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开学 《中华魂》2014,(18):48-48
蚊子叮人,人对蚊子除了打就是骂,极少有人被叮出灵感。同样是"打针",蚊子叮人时人们感觉不到疼痛,可护士手中的注射器却令不少人胆战心惊。尤其是小孩儿,跟杀他们似的嚎啕大哭,半天哄不好。可是,近来日本研究人员从蚊子叮人上得到灵感,研制出一种无痛注射针。据说,雌蚊子能从血管中吸血1分钟以上,但是并不会给人带来疼痛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大话诊所     
《山西老年》2012,(4):64-64
没有一次不痛 甲到医院做健康检查,护士拿了针要给他抽血,甲看着闪闪发亮的针头忍不住问:"会不会痛啊?我怕痛!"  相似文献   

3.
我在关向应政委身上学会了打针1945年春天,八路军一二○师关向应政委因患结核病住进了医院。我正在延安中央学校校务部的卫生所做见习护士。一天,老护士胡有财带着我去打针,关政委知道我  相似文献   

4.
教授的隐私     
“隐私”,并不是自古就属于个人的东西。医生给教授开了针条,让教授去打屁股。教授捏着针条,显得有些难为情。教授问医生,可不可以不打针?医生扬起胖脸来,冷冰冰地说:“你怕打针?一个大男人,怕打针?真是笑话!”教授想和医生讨教讨教,可是医生根本就不想搭理他。医生忙着呢,医生有那么多病人要开针条。医生闷着头开针条,医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再加上社会和谐,确实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但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归结起来有"四怕"一怕办事。现在社会上要办事送礼先行。普通百姓,人脉有限,经济能力有限,办点事颇费周折。  相似文献   

6.
别做"慢性人才杀手"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主人家的宠物生病了需要打针,当医生把针插进去的时候,主人可怜宠物疼痛就把针拔了,结果病没治好,宠物继续饱受病痛,只好又去打针……这样来回折腾几次之后,最后宠物死了。  相似文献   

7.
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唤起了人们怀旧和怀古的情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多数城市已经"面目全非"。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后工业文化"的影响,昔日古朴的城镇和街道越来越受到怀念。仿古街区的开发正好迎合了人们的怀旧需求,这就是仿古街区之所以兴起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10,(12):48-48
案例一: 彷徨:难迈这一步 小娇是莱医院急诊部的护士,对于这三年来的工作,她颇有感慨。 急诊室的护士每天总是忙忙碌碌。量血压、抽血、打针、挂点滴……  相似文献   

9.
1993年,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主管护师、护士长李桂美荣获了国际红十字第三十四届南丁格尔奖。当人们为之骄傲向她这贺的时候,56岁的李桂美却心静如水。做为护士,李桂美善良且极富同情心,年轻的她早将南丁格尔当作偶像。山东临沂发大水,李佳美一个人买几千名瘘人打针、服萋、输液.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条又一条生命20岁,如花的年纪,李桂美与护士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绿。开始,在青岛医院当助理护士,再後来,到传染病医院成了一名正式护士,并担任了护士长。在接受护士教育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南丁格尔。这位创立了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  相似文献   

10.
刘峻 《可乐》2011,(5):30-31
中国人怕老板,到底有多怕呢?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测试,让这一事实显得更加幽默:通常,在照片中,人们能很快认出自己,但有老板的面孔存在时,会降低找到自己面孔的速度。很有趣,但很现实,多数中国人就是怕老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越来越关注,人们开始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评价、解读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就是一个解读视角。《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关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的表述应该是一种回应。要从单纯的政党制度分类学意义上的比较解读,进一步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认识客体和实践客体,与此对应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多党合作制度的核心价值,实质就是多党合作制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文起 《社区》2001,(1):49-49
怕打针?抹点药水就行了 医学界一直认为把疫苗直接注射入人体内是最有效的防疫方法。最近,美国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防疫方法,只要将疫苗涂抹在皮肤上,疫苗便会自动渗入人体内,产生免疫效果。此方法不但让人免受皮肉之痛,还有助于防止通过针头传染艾滋病。他们预言,不久的将来,打针这种原始的方式将被淘汰! 疼痛感觉将永远消失? 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精确地找到了对感知疼痛和轻触发挥着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生病求医,打针吃药,人们都这样认识。可是,很多病症的治疗可不必打针吃药,而且疗法还是那样的简单有趣,连你自己都能办到呢!  相似文献   

14.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看到两个年轻老人(60多岁的子女)搀扶着一位老老人(80多岁)到医院看病想到的。人老了,从社会人回到自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返老还童,称之“老小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渐渐地衰退了,过日子出现“五怕一多心”:怕孤独、怕冷落、怕人嫌、怕忘事、怕生病,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易发“小孩脾气”。平日谈话、打电话、发言“收不住口”,别人听着有点烦,这大概就是“老还小”了!  相似文献   

15.
"无"沿着延异的踪迹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有","无"就是"有"。"无"这一能指符号是对感性直观上缺席的事物的不在场的替补,感性直观上缺席的事物在非理性直观上却是在场之物。从感性直观来看,"无"是无形的;从非理性直观来说,"无"却是有形的。正是因为"无"就是"有",并且"无"还是有形的,所以人们才能以"无"为用、以"无为"为"有为"。虽然"无"就是"有",但是"无"又不同于"有",不同形式的"无"是不同形式的"有","无"和"有"构成差异的嬉戏系统。"无"和"有"都不能单独存在,二者只能存在于这一差异的嬉戏系统之中。"无"和"有"的关系体现了语言的游戏性。游戏性的语言为人们建构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诗意的生活世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4,(3):28-30
据《圣经》记载,大洪水过去之后,巴比伦想要建造一座高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上帝知道后,就变乱人们的口音,使人们的语言彼此不再相通。这样,这座通天塔就未能建成,人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这座塔就被称为"巴别塔"。《圣经》认为,"巴别"这个词,就是希伯来文中"变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翟边 《百姓生活》2014,(12):74-74
湖南省株洲市的甘德珍老人,现已103岁高龄。老人虽满头白发,但修剪得很精神,面色红润,皱纹也不多,看上去不过80岁左右。"我这辈子都没进过医院!"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一旁的儿媳妇陈安定却笑说她是在"吹牛"。陈安定告诉笔者,婆婆唯一一次入院是在前年,因为得了白内障。对于小病小痛,她一贯都是不看医生也不打针吃药,慢慢自然痊愈。  相似文献   

18.
以往,女性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是处在"被男性消费"的地位,最明显的表象就是大众传媒中抛头露面的大都是一些比较吸引人的女性形象,因为在以往的消费观念中,产品宣传被冠以女性形象会获得利益上的双赢。现代的经济变化消除了这种差异。当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男性一起作为社会的创造者,社会的宽容也会让人们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尊重女性。欣然接受女性成功而不觉得自己懦弱的"新好男人"也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两性发展的多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多元化的两性发展,要求多元化的媒介表达,在广告设计中也是如此。唯有充分实践多元化的人文设计,才能给彼此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认知心理过程是将"新知识"逐渐转化为"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的过程。于是,认知心理学家用图式理论来阐释人类的这种认知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言的图式就是人们已经在头脑中存储的所有对世界的感性及理性认识。核素分类是对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分类。人们对核素分类的认识必须依托于人们头脑中的先存或背景知识,否则难以理解。所以,图式是人们赖以理解新生事物的基础。图式理论具有极大的认知解释力,为跨学科研究开拓了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钱国宏 《社区》2010,(36):8-8
"空巢家庭"呈上升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社会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结构转变;社会转型的加快也使代沟越来越突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大家庭的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合人们的需求,小家庭越来越被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