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雀山汉简抄写于西汉文、景至武帝初期,字体属篆隶,是难得的手抄文献.文章根据异写字和异构字的理论,对银雀山汉简中的异构字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共分析异构字68个(组),异构字的类型4种.银雀山汉简异构字的探讨,无论对通读简帛文献,还是对汉字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出土的木牍资料,为我们揭示了汉代郡、县、乡三级《户口簿》的基本内容。但三例《户口簿》在格式与内容上存在不少差异。《二年西乡户口簿》在记载西乡户、口数量的同时,还记载了大男、小男、大女、小女的人口数。纪庄木牍《户口簿》记载了东阳县及其所辖6个乡的户、口数量。《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集簿》记载了乐浪郡及其所属25县的户数、口数的情况。但纪庄木牍《户口簿》和《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集簿》都没有人员的分类记载。《户口簿》只是上计簿中众多人口数据来源的簿籍之一。  相似文献   

3.
《管子》主要部分的产生当早于银雀山《王兵》,本文从三方面论证银雀山《王兵篇》为割裂之作:《七法》、《地图》、《参患》篇章独立,结构完整;《管子》相关篇章与《王兵》篇章结构和语句作比较,可以考证《王兵》是删减《管子》篇章而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引用了《老子》、《墨子》、《尉缭子》及《周礼》的语言,可以推断《王兵》非独立成书,系抄录当时的传本,加以整理而成。《管子》主体部分当成书于春秋末年,《管子》抄袭《王兵》的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抄写年代应当在汉景帝之前,所以它也应该是现存最早的《晏子春秋》版本。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出土可以帮助我们校订《晏子春秋》传世本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过分迷信简本《晏子春秋》,认为它一定优于传世本和《群书治要》本。事实上,根据其内容的思想倾向来看,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很可能是墨家传本,而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晏子春秋》与墨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银雀山汉墓出土《唐勒赋》命名应该统一,作者当为唐勒无疑。《唐勒赋》的出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及学术史意义,尤其是有利于澄清宋玉赋这一学案,同时也进一步证明汉代散体大赋确由战国时期尚未定型的散赋发展而来,与西汉时期的枚乘、司马相如赋作有直接渊源,并不断完善直至确立为规范的体式。唐勒是赋体文学尤其是散体赋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理应得到文学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青川木牍》中的“鲜”字进行了释字的梳理,并对“鲜”训读为“猕”的说法提出疑问,认为“鲜”通假为“散”,表示芟杀草木之义;或者直接将“鲜”读为“杀”字,“鲜草”即典籍中常见的“杀草”一词。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简出土之后,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纳入研究者的视野,研究者多从中考查汉简反映的战国时齐国土地制度、粮食产量、法律制度,亦有从词语角度进行研究者。《十三篇》中《王兵》篇的内容分别见于《管子》中《参患》、《七法》、《兵法》、《地图》等篇。以《王兵》与《管子》相关篇章作比对,考察《管子》版本的流变和乾嘉以来学者研究《管子》的成就,可以发现汉简《王兵》可以校正《管子》版本流传中的讹误,《管子》传世本亦可以帮助银雀山汉简的释读。  相似文献   

8.
数量词的研究历来是人们研究的焦点。《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中的数词表达准确,量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其中标准量词13个,准量词7个,其称数法的表示多样灵活,并且不定数以及倍数分数的辅助表达,使得《银雀山汉墓竹简〔贰〕》在语言的记录准确性上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9.
"杀士"一词见于<尉缭子>等传世兵书中,银雀山汉简<兵令>也见"杀士 ",<孙膑兵法>更有<杀士>残篇.学者们对它有多种解释,包括"杀死士卒"、"减少 士卒"等.这些解释比较符合"杀士"的字面词义,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它们与兵法著作者 的本意和当时的战争实际相去甚远.将"杀士"理解为"牺牲士卒"也有违军法"亡士卒多 者,斩"这条军法.结合军法原理和有关条款,应该把"杀士"这个概念理解为:通过赏信罚必,使兵卒成为敢于拼死杀敌之士.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公布的纪庄木牍《户口簿》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第一份汉代县级户口统计资料。这份户口资料,对我们认识西汉前期全国的人口数量、各乡的户口数量、八月案比制度,都提供了新的信息,深化了对汉代人口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赵宠亮 《南都学坛》2009,29(4):7-10
就现有材料而言,汉简所见"助吏"一般为下级的基层官吏,其担任的职务有燧长、府佐、置佐、令史等。在担任职务时,助吏的身份一般要注明,其格式则为"助+职务名"。这种为吏方式和我们通常了解的"守"行"假"等不同。分析相关文字记录,可以加深我们对汉代边地状况和汉代为吏的具体形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张俊民 《南都学坛》2010,30(1):10-21
从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近1.8万枚简牍资料所见的"亭名"、"亭长"和亭来看,其中"亭"可以分三种:边塞候望之亭、行政治安之亭和邮驿之亭。部分亭存在的时间很短,有兴替之变。以"亭"为中心研究悬泉汉简文书,揭示西汉之时相关的社会信息,特别是效谷县的邮驿道里和邮驿系统之结构。"置"、"骑置"和"亭"构成了效谷县的邮驿系统和文书传递线路。  相似文献   

13.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木牍文字的现有释读存在误释和应释而未释现象,如"(木合)"释作"洽""治","出"释作"土"等。  相似文献   

14.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杰  李芽 《南都学坛》2009,29(1):6-12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植物性香料十余种,分别为花椒、佩兰、茅香、辛夷、杜衡、藁本、桂、高良姜、姜等;香具四种,分别为香奁、香枕、香囊、熏炉(配有竹熏罩)。它们基本代表了西汉初期贵族熏香习俗的物质概貌。汉代人对香料的使用,既有着美味饮食、宗教祭祀、香身、保健、防腐等实际用途,更有着对香料所蕴含的精神气象的迷恋,反映了当时的用香习俗。  相似文献   

15.
海昏侯墓新出《春秋》类简牍,据北京大学简牍整理小组的整理和释读,发现与《公羊传》关系密切。海昏侯墓《春秋》类简牍,反映了西汉中期公羊学的发展状况,折射出公羊学与汉代政治的密切关系。依据所见汉代文献,对汉代人引用公羊学思想的事例进行细致梳理,可以发现,公羊学被广泛应用于当时政治、法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上自皇帝下至士人普遍引用的理论指导思想,对汉代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张家山汉墓竹简 (二四七号墓 )》释文和注释中存在的若干处字词问题 ,并对这些字词进行了新的考释。  相似文献   

17.
张家山汉筒《算数书》、《奏谳书》和《二年律令》中有一些汉初物价的记录,这为我们了解汉初的经济生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数据。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了解到汉初的米价虽然昂贵,但已明显处于回落之中;爵位价格昂贵,真实地反映了汉初爵位的含金量,体现了当时重视军功的时代特征;缯价昂贵,则真实反映了汉初手工业生产尚未恢复的状况。高祖时期奴婢价格低廉,反映了汉初经济残破,人民生活艰难的情况;吕后时期的刍稾价、棺木价低廉,则进一步印证了吕后时期西汉社会经济得到较好恢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通假”的定义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战国简牍文献中的通假现象的考察,发现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分别记录了一对同源词的情况。阐述了战国简牍同源通假所揭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顾丽华 《南都学坛》2007,27(2):14-20
近五年来,有关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研究有了较大拓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律文释疑,包括律文的制作年代、简的分类和顺序、简文个别字词的理解。二是政治史研究,包括官制、吏治、中央与地方关系、关津制度。三是经济史研究,包括土地制度、税收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四是社会文化史研究,包括户籍问题、继承问题、妇女问题、奴婢问题。五是法律史研究,主要侧重考察《二年律令》中律令的渊源、分类与格式、法律思想、刑罚原则以及具体刑罚。总结近年学界对《二年律令》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秦汉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