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辂 《国际公关》2010,(4):90-91
偶然一天,我到街边的煎饼摊上去买煎饼,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时尚女孩,肩头挎着一个当年新款LV包。煎饼的价格是1元5角,而这款LV的挎包价格至少在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他养了我22年,没喝过我给他倒的一杯茶,没吃过我给他买的一块煎饼,没穿过我买的一件衣服……就离开了。  相似文献   

3.
杨爱华的丈夫家是西河镇的,西河煎饼小有名气。99年10月,她与丈夫商量要回西河经销煎饼。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杨爱华,一下子回到农村,可能不习惯,但她暗下决心:别人能吃的苦,我也能吃!托人焊了一间仅有一平方米的小铁皮房。杨爱华就找东邻西舍有摊煎饼基础的家庭妇女签订供煎饼合同。当时,正当冬季,小小的铁皮房风也挡不住,寒也避不过,冻得浑身发凉。但生意并不好。为了能吸引顾客,对来店里的客人,每次都让他们免费品尝;对消费者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4.
野菊     
有人把秋热比喻成老虎,是厉害,毒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梁,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我总想:随便扫出一块路面,舀上一勺糊子,用小筢一摊。保准能吃上香喷喷的煎饼。可是,煎饼是干的,怎么能咽得下去?我觉得嗓眼里有点疼,想咽口唾沫,可是伸了半天脖子,咽下去的只是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种被外地人称为“摇头饼”的方便食品——煎饼,如今在苏北赣榆县被“烙”成了富民产业。今年该县煎饼加工量超过了4000万公斤,交易额达亿元,并带动当地100多家面粉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有2000余妇女靠烙煎饼致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春天,我读到了马瑞芳的散文《煎饼花儿》,为它的思情文采所感染。马瑞芳是一位有才华的回族女作家,她的《煎饼花儿》曾荣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而她的散文《祖父》(《山东文学》1981年11月号)比较《煎饼花儿》,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上说,都又上了一层楼。特别是那位回族祖父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令人从内心深处爱戴他,敬佩他,从而产生了对他的怀念。马瑞芳是怀着敬爱和思念的真情来写这篇散文的,否则哪会有如此动人的力量?当然,散文还闪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4,(6):56-57
在日本的“厄尔巴岛”卖煎饼詹金斯和他的日本妻子曾我瞳生活在左渡岛。那里是日本的“厄尔巴岛”,宁静隐蔽,曾是政治异见者的流放地。平时,詹金斯没事的时候就卖卖煎饼。他穿一件宽松的和服,外面套一件黄色的夹克。日本游客为一睹他的“芳容”蜂拥而来,而他的小个子和招风耳也很讨人喜欢。至今,美国的五角大楼里还严密保管着4张50多年前詹金斯写下的便条。  相似文献   

8.
良心的重量     
煎饼一个4两重,售价4元。有人会说:人家都卖3块,这个怎么卖4块?够贵的!是,贵了点几。德外德隆家园小区内有这样一个煎饼摊儿,那儿的煎饼就卖4块。摊主说了,是贵在了良心上。  相似文献   

9.
黄凌 《可乐》2011,(5):8-9
七年前,我大学毕业,每天和太阳一起起床,像煎饼般挤在地铁里,在城市的罅隙中轰轰烈烈地活,渴望有天找到几米漫画里的他,或是被他找到。  相似文献   

10.
云鹰 《百姓生活》2014,(12):29-30
48岁的赵林是位普通农妇,她以自己为原型,写了自传体小说《蚁群》,好评如潮。赵林在20多年打工生涯中,曾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干过帮人抬棺材、给死人擦身子和挑大粪等脏活、累活。有了孩子后,她开始在街头支摊子卖煎饼。在新书发布会上,她说:"我的打工兄弟姐妹们,就如同蚂蚁一样,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就像书中的赵二,只是浩浩荡荡蚁群里的一个。"这个初中没毕业的卖煎饼农妇,有着怎样的人生?她又是怎样通过写小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的呢?  相似文献   

11.
陆地 《国际公关》2014,(2):64-64
正早晨9点半,女总监坐在环球金融中心的大堂里,一边啃着煎饼,一边等着另外一个女总监的到来。她们将在10点钟参加客户召开的会议,听一个新的标。客户的办公室就位于这座大厦的20层,高端大气上档次。女总监啃着煎饼,看周围穿梭的白领们,行色匆匆,高贵冷艳,有一位身着BURBERRY风衣,还特意手持一柄长雨伞,完全不顾外面的大好艳阳天。女总  相似文献   

12.
韩学忠 《社区》2012,(7):48
"春节过后出摊的比较少,这些天生意特别好。"2月13日10点不到,张秋莲就卖完了30多斤面的煎饼,一边开心地收拾着摊位,一边和顾客聊着近来的生意。为了多收入一点,大年初二,张秋莲就出摊卖煎饼了。  相似文献   

13.
《新天地》2007,(11)
我的家乡在沂蒙山腹地,这里四面环山,相当闭塞,土壤多为沙石。娇贵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都踮着脚尖溜走了,只有红脸膛的地瓜在这里扎了根,村民们一年到头全靠地瓜干煎饼为生。母亲共生了4个孩子,我在家中排行最大,下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对于面朝黄土背  相似文献   

14.
韩学忠 《社区》2012,(10):48-48
“春节过后出摊的比较少,这些天生意特别好。”2月13日10点不到,张秋莲就卖完了30多斤面的煎饼,一边开心地收拾着摊位,一边和顾客聊着近来的生意。为了多收入一点,大年初二,张秋莲就出摊卖煎饼了。  相似文献   

15.
胡广 《社区》2009,(10)
2008年的春节,小风来上海与妈妈相会。大雪天,妈妈没法回家,就叫小风在雪后铁路贯通了来沪团聚。小风已小学毕业了,趁学业间隙来沪帮妈妈做煎饼。妈妈在小区门口摆的煎饼摊,是她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可每天要与城管打游击,做生意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城管的风吹草动,马上推起小  相似文献   

16.
我6岁的时候,教书的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守在一个山村小学里。说起来或许不相信,幼年的我最想吃的就是鸡蛋。生活艰苦的年代,我脑子里根本没有鸡啦、鱼啦、肉啦什么的概念。即使是过年,也不过是在爷爷那里吃上一顿一勺子猪油拌一盆萝卜馅的水饺。年后,爷爷过年留下的猪油给我装在一个小瓶里,我随母亲带到了山村小学,想解馋了,就用筷子挑出一点放在碗里,捏上一点盐,再掐上一点葱叶,开水一冲泡上碎煎饼吃。盯着碗面上仅有的几朵油花朝我笑,真舍不得把那油花喝到嘴里。让我最解馋的一次,是我浑身出满了水痘子那次。还没领到工资的母亲没钱买狗肉…  相似文献   

17.
逝者:崔凤仙性别:女终年:44岁籍贯:北京44岁的崔凤仙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出现在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西区西门口,摊好一个又一个圆滚滚、香喷喷的鸡蛋煎饼,等着小区居民来吃早点了。她那辆罩着3块玻璃、漆着两个大红字“煎饼”的三轮车,还停在17号楼前——她的家门口。小区里常吃煎饼的居民,看到这辆车时,还会想起它的主人,一个高个子、大眼睛、好脾气、不仅供养着两个上学的女儿、还养活着没有工作的丈夫的女人。小区里的人都叫她“凤仙儿”。让小区居民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好人,竟死于爱酗酒的丈夫之手。“她的煎…  相似文献   

18.
老东北饽饽     
飞飞 《社区》2013,(6):56-57
老东北根本没有点心这么一说,要么就叫干粮,要么就叫饽饽。一进冬天,女人们就开始张罗,牛舌饼、煎饼、黏火勺,这些东北特色的饽饽真是一样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9.
在“回归自然”的感召下,食用花卉的地方越来越多,在山东一些地方,就有桂花圆子、桂花瘦肉汤、桂花煎饼;菊花肉片、菊花鲈鱼、鲜菊花汤;槐花鸡蛋片、槐花肉片,槐花煎饼等。在广东,就有菊花凤骨、大红菊。在上海就有荷花栗子、桂花干贝、茉莉汤。还有一些地方推出的兰花鸡丝,留兰香花拌平菇、茉莉  相似文献   

20.
娱乐广场     
幽默与笑话举一反三“爸爸,月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糖酥饼的‘饼’字。”“糖酥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煎饼的‘饼’字呗。”“煎饼的‘饼’字怎么写?”“你这个笨蛋,我举一反三地教你,都不会。”弄倒梯子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跑进屋里对母亲说:“我闯祸了,我把梯子弄倒了。”母亲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梯子没有砸坏花坛吗?”“嗯,花坛没事。”“那……有没有碰着院子里的鸡笼子?”“没有,鸡笼子也没事。”“那就不要紧,去叫你爸爸把梯子扶好就行了。”孩子垂头丧气地回答:“爸爸在梯子上呢。”省油丈夫驾着新买来的小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