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清静无为"也就是"谦逊",既是一种处世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一种符合天道的品格,拥有高才美德是谦的前提条件,有度、谨慎、外柔内刚是谦的表现形式,老子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谦德思想,告诫人们一定要谦逊。  相似文献   

2.
“虚”、“静”是老子哲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都是老子以“无”之最高境界观照实有的政治和人生领域,是对社会政治和人生领域“有”之道的境界表达。老子认为,达到“无”之境界合一的“虚静”境界,才能觉悟到应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人生领域的“虚静”的行为方法和原则,老子的“虚静”观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的人们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方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这一思想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本文结合老子的"无为"思想来论述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及对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实效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丁四新 《国学学刊》2021,(1):21-29,141,142
出土简帛古本《老子》的整理和释文注释都已趋于完善,且各自产生了相应的代表作。高明《帛书老子研究》、郑良树《老子新校》是在帛书本《老子》校勘、校注上的代表作。尹振环在帛书《老子》的研究上发表了众多论著,值得注意,但也招致了多位学者的严厉批评。围绕郭店楚简本产生的论著众多,其中校注以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和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为代表,研究以《郭店老子:国际会议论文集》《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及裘锡圭《郭店〈老子〉初探》等为代表。汉学家的简帛《老子》研究以韩禄伯和池田知久为代表。在早期《老子》文本变化及文本观念上,以刘笑敢、宁镇疆和丁四新的研究为代表。汉简本《老子》及四古本《老子》的综合研究,是未来早期《老子》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长期以来,关于老子其人,说法不一。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一书在思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高的历史成就。老子的美学思想也被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根基,他的辩证主义哲学观念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是一部人生哲学,是构建美学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料,老子的美学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从美学观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老子的美学思想,下面从所选《老子》一书的资料中,分析他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6.
徐启俊 《职业时空》2009,5(7):132-133
教唆故意是教唆犯的罪过形式,文章从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对教唆故意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教唆故意的构成及分类,并将教唆犯的故意与被教唆者的罪过形式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治理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两个角度来阐述王弼老子注中"重本抑末"的思想。在王弼的《老子道德经集校释》中,老子以"崇本息末"四个字概述了老子政治哲学的思想,这种概述既反映了他对老子思想的宏观把控的归纳和总结。也是对王弼当时所处时代社会思潮的折射和反映。王弼用"崇本息末"四字来概括老子整个《道德经》思想,既体现出他对《老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渗透出深刻的时代关怀。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德观,可以从"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轻名弃利、"理解。这种思想可以促进人们人格的独立和完善,对抑制当代人们浮躁的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潜在地、隐含地作用于当代社会,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我们完善德育目标、扩大德育整体效应,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性格即智慧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二是想听听老子的学问。  相似文献   

10.
老子《道德经》当中"婴儿"一词,包括了"孩"和"赤字"被提到了五次之多,从中可以看出"婴儿"被老子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婴儿"作为寄托老子思想的重要意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老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处世、为人的人生哲理,这对我们在现今社会生活当中的处世、为人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老子》在我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它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子》行政管理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了《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在历朝历代中运用的成效与对当代的影响,最后结合现代的行政管理体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内以治身"、"天人合一"等思想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的学习,高校学工人员立足学生工作,充分借鉴和发扬老子上善若水思想,并提出了七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奕男 《现代妇女》2014,(1):216-216
《道德经》中质朴、无欲、谦退等思想无不体现在"水"的品性和精神上,因此老子以"水"载"道",让他所言之"道"更加具体化。《道德经》对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包容处下、柔弱胜刚强等品性的细致描述,并从中发掘或引申出一些有益的道理或原则。启发人们以水为镜,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水性和人性在此得到最完美的契合,从而论述了老子对人生价值哲学的追求。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理想的立身处世之道,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照葫芦画瓢     
毫无出息的模仿常常被人讥为“照葫芦画瓢”,但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那种故意为之的“照葫芦画瓢”却能体现出一种高层次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老子》里有句话:“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大概是说人的心灵不要杂芜,不要淤塞,还是保持虚静的好。可通常情况下,人们只知道知道的越多越好,不知道有些事情知道了不如不知道。最近有的遗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老子以其丰厚的思想理念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建构和延伸。本文欲采撷老子思想一角,从"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三个方面就"和谐共生"这一美学理念展开论述。"和谐共生"指向老子"道"的终极境界和归宿,对此做出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精髓,而且对于我们审视当前的生态现状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老子的辩证法和西方辩证法的比较文章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对比,其次是老子和黑格尔的对比。其中以老子和黑格尔的对比更多也更充分,原因在于老子和黑格尔的作品较为完整,思维体系更具体和连贯,而赫拉克利特没有完整地作品传世,其思维体系只能在他留下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很难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但是从时代和朴素辩证法本身来讲,把老子的观点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可比性更强一些。原因是两种思维产生的土壤更接近,更容易看到产生两种思想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王栋梁 《现代交际》2010,(4):33-33,3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范畴,虽然《道德经》仅有五千余言,但是老子在使用“道”时,其所指意义却并不相同。这引起了对道的多种解释,正因为如此,全面理解和把握道的本质意义,对于正确解读老子的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代璐遥 《职业时空》2008,4(9):152-153
在“大国政治”、“大国外交”这样的词语充斥着各种媒体的今天,“小国寡民”——这一被老子所推崇的国家架构模式,似乎距离我们愈来愈远。其实,小国寡民思想中包含了老子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引发战争原因的人性反思以及对消灭人类战争和改善百姓生活状况的大胆设想,老子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构成了其建构小国寡民思想的深层动机,老子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将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老子认为,人生的祸福皆因"身"起,并提出了"贵身"的理论主张。老子的贵身论作为一种提升个体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通过对老子贵身思想的解读,以期对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