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时期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启示.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历史启示,有助于我们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方水彩画的写意性具有水彩画“本体语言”上的民族精神与艺术形式,审美观念体现出浪漫主义情调及倾泻写意的艺术形式,区别于西方诸多画种的另一个美学体系。中国画的写意性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之上得以体现,其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与西方古典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中国画本身在用笔上则倾向于写意性与表现性。比较研究水彩画与中国画写意...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水彩画的若干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剖析了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水彩画的差异 ,认为只有把握好水墨画与水彩画的异同点 ,才能更好地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深入开展中国水墨画与水彩画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水彩画是“舶”来的品种,这一品种为什么能在潮汕地区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从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看,潮汕文化“侨文化”的“大杂烩”特色是水彩画移植的天然温床。其次,从文化秉性看,潮汕人清淡典雅的文化崇尚是水彩画发展的现实土壤。因此,水彩画移植潮汕,便能找到与它秉性相吻合的人文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潮汕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思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通过改革寻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密切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标志着我们开始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形成发展的独立自主探索精神,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毛泽东是我们党独立自主精神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第一个运用马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独立自主探索并成功找到中国革命道路,最早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概括和论述独立自主探索精神。研究宣传我们党的独立自主探索精神,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应当确立怎样的奋斗目标等几个重要问题上,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邓小平总结了四十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的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通过两代领导人多年探索,我们党终于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王肇民、丁寺钟的水彩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主流方向,他们在水彩画语言形式美、语言意境美、技法与风格表现诸方面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同是来自皖北地区的两位水彩大家王肇民、丁寺钟,比较研究他们的水彩艺术,对于进一步探索水彩画民族性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核心及其辐射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现代化,这是近世多少志士仁人梦牵魂绕的未了宿愿,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发自肺腑的真诚呼喊。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与气魄,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一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这一理论,照亮了我们前进的征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一幅切实可行的宏伟蓝图。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其整个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核心。舍此,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有许多观点,有许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众多卓有成就的水彩画艺术家中,安徽宿州籍水彩画家丁寺钟就是较为杰出的一位。其所创作水彩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形式美感,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迪。本文所涉"意象"一说,脱胎于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写意"理论,在长期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文化史上,玄妙的老庄哲学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天然、虚静、身与物、言与意等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后世人们探究美的致思方向、欣赏美的旨趣取向,甚至直接促成了创造意境美的方法论。经由宽厚的具象写实平台,丁寺钟兼收中国水墨画写意灵性,并蓄老庄美学意蕴,吸纳抽象元素,运用水彩画语言,写感觉、写印象、写记忆、写情绪,逐渐进入意象水彩创作之臻境。  相似文献   

11.
晚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白画”的名称,实际上这是从理论角度认识到了留白在画面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中国画除笔、墨、色彩之外在画面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空白,在中国画中称这些空白为“留白”。可以看出,绘画的空白早已被巧妙地运用于画面的组织结构中了,它是画家用笔用墨精心安排留的空白,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立在中国美学基础之上的审美观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装饰性因素的运用,有利于在创作中国画时突破传统束缚,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抽离传统中国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装饰性因素,以现代人的需求重构视觉的秩序,不失为中国画在当下寻求突破的一种有效手段:以装饰艺术中对线条的运用,结合当代普遍的审美认可,用来填补中国画线条的变化法则;色彩与用墨的技巧上,装饰艺术不拘于现实中物体的本原,大量使用具有概括性、象征性的颜色,采用明暗强烈的多种颜色来触发情感,对于长久以来奉“玄色至上”为根本的中国画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绘画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重彩画的艺术形式始终存在。这种主要使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的绘画,是中国绘画的绚烂宝藏。上溯原始时代对色彩的最初的尝试,下至当代艺术的视觉震撼,重彩画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了色彩明丽的恢弘画卷。通过研究这些不朽之作,现代重彩画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重彩画的文化,经历了语言形式的演变,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4.
青绿山水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之一,青绿山水画艺术在中西画坛独树一帜,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和称道。对它的探讨与研究,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起着积极的影响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彩画是水与彩相互作用发生效力的绘画艺术 ,在水彩画的生命中 ,水是调剂是媒介 ,它赋予色彩的清新 ,却又拓宽了水彩画表现的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绘画千百年来受传统文人写意抒情思想的影响,重视人文精神的表达,而轻视表现形式的探索。文章通过从解放绘画思想、正确认识传统、合理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和开拓绘画的材料与技法等方面的阐述,从理论上探索中国绘画从单一的“水墨”模式走向综合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长安画家陈忠志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现代表现形式,他虽然吸收了外来因素,但并没有背离中国画的风神,作品仍然符合多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让人能够品鉴出中国画的味道。从他的绘画题材即世事风情、地域色彩、历史意识与现实感怀等方面;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即构图和表现手法上,诗画结合等方面探讨其作品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分析画家个人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明清文人绘画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欧洲现代派绘画则表现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进步与光学、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影响了绘画的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东西方绘画走了不同的发展之路。西方艺术用的是色彩,中国文人用的则是笔墨。东西方绘画在色彩上取之两极色阶与色立体;在造型上取之线、面、书法与几何体积。东西方绘画在冲突和差异中,在碰撞与交融中,突出了各自的艺术面貌,产生了新的艺术观念,促进了艺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色彩的对比,情感色彩,色墨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写意重彩画中的色彩理性与个性问题。写意重彩画中的色彩吸取了西画中对色彩科学分析的精华部分,同时又保留了中国画中传统色彩的精髓,二者相融,必然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视觉冲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笔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体,蕴含深厚的 文化底蕴和传统精神,但其工整,细致的画面效果难于摆脱刻板、呆滞的效应。活用其线、 色等艺术语言,增强写意成份,乃是中国工笔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