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古戏台作为徽派古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它是徽州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伦理、道德的产物,从而为我们研究和探讨徽州文化,尤其是古徽州的戏剧舞台艺术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徽州文化是中华中原文化的厚实积淀.是宋以后汉民族民间社会生活实态的生动再现,是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作为徽州文化重要特色板块的徽州方言,不仅带有鲜明的徽州地域特色,成为徽州社会风俗习惯的突出表征,而且积淀了丰厚的中华远古文化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进步,代表中国封建社会高级阶段的徽州文化,在这几十年里,已经大部份和将要全部消失,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代表徽州文化的遗迹是应该保护的,如现存的几千座古祠堂就应该一个不漏的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14-14
黄山学院重视徽州文化的宣传研究和普及,除在有关各院系开设徽州文化专题课之外。科研处加大了对徽州文化科研项目的立项力度。今年校级课题立项中,一些大学生纷纷以“徽商”、“徽州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方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有不少毕业生毕业论文也选取了徽州文化作为论文主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徽州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涵十分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徽州文化以其全面性、系统性、辉煌性和典型性.被誉为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缩影.从而具有了典型代表和标本的价值和地位。徽州文化是徽州本地和徽州人在外地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考吾徽州之绘事,明以前绝无享誉国内之大家,至明中叶,汪肇一出,徽州画坛遂有声于时。汪肇虽徽人,并非新安画派之画家,他是浙派之代表画家。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15日,李骏工作室、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在李骏工作室联合举办了“徽州文化乡村休闲旅游前景意义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以沙龙的轻松方式研讨一个紧要的前沿话题,近三十名黄山市本土徽州文化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学者、部分旅游开发的企业家以及黄山学院“徽州学社”学生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的重要成果,项目组成员汪炜先生主编的《中国徽州古街》一书,近日已由华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十九位徽州本土的徽州文化研究者经过数年的努力,走进徽州城乡的各种特色古街,寻幽探秘,调研中国徽州古街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9.
因为生在休宁,就命中注定自己是徽州人。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徽州人,我对徽州文化的了解还是读大学以后的事情:从大学图书馆的资料中,或者,和那些并不一定是徽州籍的徽学专家的交流当中。我陆续地了解到有关徽州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是一种以民间草根为特色的地域文化,但又是中华文化的厚实积淀和特定时段的典型代表,为了承传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全民保护文化生态的珍视意识,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徽州文化,让它重回民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徽州古街文化论坛”今天在此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论坛承办单位——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向叶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热忱盼望大家在这次的论坛上,就徽州的古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等,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徽州地缘为纽带,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以徽商经济为基础,崛起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影响遍及全国。其内容涉及徽州土地制度、徽商贸易、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州篆刻、  相似文献   

13.
《徽州文化全书》由20部专著和千幅以上彩色黑白照(图)片构成,总字数达600多万字,是建国以来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系统总结和展示徽州文化和徽州居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该书将徽州文化体系中那些最具特点、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门别类为20个子课题,形成20部研究专著。这些卷目是:《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社会》、《新安理学》、《徽州教育》、《徽州建筑》、《徽州村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本土和非本土、本籍和非本籍以及职业和身份对创作主体的内在规定的角度,对徽州文学创作主体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类型区分和特点揭示,客观上让我们认清了作为徽州文学创作主体的总体性质,也为全面而深入地开展徽州文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为系统揭示徽州文学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奠定了坚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方言五花八门。既庞杂又难懂。是“徽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方言研究,当然是专业人员的活。  相似文献   

16.
自黟县西递、宏村作为“中国安徽古村落”,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徽州文化遗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成为“徽州文化”研究保护的重要内容。当然,对“徽州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先要弄清整个“文化遗产”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是徽州茶崛起的时期,松萝茶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屡屡见载于古籍,如《茶录》就有这样的评价:“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新编《休宁县志》也载:“全国最早名茶之一的琅源松萝,于明隆庆时(1570年左右),由僧人大方创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高层次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徽州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许多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徽州文化旅游,应把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大力宣传。本文主要就如何充分实现徽州文化的旅游价值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图形遗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  徐百佳 《江淮论坛》2009,(3):175-178
以“徽州三雕”为代表的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不仅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样式和内容,还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图形遗产”。本文分别从审美、社会、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图形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来黄山视察,对徽州文化深感兴趣,曾用C、B、M、E、A分别作为其中的文化、商贸、医学、教育、建筑5个方面代称。他对博大精深的徽州历史文化赞叹不已.指示要打好徽州文化品牌,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