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阐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实际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农村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衔接应该处理好城乡统筹的关系,要重视农民的意愿,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同时要避免为了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只注重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使政策初衷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枣阳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基础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枣阳市过去10年中农村居民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村镇规划标准中的人均用地面积,对枣阳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同时对本轮规划期内枣阳市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了预测.最后得出枣阳市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为916.57公顷,基本可以满足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需求1566.73公顷的58.5%。  相似文献   

3.
何池 《决策与信息》2010,(12):115-115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盘活存量土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导致土地大量闲置、浪费的社会、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是其集约利用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2005年开始,国家在部分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跟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减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等闲置土地复垦出耕地,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用来发展城镇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万源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学习借鉴各地试点工作成功经验,采用”双挂钩”方式解决新店乡场镇建设用地问题,在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瓶颈制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0,(14):13-13
背景资料 200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也就是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贺雪峰 《决策》2013,(5):18
增减挂钩这一制度设置不过是使农村建设用地参与了部分城市利益的再分配。这一过程并不能因此具有让农村建设用地本身变成资源的魔力。目前对建设用地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城市土地动辄拍出每亩上千万元的天价,使土地具有了无比魔力,变得神秘难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土地可以用于建设性用途,可以由市场拍卖,就可以形成巨额价值。周其仁就说":农民自用的建设用地一旦经由市场竞价,可能表现为惊人数目的货币财富。"他甚至建议,如果能把黑龙江垦区连队40万亩的指标卖到重庆去,或者把贵州的地  相似文献   

7.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大连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布局分散、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应在尝试探索多种整治模式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8.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问题避不开、绕不过。土地指标怎么来?仅靠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够。唯一的出路是开展增减挂钩,在不大量新增建设用地、不减少耕地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土地增减挂钩,优化用地结构,拓展城镇用地空间,就可以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用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现行立法对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态度。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普遍存在,许多地方也在进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探索。但是,地方政策和法规无法根本保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利,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亟待规范运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寻求根本突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的二元性,实现农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中禁止集体建设用地出租、转让的条款,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条文;充分保障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级差收益的权利;改造农村集体所有制,确保农民成为土地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得者。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6):25-25
"金土地"工程是四川省推出的一项土地整理工程,计划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归整农村居民点用地,在2005~2015年间完成1000万亩土地整理。据四川省提供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变得日趋活跃,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但我国现行法律仍然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导致诸多问题,亟需进行改革。因此,此文通过研究和阐述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方向,以图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成为未来农村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而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临流转制度不完善、收益分配不合理、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管理等困境。推进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要完善流转制度、建立收益分配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3.
3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52号文”),提出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就此提出,该文件的颁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政策的放开。  相似文献   

14.
田勇 《决策与信息》2009,(12):155-156
在人口与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已迫不及待,本文在对松滋市纸厂河村200个农户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用人均和户均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分别对该村的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测算,并给出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1,(3):18-18
在成都市面向开发商的首场“地票”拍卖火爆开场仅11天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2010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暂缓12月29日的建设用地指标竞价会。据悉.成都“地票”交易被紧急叫停.主要原因是涉嫌违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已成为各项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使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现实中,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私下、变相转让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扰乱了土地市场秩序,而且造成了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清、交易的不安全,给农村的稳定带来了隐患。为此,有必要对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所有权归属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与日俱增,这极大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浪费和盲目扩张问题。如何科学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王政翔 《决策探索》2013,(24):68-6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该规定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具体明确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茂林 《决策探索》2010,(20):25-26
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城市国有、农村集体所有的二元体制,统一的土地市场没有建立,严重依赖建设用地指标这种计划经济"一刀切"的手段来管理土地,越来越步入城市建设用地紧缺、农民土地权利被侵犯和土地利益矛盾加剧的多难境地,已经到了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意义、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