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国际审计准则ISA200提出了审计风险新模型,该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在分析该模型的逻辑结构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分析框架的形式对如何使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作了初步的探讨.特别指出了我国运用审计风险新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问题,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设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模式,并提出在加强信息库建设和各行业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推荐该审计模式的应用。研究结果对会计事务所控制审计风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国外出现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致使许多专家学者将审计的失败和无效归罪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认为正是这一技术方法的复杂性增加了审计风险.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产生的背景、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国内所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障碍及运用风险战略系统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与模式,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结合水利勘察设计企业实际,以行业内部审计实务为出发点,明确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现实意义、行业优势与面临的问题,以推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是审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对风险导向模式产生背景的研究出发 ,详细分析了我国引入风险导向模式所涉及的三个相关问题即态度问题、评估问题和成本效益问题 ,并从我国风险导向模式的引入方式、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固有风险的评价与分析以及在我国运用风险导向模式需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协(2004)69号”文关于审计风险相关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意味着协会“独立审计准则建设的重点是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为基础,拟订和修订审计风险准则,以强化会员在执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降低审计风险”这一行业建设战略思想进一步得到落实。但总的来讲,风险导向型审计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理论和实务上都不够成熟,如何科学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目前还是一片空白,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审计准则,新准则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方法,构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在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如何认识和防范审计风险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新审计风险模型下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并提出了防范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部门考核、任免、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又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因受业务复杂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十分必要。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入手,对风险导向审计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然后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来源,最后结合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给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广夏”和“安然”事件后,会计学术界对风险导向审计予以了特别关注,并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概念、本质及程序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探讨,这种探讨有利于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多元化概念的并存也会造成审计人员的无所适从。认识上的不统一、理解上的差异不利于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运用、发展和创新。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五大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审计倚重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新审计准则重新定义了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的概念,修正了控制测试的情形及具体要求,适应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对内部控制实施风险评估及控制测试的需要.正确理解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恰当界定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的涵义,对审计理论和实务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低碳经济导向下,碳审计逐渐成为了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推动工具。我国碳审计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碳审计体系不健全,碳审计环境不够成熟,相关专业人才也极度匮乏,而国外碳审计则发展得相对完善,故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基础。文章主要阐述了国外碳审计发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了对我国发展碳审计的启示,即加强碳审计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的碳审计环境及明确我国碳审计的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2.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伴随着审计风险.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位、机构设置、审计对象范围的扩大和信息环境等与审计风险密切相关.文章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是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开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概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指标,希望对我国开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风险越来越成为审计工作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无论是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还是国际注册审计师协会发布的最新的审计风险模型都是在传统的审计环境下,对于审计风险模式的界定和计量。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原来的风险模型面临重构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 ,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加强内部审计提出了三点看法 :一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二是审计师个人的客观性 ,三是经费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审计界审计风险日益得到认识和重视 ,内部审计人员有责任探究审计风险理论 ,充分认识审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探索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并将其运用到内部审计实践当中 ,建立控制审计风险体系 ,从而达到规避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巩固内审部门地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