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开车,家里就靠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兄妹仨,还要耕种6亩多地。由于家里常年没有全劳力,因此家里的责任田也就半荒半种,一年的收成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  相似文献   

2.
《当代老年》2006,(12):5-5
兄妹仨.父子俩、舅甥俩,上下两代,一家五口竟然同一天生日。这个有趣的巧合发生在扬州邗江中学的刘强老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感觉到我的父亲老了。这“老了”的一个明显标志,便是喜欢怀旧。逢到年节假日,我们兄妹三人带着自己的一家去父母那里团聚,父亲总要同我妻子或我的两个妹夫聊天,每每谈及我们兄妹儿的一些琐屑往事。有些事,连我们兄妹们都早已忘却,听上去就像是谈论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蛮有味,也往往凑拢去听,结果父亲更加来劲,唠唠叨叨如檐前积雨,几无止歇。  相似文献   

4.
竞孝     
刘吾福 《老年人》2007,(1):29-29
我们兄妹5人全都住在城里。我是个退休教师,3个弟弟经商,也把户口迁到了城里,妹妹则找了个城里老公.好多年前就到了城里。父母养育了我们5兄妹,吃了不少苦,为了感恩.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总是隔三岔五地回老家看望两位老人,要不就将父母接到城里来住一段时间。但在乡下住惯的两位老人,总说在城里住不惯,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会有“夫妻脸”这回事 很多夫妻有“夫妻脸”,甚至只是交往一段时日的情侣也可能因为长相被误会成兄妹,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多到不像是巧合。但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怎么会这么像呢?  相似文献   

6.
收音机情结     
朱立文 《老年世界》2014,(21):19-19
小时候,住在大山深处,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伯父家很早就有台式晶体管收音机,我经常到他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哒嘀嗒,哒嘀嗒,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那个时候做梦都想拥有一台自己的收音机。  相似文献   

7.
阿凤 《老年世界》2013,(12):30-31
我们家养过一头深红色的乳牛,叫胡兰乌涅,达斡尔语:红色乳牛之意。它是我们家的一个成员,像是兄妹。它用乳汁养育过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最后三个字     
王雯 《老年世界》2009,(20):21-21
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婚事     
邱晓冬 《老年世界》2006,(19):11-11
28年前,父亲得了肺癌,抛下母亲及我们兄妹7人,撒手人寰。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白天在责任田里忙农活,晚上在家里忙家务,那时大哥在部队服役,二哥、我及弟妹们全还在上学。母亲倾注了全部心血,一人独自拉扯我们长大成人。那年,母亲刚刚40岁。后来曾有一位邻村小学离异的王老师有意与母亲再组家庭.但母亲怕贫困的家庭委屈了王老师,又怕影响我们兄妹的感情.同时,更担心乡亲们的闲言碎语。王老师来我们家几次后.母亲便坚决不准他再来.把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0.
鸿雁 《当代老年》2006,(3):23-23
父母一直是住在农村,母亲已经70岁了,人还很精神,能说会道,也很能干,是我们家当家的。再加上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家务活干得一流,我们兄妹七个,都希望母亲能跟自己过。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兄妹3人整理父亲的遗物时,见到一束打理得很规整的信札,全都是一个女人从遥远的广州寄来的。原来,她与父亲结婚已13年。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怀念     
每当读起孟郊所写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小时候母亲在灯下为我们兄妹缝衣补袜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华夏少年》2007,(5):66-68
“生病”的原文 我和我的朋友们 我和我的兄妹们性格迥异。我很内向,一切都愿意包在心里,包括语言。我的兄妹们很外向,最忌讳说话的是吃饭时间,他们的嘴皮子一分钟也闲不了。熟人见了大多惊讶不止:“你们性格差异这么大,怎么成了兄妹?”  相似文献   

14.
刘卫 《老年世界》2008,(8):26-26
成家后,我家兄妹三人都搬出去过了,爸妈仍住在老房子里,由保姆照顾,可这些年,随着年岁增大,爸妈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有时还冒出些“怪想法”,让我们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5.
笔者一位邻居的儿女两人曾就赡养父母问题达成协议:哥哥赡养父亲,父亲住在哥哥家里;妹妹赡养母亲,母亲住在妹妹家里,兄妹两人将各自负责两位老人的养老送终,互不干扰。“协议”生效后,两位老人分别住在儿子和女儿家里,很难相见一面,整日愁眉不展,少言寡语,不久便双双病倒。兄妹两人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协商,将父母再次聚到一起,采取轮流照料的方式对老人进行赡养。  相似文献   

16.
父亲曾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他做事果断自信,一旦下定决心,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实现。我们兄妹几个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总是要找他“拍板”。可是,最近我们发现父亲没有了过去的劲头,遇事总爱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17.
老爸开了半辈子公交车,去年终于退休了,我们兄妹都想这回老爸该在家好好享享清福了,没想到,年初老爸郑重宣布,要买一辆房车带老妈自驾全国游!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三个字     
曾雪 《伴侣(A版)》2007,(10):26-26
<正>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奔到祖母炕前的时候,祖母浑  相似文献   

19.
何南 《老年世界》2007,(7):21-21
问:我兄妹五人,1岁时我被过继给一李姓人家当女儿。2000年6月,我生父中风瘫痪,其他4个兄妹要求我尽照顾生父的义务,我就把生父接到养父母家生活。直至去年父亲去世,4个兄妹也未来探望。而父亲死后留下的3间门面房和3万余元存款,却被他们分了。我感到非常委屈。请问,我可以分得父亲的遗产吗?  相似文献   

20.
问:我父亲生了我们兄妹5人,现在都已成人并分家另过,父亲生前经营了一家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去年,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生前曾通过公证的方式立过一份遗嘱,遗嘱中指明公司的财产和债权由我一人继承。但对其个人银行存款150万元没有立任何遗嘱确定分配方案。遵照父亲的遗愿,我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公司,而且法定继承了30万元的存款(兄妹5人均分继承)。上个月,安徽某公司来函,要求偿还父亲生前从该公司赊购的原材料款35万元(有合同为据)。兄妹们都认为,我继承了父亲的公司,而该欠款又是父亲生前经营公司的债务,所以应由我一人负责偿还。请问遗嘱继承了父亲的公司,公司的债务就由我一人偿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