时代价值,引导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结构与过程进行分析,认为依法治国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其社会身份的主观感觉和确认。当前,“80后”已经或正在融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从不同维度对其社会认同进行研究,有助于由浅入深把握其精神面貌及生存状态,及时发现并积极化解其认同危机,使群体行为统一于国家的社会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一、“资治”传统的批判中国人治史自古就有“资治”的传统。“资治”风格蔚为风气于何时 ,恐已很难确考 ,不过官史修撰风格成型于班固 ,当没有什么疑问。汉代两大史家司马迁和班固的治史风格正对应于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的传统分野。司马迁是究天人之际 ,笔法宏括人生际遇 ,个人性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谓是“治学为己”的典范 ;班固乃官史之祖 ,虽有个性但蓄而不发 ,强使灵性隐于匠气之中 ,奉守的是“治学为人”的规则。到如今 ,以“为己说”成文者已成天籁绝响 ,为史挥发个性亦难上加难。理由是司马迁“游于艺”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