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赵红卫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81-85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学者、词人,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他的关注和研究时冷时热.近年来纳兰性德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评介了近年来一些研究专著,并着重从纳兰的思想、创作、爱情、婚姻子嗣、觇梭龙之行以及与<红楼梦>的关系诸方面,对历年来纳兰性德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海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在清代林立之词派、词家中,纳兰性德倍受学界关注,有着不朽的魅力。本文从他词作的艺术魅力、人格魅力及他的词作风格特点与出身地位矛盾形成的魅力三个方面,阐述了纳兰词的特点并揭示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凝萱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11,(6):50-53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作为生于北方、长于北方的满人,却在诗词等文学创作中运用了大量与江南有关的意象。透过其诗词以及其他文献,可以看出,纳兰笔下的江南并非真正的江南,而代表着特定的江南意象。这意象不仅代表了美丽的景致、优雅的风尚和繁荣的文化,更代表了与其自身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寄托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王凝萱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50-53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作为生于北方、长于北方的满人,却在诗词等文学创作中运用了大量与江南有关的意象。透过其诗词以及其他文献,可以看出,纳兰笔下的江南并非真正的江南,而代表着特定的江南意象。这意象不仅代表了美丽的景致、优雅的风尚和繁荣的文化,更代表了与其自身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寄托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通过儿女情长,怨离伤别,反映出他爱情的喜悦和伤感,体现其缠绵凄婉的词风。本文拟就梳理纳兰性德爱情词的创作,来窥探其爱情词中包含的对人生别样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罗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74-76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满族词人,在文坛上所获得的评价达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他的诗歌创作观始终贯穿一个根本宗旨,即诗歌要抒写诗人的情感个性。该文结合纳兰性德的诗歌创作实践分析了其诗歌创作观,即诗歌创作应重视情致的抒写,倡导比兴寄托,主张恰当用典、学古求变,反对因袭模仿。 相似文献
7.
熊刚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0-22
悼亡词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的抒发,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情真意切,透露出浓浓的人情美,表现了人类对最纯洁情感的追求,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张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4):141-143
纳兰性德是被誉为"清代词人之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著名词家,纳兰性德在词的功能和审美价值等重大问题上阐发的精辟见解,达到了那个时代可能有的新高度。正是对词创作上的正确认识,是他进行创作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他的创作实践,引导其词达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9.
张婧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47-49,57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以月言情,借月述情,月圆是诗,月缺也是诗。清词人纳兰性德以月来表现美丽多情的女子;以月来悼念亡妻,寄托相思离愁;以月述友情,表达关爱之意。营造了一个凄婉迷离、坚贞不渝、摇曳多姿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0.
胥洪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165-169,225
清代宗室词人奕绘喜欢阅读道教典籍、游览道观、与全真道士交往听其讲经论道,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诗词创作都深受全真教的影响。其"太素"之号、"天游阁"之室,正室去世后不再另娶,不重名利而喜好优游,重视精气神,追求清静之境,崇尚素朴之美等,都与全真教密切相关。奕绘信奉全真教与清代崇道之风有关,也与清朝贵族崇尚汉族传统文化、追求闲散人生有关,更与奕绘身体多病而希望通过修炼祛病强身、修心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林茂森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52
纳兰性德与李商隐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词人,他们的词风以优美流畅的语言与浓郁的感情相结合,将人性中最为深刻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而悼亡词作为古代至为重要的写作题材之一,纳兰性德与李商隐对这类题材的创作更是独具一格,造诣深厚,其写作特色是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将人性中最凄美的感情展示出来,让人不禁唏嘘。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与李商隐悼亡词的数首代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探讨他们的写作特色及其词风在史上对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所起到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宝琴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3):104-107
纳兰性德用自然深挚、清新朴实之笔,谱写出一曲曲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爱情词篇,从而展现他凄风苦雨的情感历程,形成哀感顽艳、纯真自然的独特风格,成为一代词坛大家。 相似文献
13.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4-37
项鸿祚是清代后期词人,其词作艺术价值较高,内容主要为伤心情感的抒写。项鸿祚词受纳兰性德词影响较深,倾向于选择渲染凄冷气氛的意象,风格婉转幽深,清真哀艳,和纳兰性德词风相近。书写个体情感与个性,反对刻意追求声律与形式,这是项鸿祚词对纳兰性德词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既延续了前代的边塞题材,又在情感取向、抒情方式以及词体风格上有很大的创新.作为第一个大量创作边塞词的人,他把词从狭窄的闺阁庭院中解放出来,扩大了清代词的题材视野.时代、人生经历、个人气质以及诗词同位的词学观共同决定了他的边塞词是传统边塞词和婉约词的结合体.归类分析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并将其边塞词与前代边塞作品进行系统的比较,对明确其边塞词在清代词史以及整个中国词史上的地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雷建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纳兰性德是康熙时期一位著名的满族词人,在中国词坛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入手,对他及作品产生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了阐述,评价了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特别对其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表现出的明显矛盾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贺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02-204
纳兰词以“哀感顽艳”、“凄婉感伤”而名昭后世,而其边塞词却体现出另一番风貌。境界宏阔高远,风格豪放悲壮,语言质朴自然。具有豪迈的气度和雄浑郁勃之美,与其凄婉缠绵的情词相比,别有一番情趣和风韵。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8.
毕国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74-76,112
纳兰性德继承、创新、开辟了咏史词创作的新天地。他的咏史词注重描写铺叙而不议论,有意又不事张扬,以意境幽深、韵味悠远见长;注重对历史的心灵感悟,着眼于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创作方法别具一格;语言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鄢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5):156-160
在中国古典诗词纷繁的意象群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彩的“雨”意象,既有让人欢欣的喜雨,更有让人哀怨的愁雨。在讨论传统诗词中缤纷多彩的“雨”意象基础上,发现纳兰词“愁雨”意象呈现出纤细疏柔的形神美,连绵凄迷的时空美和清寒冷寂的意境美,充实了“愁雨”意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陈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103-104
纳兰性德和黄仲则都是性灵文人,康乾盛世中的哀吟者.他们的个人遭际虽不甚相似,但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爱情诗词都呈现出无法释怀的伤痛和苦楚.所不同的是纳兰的词更多表现的是对妻子的悼亡之情、对初恋情人的相思之苦,词作更具空灵之美;而黄仲则的爱情诗更多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和自身遭遇的凄惨,诗作更具凄婉之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