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化和休闲游憩业都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和如何实现休闲游憩业的同步和互动协调发展,是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探讨城市化与发展休闲产业相互关系,并使之实现良性互动,对促进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支撑条件和主要载体。城市化,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变化的过程。城市化成为国际社会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我国也越来越明显。按照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临界值时,就进入了加速城市化阶段。可以预言,谁能在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中掌握规律、把握机遇,谁就能脱颖而出,保持城市和省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论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1小时经济圈”,就未来的发展形态上看,就是现重庆主城核心区与区域内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城市经济”概念。从城市化的起始条件看,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化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结构变动中工业化最先影响城市化,其本质都是促进经济要素的集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起步以后,城市化水平一般都高于工业化水平,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研究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就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重庆发展总体要求对“1小时经济圈”的定位,结合城市发展,选择重点产业并规划其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布局,并以产业政策引导,使这一区域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吸取近邻日本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吸取近邻日本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的论述,重点论述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城市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对城市化战略认识上的曲折反复是一致的。近20年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变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应该是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制定促进就业的企业政策;改进技术路线;调整城市建设方针。从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正面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需要成熟的经验和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加快城市化和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然而,二者发展的先后问题一直以来为学术界所争论,本文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是一个相互推动的渐进过程,应该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内在发展机制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地租理论视角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失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着因失去土地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本文以马克思地租理论基本内容为出发点,阐述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农民土地时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马克思地租理论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启示,这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美香 《经营管理者》2013,(29):152-152
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两翼,两者的发展及其互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对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本文通过探究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互动关系,从而提出加快我国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世界经济环境总体平稳,仍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强劲扩张阶段,增长动力格局更加均衡,美国经济下滑、高油价以及地缘政治是影响明年国际环境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国内环境稳中趋紧,着力控制通胀和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更加频繁,但城市化、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支撑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内在因素,以及奥运年效应、新税法实施等都将促进全国经济保持稳定良好的局面。市内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效应进一步显现,心齐气顺发展局面逐步形成。2008年重庆经济在本轮周期扩张的持续作用下,在国际国内诸多有利因素和改革动力支撑下,仍将保持高位快速平稳运行态势,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辽宁省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和社会演进的历史表明,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历史中发展的内在规定性的表现。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4.
在将近30年前,张五常就指出中国城市化的不可避免性。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确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更加关注城市化的发展。从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市化仅为两次,到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市化多达七次以及最近两会期间,很多政协委员以及人大代表都提出关于城市化发展的看法和意见。本文认为城市化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还停留在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远落后于空间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城市病"。因此本文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坚持以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促进城市化,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人口集聚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要改革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强化城乡同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各项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做好城建档案管理,能够推动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城市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城建档案管理却并不是十分完善,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有力进行,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并合理制定对策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对城市化水平提升促进服务业产值增加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的微观机制做了探讨和分析,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本质上都是要素集聚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计量模型对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做了定量检验,发现从短期来看,服务业发展对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小于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而从长期来看服务业发展对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要大于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针对目前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省域城市化水平评价对于推动我国各省的城市化科学、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利用spss17.0软件对各省城市化水平做因子分析,其结果如下:各省城市化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各省份内部发展不平衡。所以,各省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高城市化水平,最终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云南省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但从国家整体来看,云南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主要从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两个方面来评价云南省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云南省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本文重点在于说明人口城市化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的持续和稳定必须要依靠经济城市化,才能推动现代城市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9.
孙才仁 《领导决策信息》2013,(18):F0004-F0004
新型城镇化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增长潜力,是工业新型化、经济信息化、产业轻型化、服务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概念,是解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结构不优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谨防"城市化陷阱"城镇化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大引擎,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防范"城市化陷阱"。  相似文献   

20.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有正的效应,通过经济增长又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正方向的影响,同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又通过边际负效应进入社会效用函数,从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对城市化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对比。本文利用IUPAT模型结合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江西省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