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金亦 《老友》2009,(7):48-48
近几年,各类打着"功能"旗号的饮料纷纷登场,一大堆概念如"功能因子"、"电解质"等也随之而来。其实,功能性饮料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特殊功能"。有关营养学方面的专家提醒大家:不是  相似文献   

2.
3.
《阅读与作文》2009,(5):9-9
江苏丹阳市九里村有六口奇妙的古井,井水常年沸腾涌动,如同刚煮开。但井水清凉,均可直接饮用,且井水颜色、味道各异,或如汽水,或如可乐,或如啤酒,或如雪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7  相似文献   

4.
性爱学家认为,对于刚刚结束了一段激情的伴侣来说,没有比后戏更适合他们进行身体和情感交流的时刻了,如果双方草草收兵,那么他们的性爱就是不完美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前"和"后"汉语语料构建时间隐喻系统,该系统分为两种隐喻模式:一是以时间轴为研究焦点的模式;一是以说话者为研究焦点的模式。并且第一种隐喻模式包括三种情形。基于对词典中"前/后"的语义、词组的语义以及CCL中"前/后"语料的语义统计,证明第一种隐喻模式是汉语时间系统中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6.
穆东 《成才与就业》2011,(20):16-17
人们常说,生活是有"味道"的,有的苦、有的甜、有的还酸酸的。其实职业也有"味道",有的清香、有的纯净、有的苦中带甜……细细想来,从事不同职业的感觉,有时就像不同类型的饮料。为了使青年明友更加了解如今的职场,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笔者通过"职业"与"饮料"类比的方式,让广大学生朋友近距离"品味"职业。  相似文献   

7.
"前"与"后"作为一对基本方位范畴,其空间方位意义投射于时间域,状态域,使之具有不同隐喻意义与意象图式。本文分析汉语中"前"、"后"的本义与意象图式,与英语中的"front-back"在空间域,状态域,时间域作了比较,并着重分析"前"、"后"在古诗《登幽州台歌》空间域与时间域的意象图式及其英译文。  相似文献   

8.
时间—空间隐喻具有跨文化普遍性,源自泛人类的认知体验。首先介绍了Lakoff的英语时间隐喻模式,然后在归纳了关于汉语时间隐喻系统的三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就汉语时间隐喻系统在水平轴"前/后"上的隐喻模式及自我方位进行了探讨。强调只有先区分"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才能发现汉语中很多"看似矛盾"的语言现象在隐喻上的"一致性"。英汉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汉语中自我也是面向未来型,"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隐喻在汉语中同样存在,此外,汉语"前/后"时间隐喻还存在另外两种模式。最后,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往前/后看"为语料,对上述隐喻模式进行了例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基础上,赋予时间间距以诠释的创造性价值,提出了“视域融合”的诠释学模式,以此取代并拓展了施莱尔马赫“设身处地”的方法论诠释学。时间间距的创造性价值是其本体诠释学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在过滤功能和效果历史这两个方面。但是,由于伽达默尔过于强调效果历史中的时代视域的融合,没有看到作为个体差异的“空间间距”在诠释过程中可能具有的创造性价值,使其最终走向了黑格尔主义。结合胡塞尔有关视域跟身体的内在关系的论述,我们发现赋予身体在诠释中的创造性价值,可以有效克服黑格尔主义的主体性困境。此种“身心交融”的诠释模式正是宋儒读经法的一个基本预设。  相似文献   

10.
以运动员健康素质为基础,从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补充糖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素芳  陈丽红 《社区》2010,(7):52-52
“我叫熊婵,刚从花楼搬来,很开心今天能与腰鼓队员一起‘抢板凳’,今后请多关照!”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红旗公寓近日举办的“相认相识趣味运动会”上,新老住户间少了陌生,多了亲切。“抢板凳”比赛规定,6个人,围着5个板凳转,鼓声停下时,未能坐上板凳的人,离开赛场前,得向大家作自我介绍,方能领取纪念品。据悉,趣味运动会共有“爆竹迎春(踩气球)”、“齐心协力(绑腿走)”、“克难奋进(托球跑)”等7个比赛项目,使300多名居民在“合作比赛”中彼此熟悉起来。  相似文献   

12.
自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身体美学”的学科提议始,相关的知识生产便呈逐级递增之势。舒氏“身体美学”思想恰如身体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性“事件”,不期然地联结起了传统与当下两种不同的身体美学研究范式。如果说舒氏身体美学及其之前的身体话语研究是对西方美学中身心二元对立传统的解构与超越,那么后人类时代的身体美学研究则是对身心统一的技术化践行与反思。因此,从“身体美学”到“后身体美学”的转换,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变革,即由在二元论框架内展开的以思辨为主的知识言说方式,向科技与人文大融通的“反身性”言说方式的转变。这种身体美学研究范式的位移,更新并重塑着我们的知识地图,让我们对“自然人”与“技术人”的本质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也为当下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白吃白喝白用”各种时尚产品,还可以靠这种方式得到不菲的报酬,纪锦婷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喜爱时尚的她,新添了市价300多元的最新款电动牙刷,用名牌化妆品,闲了就看几十元一本的高档刊物,看累了就用日本进口眼药水来保养眼睛,各种品牌的洗头水等日用品家里更是一大堆。  相似文献   

14.
落脚新住处,简单地收拾过了,便拖了同住的女友去最大的玩具超市。因为睡觉前,我需要有个干净柔软毛茸茸的小东西在枕边,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睡前我会将它抱在怀里,也许中途松了手,但醒来时,它总会触手可及,被我重揽入怀。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肇始于对“人学”问题的思考,伴随着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人性”“新启蒙”等概念,标志着人文主义理论思潮的形成。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一些源自西方的诸如身体、事件论、思辨实在论以及物性论等新概念的翻译和引介,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中的人文主义逐渐为后人文主义所取代。如果从文艺理论演绎的内在逻辑来看,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的转变,也可视为从人与物主客二元对立的建构论(语言论),转向人与物交融互通的物性论(反语言论),并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新变提供契机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科幻电影的后人类图景不仅满足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也为日益技术化的现代社会提供审美反思空间。在科幻电影中,赛博格身体跨越人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实现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合一。后人类场域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融合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成为后人类现实。从“赛博格身体”到“元宇宙”,后人类打破人类与非人类、身体与意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壁垒,走向超人类未来。后人类伦理主体凸显、人-机交互、虚实融生等特征,改变了身体感知世界的方式,有助于建构一种以身体为原点、实现人与万物交融互通的后人类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7.
刘晓晶 《山西老年》2011,(10):54-54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敏 《社区》2012,(20):51
又到该缴煤气费的日子了,趁休息,我直奔姨妈家。姨妈是独居老人,69岁,身体挺结实,就是右腿膝关节韧带受过伤,走路比较吃力。所以,这些跑跑颠颠的事情,我总是抽时间去帮她做。到了姨妈那里,姨妈说已经缴过了,是对门于叔代劳的。她还说:"今后你也甭再操心记挂了,这些跑腿的事就由你  相似文献   

19.
指示性时间是指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来认识和理解的时间。平定方言含来的时间性词语和位于小句尾的表与过去相关时间的来是该方言指示性时间表达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形式而言,有X来和来X两种,从意义上看,来既可表示过去,也可表示未来,形成既对称又不对称的局面。文章引进标记关联理论,证明以时间运动人静止为建构方式,X来表过去和来X表未来为无标记项,进而建立起形式范畴和意义范畴之间的自然关联模式,即:X来表过去和来X表未来均为自然配对。  相似文献   

20.
翟边 《百姓生活》2008,(1):53-53
日常生活中,多蹲少坐是对身体各个脏器最好的锻炼,经常坐着容易造成心肺功能和体力降低。以下5招蹲的练习,每次可以只做一个动作,也可连起来做,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通过练习可以增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