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宗泽 《社会》2011,31(6):103-129
本文以民族志方法,详尽考察了华北一个乡村中不同人员为预防“非典”(SARS)而付出的诸多努力及其社会政治影响。基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我们借“非典”预防事件考察了日常国家实践和普通百姓对于国家的观念。当地的“非典”预防过程大致经历了村民自我防护行动和官员与百姓联手共同防治两个阶段。研究表明,中国的“国家”,在当地村民看来,既是一个完整的官僚体系,又是一个由分化的且时而矛盾的机构、场域和过程拼成的复合体;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不断变化的形象和脸谱。  相似文献   

2.
周丹丹  李若晖 《社会》2016,36(5):197-221
“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命运。在西方,它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已被基本否定,但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却被广泛接受。西方“母权社会”学说体系的坍塌,为我们反思中国自身“知母不知父”之说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契机。晚清民国之际,这一话语体系被引入中国,之后被历史学家用来构造了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个特定时期,以期证明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外乎于人类之普遍历史。重新回到中国古代的经典文本自身,我们发现,在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脉络中,“知母不知父”具有各自独特的思想内涵。先秦文献所展示的思想世界与20世纪套用西方学术术语对其进行的描述之间存在裂缝。本文将梳理“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反思这一断裂对当今探索社会学本土化的意义,并由此发掘与阐扬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3.
蔡长昆 《社会》2012,32(6):182-203
本文以新制度主义框架为基础,以湖北省E市一个装修散工群体为个案,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建构、维持和变迁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结构限制了社会网络的建构,但当经济机会结构改变之后,个人会理性地、有选择地复制传统社会结构以再造社会网络。同时,传统制度结构也会“同构”再造的社会网络,这也是社会网络得以维持,进而得以稳定化和制度化的机制。所以,在社会网络变迁中,“理性”在社会网络建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构”则在社会网络的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总之,社会网络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是“共建”的,“差异化复制”和“制度化同构”是“共建”的两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刘正强 《社会》2014,34(5):147-173
由于中国乡村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诸多伦理性、道德性的内容,致使司法体制与乡村现实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抵牾。本文借由一起诉讼揭示了乡村司法的运行逻辑--“甩干”机制。基层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会按照形式理性的要求,以洁净化、纯粹化为目标,甩掉道德、习惯等诸多非法律的元素,实现对案件事实的重新建构,以一种生硬、执拗的方式对案件进行权威性的裁决。“甩干”机制源自民事诉讼程序中关于案件“受理”与“审理”的特殊制度设计,同时也是基于法律形式化要求的无奈之举,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式司法的“无知之幕”特色。“甩干”机制揭示了乡村社会中法律的实际运行状态及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5.
林超超 《社会》2012,32(1):197-219
本文引入资源动员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重新考察了1957年上海“工潮”中参与者、资源、动员网络和国家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工人逐渐形成了影响其后的行动主义传统,这种传统突出表现在行动者对外部合法化资源(来自国家意识形态、权威领导人的言论、官方舆论倾向等)的依赖和获取之上,并与精英、认同和网络一起构成其行动主义动员机制中的诸多要素。  相似文献   

6.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佩 《社会》2016,36(3):167-191
在项目进村过程中,"新代理人"成为描述当前村治主体角色性质的核心概念。契合当前项目进村要求,进而满足村庄社会项目诉求是"新代理人"形成的权威基础。在基层政府"悬浮"的背景下,村治主体的谋利冲动与村庄社会的项目诉求相互交织,村庄中交际能力强、关系网络广且关系重心和利益空间在村庄之外的部分村民登上村庄政治舞台。"新代理人"的治理实践表现出一种利益治理的逻辑,这实质上是后税费时代基层治理困境的延续。在村庄社会增量逻辑的主导下,以"新代理人"为核心要素的村庄权力结构呈现固化态势。"新代理人"与传统代理人在权威来源、精英替代逻辑、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这也凸显出"新代理人"概念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新代理人"脱离于国家和乡村社会的双重规制,是基层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议题。  相似文献   

7.
潘光辉 《社会》2017,37(3):131-162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撤点并校”的政策调整下,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机会的。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到2012年追踪个案的数据,通过对农村学生小学至初中毕业升学历程的回溯,建立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辍学模型”和基于Logistic模型和线性概率模型的“升学模型”,发现家庭背景始终是影响子女教育机会的重要因素。在“撤点并校”刚开始执行的年份,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风险反而有所降低,家庭背景在“撤点并校”后对于子女的入学几率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一政策使得农村家庭在教育上“主动投入”,而这种家庭层面对于政策的回应使政策的影响效果被削弱或者推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家庭背景在教育层面上的再生产机制是每个家庭在制度驱动下做出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崔应令 《社会》2015,35(2):29-57
西语“society”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术语生成和观念再造的三次转变:以“会”或“民景”、“国中之民”等对译,强调社会组织和“民”、“民俗”、“民景”、“为民”的内容;以“群”为主的对译形成以“群”为基础、目的和根本的“群本”式现代化思想,倡导善群、合群和变革以强国;以“社会”为主的对译,在对理想社会和理想国家的诉求与探索中确立了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普遍价值的基础。术语的生成与时代的变化同步,观念的再造体现了近代学人积极参与现实改造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和直面人类终极前途的理想情怀。  相似文献   

9.
王三意  雷洪 《社会》2009,29(6):127-147
本研究考察郊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种房风”现象,选取了W市近郊一个行政村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主要以访谈法,辅之以观察法和文献法来收集资料;从“种房”现象主体主观的角度,考察农民“种房”成风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民“种房”是非现实需要的行动选择;选择“种房”主要是基于超额补偿效用,也有经营和增加收入效用、心理平衡效用、情感归属效用;农民“种房”行动是主观上的目的理性行动,且有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特征;而农民“种房”行动理性的诱因是种种政府因素,这是种房现象成风的根本内在原因。本研究的结论认为,更深层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是政府应如何调整自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李洁 《社会》2013,33(2):156-184
本文采用底层史观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去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江淮地区某村庄口述历史材料和文字档案材料的并置后发现,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讲述存在不同层次的叙述文本。乡村共同体的隐藏文本揭示了集体化末期基层村庄的行动能力仍然是权宜而分散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仰仗外部局势的变化。然而在上层精英的叙述中,群众及其需要却被赋予附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主流历史的叙述方式与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合法性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帅满 《社会》2016,36(5):36-63
以田园茶叶公司为例,本文运用集因素论和互动论优势于一体的圈子理论分析集体离职事件。研究表明,在以领导为核心的圈子中的网络结构位置决定了员工的去留、职级,集体离职源于组织中圈子内信任关系的受损、溃败所导致的圈子解散和替换。本文提出了五个研究推论:第一,职务结构和圈子关系的重合或分离会影响离职;第二,领导的圈外人最可能离职;第三,与小领导不和的大领导班底不会离职且会晋升;第四,圈间“桥”缺失会导致集体离职;第五,组织变革中的“幸存者”是大领导班底或圈间“桥”。本文有三个研究贡献:为离职研究提供了圈子理论的分析视角,拓展了圈子理论的解释范围;圈间“桥”关系协调作用的研究发现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有助于辨析圈间“桥”和结构洞概念。  相似文献   

12.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翟学伟 《社会》2009,29(1):109-121
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华人学界以来,其影响力使许多学者把它作为研究和解释中国人关系的路径,但在这种将“社会资本”与“关系”概念合并的趋势中有许多问题被遮蔽了。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与关系的各自抽象度、对应性和社会形态等的辨析,指出关系的研究基础是家庭本位的社会,而社会资本的研究基础是公民社会,它们在个体选择性、成员资格、公私利益、参与性和做人等方面都有差异。本文还探讨了关系及社会资本各自可能延伸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弱关系的弱势及其转化——“关系”的一种文化阐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艳 《社会》2007,27(4):175-175
本文试图对“关系”的文化特质加以探讨。作者首先梳理了学界有关“关系”的文化论题、结构论题和工具论题,并阐明了重拾文化论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有必要突破以往过于倚重中国社会本土概念的文化阐释方法,寻求更具有普遍意含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工具来界说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关系”现象。作为一种初步尝试,作者提出,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弱关系概念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作者看来,在中国社会,“关系” 是与家族(或家族)内部关系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关系形式,前者以弱关系为特征,后者以强关系为特征,两者在满足的功能、成员的可供选择性、规范性和社会分层效应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作者认为,“关系”实际上是指导社会成员处理某些家庭外部社会关系的行动模板。作者还提出,中国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弱关系文化,而且由于它善于促成弱关系向强关系的方向转化,善于从弱关系的动员中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因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4.
黄先碧 《社会》2008,28(6):39-59
社会网络是影响社会经济行动及其结果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类型,关系网植根于中国文化并广泛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根据对城市求职者所作的深度访谈,本文着重探讨在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制度背景下,求职者使用关系网对其就业过程产生的效力,并分析该效力的影响边界及其理论含义。研究发现,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关系网在就业过程中仍然发挥着显著作用,但是,其效力受到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岗位的技能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关系网的效力边界与转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密不可分;中国社会的“关系网”概念比西方学界研究的“社会网”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was founded at the beginning of 1930s by Alfred Schutz. His mundane phenomenology sought to combine impulses drawn from Husserl's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d Weber's action theory. It was made famous at the turn of 1960s and 1970s by Garfinkel's ethnomethodology and Berger & Luckmann'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otable accomplishments of Schutz and his followers and then proceeds to a shared shortcoming, which is that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is unable to understand meaning in any other way but as actors's knowledge. Therefore,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ists are forced to describe the actor's interpretations of meaning as transparent to the actor him/herself, even if they sometimes make heroic attempts to escap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conception. The limitation is apparent in Husserl's and Schutz's definition of meaning as a “reflective intentional act”, Garfinkel's use of the term “accounting” to refer to a signifying effect, and the way Berger and Luckmann describe their social theory as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oday, similar confusions are present in Michael Polanyi's “tacit knowledge”and in Giddens' structur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6.
All forms of humanism that consider the human as a yardstick of society are marginalized by a Digital Technological Matrix that dominates the human, minimizes its role, and transforms it, to the point of dissolving its boundaries with the non‐human. Speaking of essence and human dignity still make sense? The thesis of this contribution is that the human is redefined and re‐evaluated precisely due to the process that makes the human ‘eccentric’ and places it in the system environment. The human re‐emerges as an intransitive essence endowed with an original, humble, relational dignity. The human can and must be regenerated through the relational reflexivity operated by relational subjects contextually capable of re‐entering within themselves the constitutive distinctions of their humanness,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The specific ‘intransitive’ essence of the human lies in the impossibility for it to renounce the meaning of its own existence.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confrontation with robotic technologies, the value of the human being and his dignity change.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中国现代方志学》这部大型方志学术理论专著学术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方志政治理论、方志基础理论和方志应用理论。这三个理论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构架出围绕方志事业发展的较为完整的《中国现代方志学》学科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水雄 《社会》2005,25(3):187-206
在以往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中国学者或理论工作者都比较喜欢进行概念上的争论。这种争论某种意义上颇类似于西方中世纪对宗教教义的不同理解引发的辩驳,它对于正本清源,明晰人们的认知,改变意识形态,形成一种共识,促进社会转型是有较大作用的。不过,这样的学术活动,其实对于学术的直接的建设性作用甚小。当前中国学术界,这种现象少了一些,学者们转而满足于对经验进行简要概括,以期形成一定的能够唤起读者共鸣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能够引起一定的社会效应,然而,其学术意义同样不大,因为它们对于真正的学术累积作用甚小。众所周知的是:仅…  相似文献   

19.
知识与行动:结构化凝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 《社会》2005,1(5):18-38
一、社会行动视域:言语、举止、意义与知识社会行动的凝视结构和社会行动本原的呈现结构并不是完全相对应的。我进入他是一厢情愿,但是他永远不能是我,我根本代替不了他。原本行动的存活结构是凝视者的对象性在者。(一)社会行动的内容结构所显现的社会结构行动者在行动的时候,既有举止,又有言语。从理解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举止还是言语都是表意的,也就是说两者都是行动意义的表达。所以,举止和言语是行动意义的覆盖性表达。单有举止,没有言语,可以表意;单有言语,也可以说明和表达行动的意义;但举止和言语共存,则更是意义的充分表达。这…  相似文献   

20.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re is a long standing debate over the primacy of structure or agency in shaping human behavior. Structurationists like Giddens think of individuals' agency and collective features as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while emergentists including Archer and Elder‐Vass claim that structurationists are blurring an important ontological distinction——they argue for effective social analysis, we should think of structures and individuals as different things because emergence happens wh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llective are not reducible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that constitute them.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agency‐structure debate by showing how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emergent properties of social groups sharing same normative commitments (norm circles) can be empirically studied using two behavioral game theory experiments, adding a previously neglected insight that strategic uncertainty can lead to coordination failures of individual behaviors within norm circles, manifested as unintended outcomes of interdependent acti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Here the synchronic relation between the unpredictable collective outcomes of each game round and agential reac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to them defines emergence——the previous outcomes are diachronic inputs but they appear in the new outcome only through their effects on the individual dec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