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的理论内涵丰富,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作风优良是强军之基,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导向、实践性要求和全局性战略。坚决贯彻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对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目前,我军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从客观上讲,产生一定懈怠和麻痹具有必然性。从实际情况看,少数官兵也确实存在战斗精神弱化的倾向,表现为忧患意识不强、打赢信心不足、牺牲奉献精神弱化等。培育战斗精神,激发练兵热情,已成为当前抓好应急作战准备的重大现实课题。培育要见到实效,必须紧盯强军目标,按照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来审视、规范、整合相关工作,不断增强培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波  褚振江 《中华魂》2014,(16):50-53
习近平主席去年在参观西柏坡村时深有感触地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历史营养剂”,抗大的历史,正是我军达到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的最好的历史营养剂。翻阅记录抗大历史的《回眸抗大丛书》,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它是一部珍贵的英雄史诗,它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4.
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军质量建设的核心.在军事训练领域内贯彻科技强军的思想,就是要针对高技术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不断提高训练的高科技含量,研究在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的战法,用高科技知识解决部队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部队的“打赢”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必须汲取在历史上我党领导下形成的红色文化力量。红色文化与强军目标的一致性在于理想信念因子、责任担当与先锋品性、革命气节和顽强作风三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为红色文化强军奠定了逻辑起点。发挥红色文化强军价值应当遵循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的主要原则,为强军指明方向。加强理论灌输、营造浓厚氛围、拓展实践渠道是发挥红色文化强军价值的基本路径,能为强军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科技强国战略具有“军事科技优先”的鲜明特色 ,这种强军固国战略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列宁、斯大林的重大影响。苏联建国初期的严峻形势逼迫苏联着力发展国防建设 ,他们对先进武器的认同促成苏联的强军固国理念 ,军事科技的二战实效校验了苏联强军固国实践。  相似文献   

7.
一、序幕之战与战略决战的时机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最著者,是众所周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时间开始于1948年9月。9月7日,中央军委作出发起辽沈战役的决定,12日,东北我军主力南下北宁线,打响了辽沈之战。16日华东我军又发动了山东战场的决战:  相似文献   

8.
火线喊话     
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我军攻克淖马要塞后,占据山上,敌人在山下,敌我之间的距离很近,有的地方说话彼此都能听见。遵照兵团首长在攻取太原紧急动员令中要求"用嘴巴打仗,进行火线喊话"的精神,我所在部队在各自防守的阵地前沿,通过对敌喊话、战壕小报和发放传单等各种形式,开展了群众性的政治攻势,  相似文献   

9.
在朝鲜战争的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歼灭敌人七万八千多人。但由于美军掌握着制空权,昼夜不停地对我军的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志愿军的粮食、武器、弹药、衣服都补充不上来,有时战士们要饿着肚子打仗,部队伤亡很大。彭德怀司令员决定亲自回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前线的困难和情况。在回北京的路上,彭总绕路  相似文献   

10.
关向应同志是我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我军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从青年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先后领导了上海闸北市民协会和山东共青团工作,蹲过监狱,走过长征;率军打仗,百战不殆,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今天,我要讲的仅仅是他爱护人民、联系群众的几个故事。踩坏农民的庄稼要赔偿1940年夏季的一天,天色朦胧,驻扎在兴县蔡家崖的一二○师八路军指战员,在政委关向应的率领下,踏着晨露,东进奥家滩一带,去参加二十里铺战斗。突然,关向应停下了脚步,在路旁的谷子地里仔细地查看起来。原来,骑兵夜间行军时只顾赶路,不…  相似文献   

11.
头发保卫战     
曹操在一次领兵打仗的时候,颁布了若干条军纪,其中包括不许践踏农户的庄稼,违令者斩。可是,偏偏曹操的战马受了惊,一下子踢倒一大片庄稼。曹操立刻拔出剑来要自杀,以示军纪严明。手下连忙拦住,说,我们打仗怎么能没有大王?大王可以例外。曹操想了想,用剑把头发割下一大绺来,说,既然如此,我就割发代首吧。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在十大军事原则里明确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我军由于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同敌人的战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林彪公然反对毛主席的这一作战方针,胡说什么:“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斗动作上却是分散兵力”。这就充分地暴露出林彪对抗毛主席战略战术思想,反对打歼灭战的丑恶咀脸。十大军事原则主张把敌人四面包围起来,核心是要打歼灭战。在战役、战斗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敌形成四面包围,就能使我军具备全歼敌人的物质基础,这样既有力量歼灭被我包围之敌和阻击援敌,又有力量应付意外情况。四面包围敌人,能使敌人陷  相似文献   

13.
略论辽沈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鄂明书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全歼卫立煌、廖耀湘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简略探讨取得这一胜利的主要原因。一、及时把握战略决战时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  相似文献   

14.
[提要]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军民融合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来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收集的报刊文献,对我国抗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主要发文报刊、研究机构与作者、研究热点以及相关分析等。  相似文献   

15.
在辽沈战役中,东北我军遵照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和具体的战役方针,南下北宁线,首先攻克北宁线上重镇锦州,卡死关外敌人通向关内的退路,将东北、华北敌人的两大集团军,实行战略分割,把关外蒋军封闭在东北,不让其撤向华北、华中,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将之就地全歼,以完成伟大领袖毛主席交付的战略征务。但是林彪这个野心家、阴谋家却从右倾机会主义立场出发,畏敌如虎,更对当时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客观形势,视而不见,不敢与敌人实行战略决战。他制造种种借口,拒不执行毛主席的南下北宁线的作战方针,严重干扰了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他按兵不动,坚持将东北我军的主力部队留在北线,攻打长春。而实际上他又不敢攻打长春。胡说什么:“长春之敌的抵抗极为坚决,我军攻打长春即会付出最大的伤亡,最后仍可能无法解决战斗。”接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后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着眼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并作出新的战略筹划和全面布局。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吸引优秀的青年服兵役可为军队提供优质兵源,且能够全面推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战略实施。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沈阳农业大学某学院为例,结合辅导员工作经历,剖析新时代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的意义,发掘出大学生参加入伍被动、征兵宣传感召力低、国家优待政策程序繁杂等诸多问题。探索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创新路径,通过营造国防教育浓厚范围、构建立体化宣传机制、精准落实优待政策及优化退役大学生再教育等创新举措促进高校应征入伍工作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新式整军运动的起止时间在史学界说法不一,但据史料考察,这场运动开始时间为我军战略进攻后的1947年9月,结束时间为我军战略决战前的1948年9月较为合乎情理,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整个运动的进一步巩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生要抓住“时机”郭凤彩种庄稼要抓“农时”,打仗要抓“战机”.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教育学生要抓“时机”。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了“时”的问题,说“学其可之谓时”,强调教育要抓住“时机”.教育的“时机”就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王朝不断更替,尤其是王朝末期的乱世,战争接连不断,猛将如云,名将辈出。但是要论最能打仗的名将,还是下面这五位。第五,白起。白起被誉为古代的杀神,其打仗都是大规模杀伤敌人,造成巨大伤亡。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主要还是白起前期大规模消灭六国有生力量立下的大功。如长平之战,一战就将赵国几乎所有的男丁全部杀掉了。在其为将生涯中,斩杀的六国士卒超过了150万,名副其实的杀人如麻。  相似文献   

20.
刍议马鸿逵为何自取灭亡郭全忠解放战争后期,我军以横扫千军之势渡江南下,革命红旗即将插遍全国,中国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决战胜负已见分晓。在此情势下,凡识时务者都能面对现实,权衡力量之对比,明察人心之向背,顺应大势,弃暗投明。如1949年1月31日,我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