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2000,(6)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 ,其前身是 1 90 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 ,而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 1 94 9年 8月更名为南京大学。 1 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以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 ( 1 888年创建的一所著名大学 )的文理学院为主体 ,奠定了今日南京大学的基础。学校由鼓楼校区和浦口校区两部分组成。南京大学现已形成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成立了文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工程与管理学院、理学院、化学化工…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5,(10):F0002-F0002,I0001
徽州师范学校坐落在黄山脚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校址即原徽州府学遗址。学校渊源于是1905年的徽州府立紫阳师范学堂,现用校名定于1934年,它开创了安徽近代中等师范教育的先河。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师范学府,遥接素有“东南邹鲁”之称的新安文脉,近师故乡先贤“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创立开始,历经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之变迁,以《学衡》、《国风》这两个学术文化批评刊物为标志,形成了现代中国批评史上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派:东南学派。东南学派在学术思想的渊源上,似乎一直可以追溯至南京历史上前朝历代的国学,但在现代思想学术语境中,“东南学派”却是作为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的批评者应运而生的。在思想主张的极端方面,“东南学派”几乎与五四新文化倡导者的所有主张均持相反意见,这些主张概括而言,集中于中国文化本位的坚持和民族文学的倡导,而在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介绍方面,则偏重于西方古代文化和古典文化,但对于“中世纪”西方文化的重视,亦成为“东南学派”于现代学术之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后即行查封国立东南大学.同年7月,东南大学经国民党的接收和改组,建成新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中央大学在建立之初,即被纳入新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体制之内.在这一教育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各种政治和学术势力形成纠结胶着的关系,导致中大的发展举步维艰.中央大学第一任校长张乃燕在任期内地位相当不稳固,几次的辞职事件都在校内引发风波.张乃燕的上下与当时国民党的“党国元老”与学界派系有着紧密的关联,也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初年“元老政治”对教育行政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闻一多的学生陈楚淮是一位努力的,然而又是被长期遗忘的剧作家。 陈楚淮,外号江左、阿淮,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林垟乡一户富裕人家。自幼喜读古文杂书,1919—1923年就读于家乡瑞安中学,1923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预科,1924—1928年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为学习英语他阅读了大量欧美国家的戏剧文学作品,并  相似文献   

6.
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即颁令将清末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并由原来的省立改为国立,在全国六大师范区各设一所高师(其中四所由优级师范学堂改成)。1922年“新学制”颁布规定“依旧制设立的高等师范学校应于相当时期内提高程度……称为师范大学”。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1897年,是湖南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略志》载:“湖南之有学堂,以此为最早,丁酉、戊戍(897~1898)间,有最高学府之称。”时务学堂既是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阵地,又是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还是戊戌维新期间全国屈指可数影响较大的几所学校之一。梁启超说:“国中学校之嚆失,此其一也。”时务学  相似文献   

8.
暨南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在南京创办的暨南学堂。风雨行舟,暨大这艘航船,历经磨砺,能够行驶到今天,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它们是如此的厚重和韵味深长,一触摸就让人平添出无限的自豪和力量。一、自强不息成大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谓暨南精神的魂魄。没有这一点,就没有今日之暨大。《  相似文献   

9.
王尚义 《晋阳学刊》2008,(3):122-123
崔凡芝教授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任教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师范(今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和山西大学历史系。古稀之年,她的史学研究成果集结出版了,先生称之为“史学散论”,并命名为《一得集》,谓自己非智者,该集是其“千虑”之得。《一得集》是先生数十年从事历史学教学、研究的成果凝结。先生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高屋建瓴的学术硕果,  相似文献   

10.
石静 《天府新论》2006,5(6):123-126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端是盛宣怀于1897年春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盛宣怀认为:“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遂“考选成材之士四十名,先设师范院一学堂,延定华洋教习,课以中西各学,要于明达体用,勤学善诲为指归”。又仿照日本师范学校设附属小学的做法,选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光明日报》八月十六日三版“教育史谈”栏,刊载了雷克啸同志写的《张謇与师范教育》一文,发现违反历史事实的明显错误: 雷文中有七处提到“通州师范学堂”(另两处单独提“学堂”,也是指通州师范学堂),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张謇创办的师范学校,最初称为“民立通州师范学校”,后来改为“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52年改今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从来不曾有一天叫过“通州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外源型的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理性精神是在外力推动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鸦片战争前国人非理性的妄自尊大到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技艺的仿效,从戊戌维新时期的“西政之善本之于科学”的认识,到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先进分子“科学救国”的呼唤,再到“五四”时期科学精神的阐扬,展现出了中国人理性精神觉醒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陈中凡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1888年9月29日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七里庵乡。父亲以教私塾为生。我原名钟凡,字斠玄,号觉元,现名中凡。童年时在家乡随叔父陈玉澍和二哥读书,1903年(十六岁)到镇江承志中学堂求学。次年转学淮安中学堂。1909年(22岁)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读书,周末常在会陵刻经处听讲佛学,遂引起对哲学的兴趣。1912年(25岁)在上海沪江大学补习英文一年,旋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学习。当时崇仰蔡元培先生的自由主义,偏于唯心学派。1917年夏毕业,  相似文献   

14.
从这期开始,本刊将开辟“船山研究参考资料”专栏,不定期地发表一些对研究船山生平思想有价值的资料,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积极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材料。本期发表的这篇资料为陈墨西(1869—1960)先生遗作。先生原名贞瑞,号潜斋,清廪贡生,湖南衡阳人,两江优级师范毕业。历任甘肃省师范学堂监督、甘肃省军政府教育司长、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顾问、广州大元帅府简任谘议、湖南宁远及广东惠阳等县县长。全国解放后,任湖南省文史馆研究员、湖南第一届人大代表。一九五四年,陈墨西受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之托,调查船山故居及坟墓之沿革。这篇文章是他调查以后写的,其中收集了不少资料,并就如何保护船山遗迹提出了意见,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立大学校长的来源及大学理念严格说来,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只是20世纪以后的事。主要以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其他大学的建立时间大体在这前后①。当时,中国大学的主要格局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种形式。国立大学的概念里包括了省立大学和市立大学,私立大学的概念里包括了教会大学。1926年10月公布的“私立学校规程”中规定:“凡私人或私法团设立之学校,为私立学校,外国人设立及教会设立之学校均属之。”②1929年7月制定的《大学组织法》规定,除了国立大学以外,可以设立私立大学,“由私人或私法人设…  相似文献   

16.
“暨南大学者 ,政府特为侨居海外之侨民子弟归国求学而设者也。”由 1 90 6年创办的暨南学堂、民初国立暨南学校发展而来的国立暨南大学于 1 92 7年夏正式成立。1 935~ 1 946年 ,何炳松 ( 1 890~1 946 )出任暨南大学第三任校长。作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 ,何炳松大力倡导学术研究 ,认为国立大学的使命在于培植专门人才和研究高深学术 ,而最高使命乃在学术研究。他于 1 936年创办了《暨南学报》等学术刊物。在其任内 ,暨南学术园地呈现出百花吐艳 ,各派学说互相争鸣的繁荣景象。大学学报是反映并代表着高校科研水平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临川才子”的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李瑞清是一个在书法、美术、诗文诸方面都有着突出成就的文艺家。李瑞清融国学与艺术为一炉,成就了他书法作品特有的书卷气,被称为“中国书法家精擅北魏者,一千四百年来第一人”;于国画技法则造诣精深,在画派中别具风格。他诗文词赋也有深厚的基础和较高的水平,诗歌方面属“汉魏六朝诗派”,在近代诗坛上占有重要一席。李瑞清还是一位传薪度针的艺术教育先驱者,曾由他主持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大学。无疑,李瑞清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胡先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植物学家胡先骕,字步曾,江西新建人,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胡先骕早年留学美国,荣获加里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和东南大学生物系主任、植物学教授、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西中正大学担任校长和特别教授,并被选为前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抗战胜利后,仍返回北平主持静生生物调查所。解放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还翻译了有关米丘林学说和赫胥黎《天演论》等书籍。 在十年动乱时期,胡先骕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一九六八年在北京去  相似文献   

19.
翟志宏 《天府新论》2009,(2):121-124
五四前后我国国立高校图书馆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图书馆等,相对于京师图书馆、各地方政府所办图书馆,对国立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国立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中,拨款尽管是很重要的一项,而募捐的作用似更为关键.藏书方面则参差不齐,比较好的有清华学校和北京大学,这与其经费投入及接受捐助等因素有关.国立高校图书馆与教会大学图书馆两相比较,都存在增加藏书的问题,都处于起步阶段.至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国立高校图书馆藏书以中文为主,而教会大学图书馆则以外文为主.若与同时期我国私立大学图书馆相比,则要好得多.五四前后我国国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其意义、影响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时期中国地域方位话语的嬗变规律中发现嬗变与自然和社会的响应关系明显.中国历史上早期“西土”、“东土”、“北土”、“南土”、“中土”使用较多,多为地域坐标指示词.在传统社会后期,“南人”、“北人”、“南方”、“北方”的概念使用频繁,贯穿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作为地域文化认同指示词使用得更多的是南北方位用词,多用“南方”、“北方”、“南人”、“北人”并称比较,地域文化认同色彩明显.宋以后的南北概念更多的是指东亚大陆文明东移后华北地区与东南地区意义上的南北概念.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等交叉方位词在中国历史上都有使用,但作为地域文化认同词汇多是将“西北”与“东南”并称比较.宋元以来,“西北”与“东南”更多是特指华北和江南地区,往往作为另一种中国南北文化认同的方位词.从天地生综合研究角度分析这种响应关系背后更宏观的天地生背景,发现历史上东亚大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气候大陆度增加、生产力背景变化是东亚大陆文明东南推移的环境背景.历史上从早期的“东南西北”并重到宋以来“南北”话语强势,再到近代“西北”、“东南”话语内涵嬗变的轨迹,显现宋以来话语中的南北概念实际是指在整个东亚民族活动舞台东移背景下的南北概念.所以,客观来讲以前提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从更宏大的背景来看,中华文明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华文明的西北向东南方位的推移,此所谓“文明向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