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均与华文报刊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五四至抗战时期,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伴随着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传媒的交流、两地人员的往来而跨界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在以中国南下文人为主体的东南亚华文报刊编辑的传播和倡导下,东南亚华文文艺界依托华文报刊这一重要的文学载体和传播媒介,使东南亚华文文学实现了从旧体文学向白话新文学的现代转型,并先后推动了东南亚新兴文学(革命文学)、南洋色彩文学和抗战救亡文学运动,促进了现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壮大,由此联结起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华文文学透视——余光中、骆明、庄钟庆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从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统、东南亚华文文学活动与创作、国内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探索,希望能给研究者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文热或华文教育热在全世界持续升温,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在华文解禁后,其华文教育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师资匮乏、教材单一、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等等弊病成了东南亚华文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培训师资、编写本土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无疑是促进东南亚华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语境下,一味强调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相冲突的一面,而忽视/不见它们之间的融合以及更高程度的冲突和再融合,就是片面地理解东南亚华文诗歌的现代化.因而,东南亚华文诗歌在接受西方中心话语影响的同时,主动追求一种世界性与民族性相融合的特质才是其现代化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相对一些闽籍华侨作家而言,杨骚的部分话剧、诗歌、散文等是东南亚华文视野中比较早出现的作品。以杨骚的东南亚之行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探讨分析杨骚从事东南亚华文创作的起因、成就及其地位,说明杨骚是东南亚华文剧坛的先行者,指出鲁迅对杨骚华文创作的提携与推动作用,对杨骚研究和东南亚华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文教科书在东南亚华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南亚华人华侨教育发展迅速,但当时使用的不同华文教科书普遍存在不适应东南亚侨生毕业升学及日后工作生活需要的现象,且政治色彩过浓,内容编排不甚合理。究其原因,是没有解决好"由谁来编""怎么编""能不能统一编写"等问题,导致东南亚华文教科书编辑出版主体多元化、编撰指导思想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广大侨生的需求,影响了其在东南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越南华文文学的创作,在现代诗、散文和小说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目前,现代诗已然发展成为越南华文文学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成就虽然没有现代诗的成就大,但也是众多作家喜爱的体裁,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小说的创作主要是以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为主,中长篇小说不多。越南华文文学创作成就的取得,缘于越华作家对"缪斯"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坚持对越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自觉。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彰显越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借用西方后殖民话语,把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学经典看成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暴露出后殖民视角的偏颇与狭隘.本文通过批驳王润华的后殖民文学观,引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双重文学传统"问题,而鲁迅经典在东南亚华文文坛的传播与接受,正是中国文化/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化/文学传统结合后的表现,也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完成本土性建构以区别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所以说,鲁迅并不是"殖民者".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讨会以东南亚为中心,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新的扩展,探讨范围由东南亚华文文学延伸和扩大到历史、文化层面,既有对华文文学历史的重新追溯,也有对当下现实问题的敏锐思考,发掘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新资料,开拓了研究新生面.  相似文献   

10.
庄鼎水是菲华社会的知名活动家 ,是推动当代菲华新文学发展的重要人士 ,也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工作的有力支持者。他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特点、价值及作用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 ,并且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充分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研究随着文体的演进而发展",这是一条被无数次历史事实验证过的规律。白话修辞学百年来随着文体变革而发展的历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与文言文体、文言修辞学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1)"新文体"倡导阶段;(2)"白话文"运动阶段;(3)"大众语"运动阶段。建国前白话文、大众语运动存在着不足,建国后白话语体、白话修辞得以发展。白话修辞学随着白话文体的成长壮大而成长壮大。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在与文言修辞学竞争中渐成主流。白话修辞学的诞生与成长,与引进国外修辞学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现行<现代汉语>教材汉字章节存在着概念不统一、古今混讲、标准不一致、缺乏理论创新等问题,与其他章节相比还存在内容失衡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将"规范汉字"章节从<现代汉语>教材中分离出来,建立与汉语"普通话"相匹配的"规范汉字学"学科.  相似文献   

13.
书刊繁简字及异体字使用规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刊繁简字及异体字使用规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规范现象在文史类出版物中较为普遍.造成不规范使用的浅表层原因包括著作者和编辑出版者两个源头,缺少繁简字对应关系方面的知识是其中重要原因;深层的原因是现行简化汉字系统存在不足,有待完善.简化汉字系统存在的不足使得执行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导致分歧和争议,加大了执行难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成为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动力。中国梦不仅是当代中国人的富民强国梦,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梦,还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进步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中国梦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实施,由于受到一些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它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操作模式以及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解读建构主义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对实施语文课程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诗界革命是多元发生的汉诗改良运动。社会的动荡造成文人生态的恶劣,政治与文化上的大转型和大动乱导致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的大变化,文人由中心地位沦落到边缘地位。文人的生存境遇的巨变导致诗歌的巨变。文人的优越地位被颠覆后,格律诗成为文人身份的象征,导致汉诗僵化保守。文坛及诗坛的保守势力严重影响了汉诗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影响着汉诗适应新的时代。晚清诗坛的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既对抗更和解的局势决定了诗界革命的保守改良性质。诗界革命产生的是古代汉诗范畴中的近代诗歌而不是现代汉诗范畴中的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17.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拼音"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字确实存在许多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在信息时代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研究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尚有不足之处,加之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当前和今后的汉字研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的汉字研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深入和突破:一、汉字发展史的研究.二、汉字学理论的建设.三、汉字的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中文语文能力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二是专门或专业中文的应用。本文借教授香港特区政府司法机构各级法官撰写中文判词的经验,指出基本语文能力有了一定水平,是可以把这种能力转化为专门或专业中文能力,并能在不同场合应用的。  相似文献   

20.
汉字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从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受到冲击,汉字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低效率之中。汉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化与教育的普及问题,汉字识字教学的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汉字学本体理论建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字学理论研究有了进展,这对汉字教学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